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雞場有一棟雞舍,3 5 00套羅斯308肉種雞,飼養至13周齡時,陸續出現雞只癱瘓并不斷死亡的現象,每天死亡5只至10只不等,外觀表現為皮膚干癟脫水,腿部和瓜部呈暗灰色,亦有脫水現象。剖檢可見皮下有白色尿酸鹽,打開腹腔后,可見到肝臟表面、心包膜、腸系膜上均有白色尿酸鹽沉積,嚴重的病例表現為內臟器官粘連在一起。另外,在打開腿部關節后,可見腿部關節表面也有白色尿酸鹽沉積。
經對飼料進行化驗,發現飼料中鈣含量嚴重超標,達到3.56%(正常為0.9%)。經調查,是由于飼料加工工人疏忽,誤將產蛋期飼料配方當成了育成期飼料配方,結果導致了這次疾病的發生。發現問題后,場方立即調整飼料配方,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添加多種維生素,并投服腎腫解毒藥,兩周后不再有新病例出現。
一 發病原因
日糧中蛋白質含量偏高,特別是核蛋白含量的增加,蛋白質代謝負荷過大,引起尿酸血癥,血液中大量的尿酸及尿酸鹽沉積在內臟表面及關節腔內,引發痛風。
維生素缺乏,可使機體蛋白質代謝紊亂,如vE缺乏時,黏膜易角化脫落。若發生在腎小管、輸尿管中,則使腎小管、輸尿管阻塞,引起尿酸鹽沉積。
日糧中鈣的含量偏高,對家禽腎單位造成損害,使尿酸鹽排泄受阻,同時攝入鈣過多,會影響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加劇該病的發生。
慢性腎功能和輸尿管功能障礙等疾病會使尿酸鹽排泄受阻,從而引起痛風。
用藥不當,如長期大量使用土霉素、四環素、甲砜霉素、磺胺類藥物和一些喹諾酮類藥物以及卡那霉素等,也會損害腎臟的正常功能,引發痛風。
一些疾病,如球蟲病、沙門氏桿菌病、傳染性法氏囊病、盲腸肝炎等病,可使機體蛋白大量分解,引發該病。
長期供水不足或水質不清潔,會影響腎功能,誘發該病。
二 防制措施
適當減少高蛋白飼料的供給,特別是動物內臟、肉屑、魚粉等富含核蛋白飼料的供給,飼料應按照動物的日齡、體重合理配合使用,一般飼料中蛋白質含量不應超過20%。
注意調整日糧中鈣磷的比例,降低飼料中鈣的含量,適當提高磷的含量。鈣磷比例應注意育成期與產蛋期的區別,在肉種雞育成期日糧中一般應維持在1:O.7左右,產蛋期日糧中一般應維持在1:0.2左右。
注意增加日糧中各種維生素的含量,特別是vA和vD經常添加一些谷物類飼料或富含vA的飼料。
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
避免長期大量的使用一些對腎臟功能損害較大的藥物,特別是卡那霉素、磺胺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