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期是指從育雛結束到產蛋前這一階段。此階段野鴨的生長發育較快,仔鴨40日齡后平均體重達750克,此時身上的羽毛已基本長成,僅頭后留一點絨毛,到70日齡可進行一次選種,選項取體態健壯、特征明顯的仔鴨作種鴨,淘汰的野鴨育肥后等體重達1000克以上可作為肉用鴨上市,種鴨以1:8的雌雄比例分群,一般每群150只左右,這一階段必須加強飼養管理,應做到以下幾點。
1.精心飼喂。采用配合飼糧,堅持定時、定量飼喂,日喂3次,逐步增加喂量。
2.進行限制飼養。作為后備種鴨,育成期如果體重過大,過肥,容易早產,影響種鴨的產蛋性能和利用年限,所以這一階段應采用限制飼養,降低飼料的營養水平,減少豆餅、魚粉的比例,逐步增加谷實、糠麩、餅粕和青綠多汁飼料,青飼料種類包括葉菜類、苜蓿、青草等,用量占喂料量的15%左右,適當控制體重,產前30-40天青料可增至55%,粗料占30%,精料占15%左右,這樣可使鴨子長成大骨架。限制飼養與控制光照要結合起來。
3.控制光照和飼養密度。育成期期間原則上光照只能減少或保持不變,不能延長,圈養野鴨應停止人工補充光照,每天光照時間8小時左右。隨著野鴨的不斷生長,飼養密度應作適當調整,4-6周齡為8只/平方米,7-10周齡6只/平方米,11周齡以上4只/平方米。
4.增設防護罩網。50日齡后野鴨翼羽已基本長齊,具有短距離飛行的本領,這時室內外、水陸運動場均應增設金屬網或尼龍網罩,網眼以2厘米×2厘米為宜,網罩距水面高度不低于2米,便于進行驅趕和捕捉管理,攔水竹竿、金屬網或尼龍網要深及河底,防止潛逃。
5.加強管理。每天定時清理鴨舍,換捕墊草,注意飲水的清潔衛生,放水池應經常換水,確保每只鴨有足夠的采食位置。對于種鴨要經常抽測體重,根據體重的情況調整日糧營養水平,對肉用仔鴨要加大飼喂,促使其及早上市。
6.充分放牧。40日齡后,除非天氣惡劣,均應實行放牧飼養,一方面可以使其充分保持野性,維持肉質的野味,防止肉質退化,另一方面鍛煉其合群性,克服飼糧配方營養之不足,對提高肉質和種質有益,對肉用仔野鴨應減少放牧或不放牧。白天根據當地情況,選好放牧線路,晚止讓其自由棲息過夜,但要注意防止其他動物的侵害和干擾,要及時了解農田施用農藥的情況,防止中毒。
7.防止野性暴發。60-70日齡是野鴨野性暴發期,由于體內脂肪和生理變化,易促使野性發生,激發飛翔,且呈現脂肪含量愈高、愈肥大,其暴發野性愈強的生理特點,主要表現在鴨群騷動不安,呈神經質狀,采食量大幅度減少,體重下降,所以這一時期應適當限制飼喂,增加粗纖維飼料含量,保持飼養環境安靜,可避免、減輕或推遲野性發生,并可節約飼料。
8.商品肉用仔鴨的飼養。商品肉用仔鴨要求羽毛長全,膘好,一般養至80天體重達1500克便可上市。雛野鴨在40日齡以前,應采用高能量、高蛋白的飼料營養,40-60日齡要適當限制飼喂,適當推遲野性暴發,促進翼羽生長,降低料肉比,60日齡后至上市,再喂高能高蛋白飼糧。商品肉用仔鴨在飼養管理上主要掌握幾個技術關鍵:為了便于防疫、消毒,采取全進全出制飼養制度;采用高能高蛋白營養均衡飼糧;增加飼養密度,提高單位飼養面積效益,適當延長光照時間,補充人工當晚,光照強度宜弱光,能看到吃料即可;除野性暴發前期適當限飼外,其余時間均自由采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