一、流行情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季節更替時發病率高,發病日齡不定,最早在1日齡就可以表現,高發期在10-15日齡。病程5-10天,長者可達肉雞出欄。
早期育雛不良、雞舍內濕度過大、通風不良、飼養密度過大以及飼料營養不良、日糧中的生物胺、低纖維日糧、霉菌毒素、真菌毒素是此病發生的誘因。在很多情況下,這些飼養因素與腺肌胃炎發生的嚴重性及死亡率有關,該病也常見于經常使用墊料的雞場。
二、流行特點
1、本病近一兩年來呈現暴發性增長,尤其是夏季,且發病日齡越來越小,病癥越來越重,發病后腺胃的腫脹、潰瘍變的不如以前那么明顯,而肌胃潰瘍等病變越來越嚴重,并發或繼發的疾病所帶來的死亡越來越高。
2、很多養雞場同一日齡兩批不同品種或來源的雞苗,一批發病而一批不發病。
3、本病一般不引起死亡,如繼發感染真菌可引起輕度死亡,如繼發病毒病可引起大量死亡。
三、臨床癥狀
1、精神沉郁,縮頭垂尾,翅下垂,采食量下降或廢絕,飲水量減少,羽毛粗糙缺乏光澤,體重僅為健康雞的1/2—1/10。
2、神經癥狀:多發生于發育較好的雞群。病初表現腳軟,蹲地啄食,隨后兩腳癱瘓完全不能站立。病雞側臥兩腳顫抖朝向一側或前后(左右)叉開,頭須向后卷曲或一側卷曲,并出現做后翻滾動作。
3、腹瀉:病雞排黃白色稀糞。由于飼料轉化率低,消化不良,糞中可見未消化的飼料顆粒或淡紅色糞便。
4、皮膚蒼白:病雞冠、嘴、腳顯得蒼白。
5、雞群雞只大小參差不齊:部分病雞逐漸康復,但體型瘦小,不能恢復生長,因此雞群雞只大小參差不齊。
四、剖檢癥狀
病雞腺肌胃病變明顯突出,腺胃壁明顯增厚,嚴重呈球狀。根據腺胃、肌胃的潰瘍程度,將腺肌胃炎分成六度感染:
一度感染:肌胃雞內金靠近腺胃側有白色潰瘍線;
二度感染:兩側中間部分出現紅色條紋或潰瘍灶;
三度感染:出現未破潰的潰瘍灶;
四度感染:出現了破潰的潰瘍灶;
五度感染:潰瘍灶破潰的程度較深,呈火山口樣;
六度感染:最嚴重,潰瘍灶近乎穿孔或已經穿孔。
五、防治措施
1、控制雞舍內飼養密度。密度不能太大,否則造成雞只缺氧,誘發腺胃炎,在飼養過程中要及時擴群。
2、加強通風,讓雞舍內空氣流動形成風速,使漂浮在空氣中的霉菌排出雞舍,同時定期用硫酸銅噴灑雞舍,阻礙霉菌的生長。
3、保證雞舍內溫度適宜,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肉雞的生長發育,導致雞體抵抗力下降,影響飼料轉化率,誘發腺肌胃炎。
4、注重飼料和飲水衛生,常用硫酸銅擦洗水槽料槽,定期反沖水線,保證飲食清潔。飼料儲存間要保證干燥、通風,防止飼料發霉、變質,以及高溫導致飼料中維生素流失,造成營養失衡。
5、本病應遵循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發病后可上午用青霉素(10天左右5-6萬單位)+雷尼替丁(二斤飼料拌一片),下午用制霉菌素(二斤飼料拌一片))+黃芪多糖+腺胃炎中藥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