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是反芻草食家畜。飼養原則是以粗飼料為主,以精飼料為輔。粗飼料富含纖維素,纖維素是β-多聚葡萄糖,可在瘤胃微生物產生的纖維素酶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繼續被分解,最終產物為乙酸、丙酸、丁酸等揮發性脂肪酸(VFA),其中乙酸的比例較高。
奶牛的瘤胃內含有大量的細菌、真菌和纖毛蟲,他們聯合作用,能降解進入奶牛消化道的纖維素。其具體分工為,細菌和真菌服貼在粗纖維表面上,對粗纖維進行消化并逐步地深化;纖毛蟲對粗纖維的結構進行物理性破壞,使細菌和真菌更容易服貼在粗纖維表面上。
雖然纖維素可被降解纖維素細菌所完全消化,但是一般的飼料由于表面上覆蓋有不易被降解的木質素,因而消化率不高。
對粗飼料進行科學合理的加工調劑,可以提高其飼用價值,處理方法一般有:
1、物理或化學處理:如切碎、氨化或堿化處理。
2、增加氮素營養:在日糧粗蛋白含量較低的情況下,適量添加非蛋白氮(NPN),如尿素、雙縮脲等,可提高纖維素的消化率
3、提高必要的可發酵碳水化合物。
4、控制脂肪的含量:過量的脂肪對瘤胃內纖維素的消化有抑制作用。
5、添加無機鹽:滿足細菌無機鹽的營養,同時保持瘤胃內PH值、滲透壓和稀釋率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