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規模豬場豬咬架現象逐漸增多,特別是斷奶豬群比較嚴重,嚴重影響豬的健康與生長性能,據有關資料報道,這類豬群生長速度與肉料比比正常豬群下降26%~30%。豬群相互撕咬,有時被稱為"反不適綜合癥",因為任何不良環境因素都會導致這種現象發生,危害較大,因此必須有針對性地防范,根據筆者近幾年的實踐,總結出導致豬群相互咬斗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1 影響因素
1.1 營養因素 在舍飼條件下,豬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全靠飼料供應,當飼料營養不平衡時,豬群出現應激,如:蛋白質不佳、維生素、鐵、銅、鈣及纖維素不足,而導致咬斗現象發生。
1.2 環境因素 舍內衛生條件差,室內空氣不流通,導致CO2、NH3、H2S濃度過高,光線過強,豬群得不到休息,也可促使咬斗惡癖癥。
1.3 管理因素 飼養密度大,分群不合理,大小不均,強弱不分,品種不分,造成體重差異,為爭奪采食采水位置發生爭執咬斗。
1.4 疾病因素 皮外寄生蟲對皮膚刺激,內寄生蟲對營養消耗,可引起豬群煩躁不安,在圈舍磨擦,一旦出現外傷,可引起其他豬只的啃咬。
1.5 排序咬斗 豬群并欄后,原有豬群社會秩序被破壞,需要建立新秩序,豬為爭排序而發生咬斗。
2 預防措施
2.1 滿足豬的營養需求 發生咬架現象時,飼料中要加入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同時飼喂要定時定量,嚴禁喂霉變飼料。
2.2 合理分群,飼養密度適當 品種分開,大小分開,公母分開,強弱分開。保證每頭豬的飲水采食位置,3~4個月肥豬應達到0.5~0.6平方米/頭。
2.3 環境控制 做到通風良好,溫度適宜,地面干燥,光線適中。
2.4 仔豬斷尾 仔豬出生后,要在1~2天內斷尾,一般斷尾位置應離尾根1/3處,同時做好止血消毒工作。2.5 定期驅蟲 一般在出生后30天、60天、120天3次全群驅蟲,同時驅蟲要做到體內外同時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