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州穎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日期:2014-6-25 9:56:39
中藥不同于西藥,與西藥相比,有著渾然不同的應用理論和使用方法。中藥使用得體是藥,可以減少發病,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從而給養殖帶來莫大的效益。使用不得體則是無效投入,甚或加大疾病的損失。在養雞生產中,特別是對于疾病的治療,如果不使用中藥則已,使用中藥則應嚴格掌握它的理論,遵循它的使用方法,不可與西藥概而同論。下面我分幾點加以說明。
一、中藥的作用原理需掌握
中藥為什么不同于西藥?是因為它的作用原理與西藥有別。對于西藥來說,我們會清楚地知道它是何種類型,是屬于治療細菌病還是屬于治療病毒病。我們可以根據疾病的感染本質而相機應用西藥,基本不需要細分疾病的證候階段,但卻需要了解病原的種類。中藥則不然,因為中藥對疾病的治療過程,實際上就是對疾病的寒熱性質、機體的虛實傾向進行糾正和調理的過程。使用中藥治療疾病,基本上不需要了解病原種類,但卻需要細分疾病的證候階段。一個疾病固然可以說是由于某菌、某病毒的感染所致,但這些感染必定會造成機體的或寒、或熱的陰陽失衡,或虛、或實的氣血失調。使用中藥治療正是以此為據,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至于那些病原體(細菌、病毒),當機體陰陽趨于平衡,虛實得以調理,則病自除。
二、中藥(方劑)的寒熱性質需了解
寒藥可治熱,也可致寒;熱藥可治寒,也可致熱。同理,補虛藥可致實,泄實藥可致虛。對于一個病證,中醫理論強調,要“首辨陰陽,次分寒熱”。這里的“陰陽”是疾病發生的部位,如表和里。“寒熱”則是疾病的性質,如風寒和風熱。風寒和風熱是在表之寒熱,但更有在里之里實熱證和里虛寒證之分,使用中藥也應具體情況具體選擇。中藥的每一個方劑,都是有著固定方證的,而這個方證也正是醫者切合病證而設。“治熱以寒,治寒以熱”便是中醫用藥的明確說明,也是中藥使用的唯一法度。因此,對于我們養雞生產來說,由于所接觸到的中藥大部分全是成品藥,這就需要我們首先了解藥品的寒熱之性,以便在使用中不致犯下“熱熱,寒寒”之錯。
三、從西藥到中藥,需要轉換思維
我們常說:西醫辨病,中醫辨證。但更準確地說,一個高明的西醫,達到確診的最終階段是辨別病原體,病原體一旦確準,即可以相應的敏感藥物施以治療,無論是表、是里都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使用中藥卻需要轉換這種思維。因為,中醫所關注的不是病原微生物,而是病邪所致的種種的證,也是證候。使用中藥而不了解疾病的證候,那是盲目用藥,更是不負責任的作為。比如,西醫診斷為大腸桿菌感染。大腸桿菌對機體感染可以出現許多種證候。對雞來說可以出現肺部疾患,甚或氣囊炎;還可以出現腸炎、蛋雞的輸卵管炎癥;也可出現肝周炎、心包炎、腹膜炎的三炎癥狀等等。這對于西醫來說,投服敏感藥物即可達到治療目的。但對于中醫卻要根據以上的不同證候,而使用不同的藥物組合——即方劑。原因是,這些證候的表里和所在經絡不同,使用方劑也不能相同。現在有一個問題很需要明確,假如我們使用一個方劑治療三炎效果很好,但卻不要錯誤地認為是治療大腸桿菌的專用藥。離開包心包肝這個證候,用它去治療氣囊炎或者是輸卵管炎,則會出現療效不理想,甚至沒有效果的結果。這是為什么呢?其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方、證不符。還有,由其它原因(比如病毒、衣原體等)所致的包心包肝,這個方劑會不會有效呢?答案是肯定的,也是一個原因——方證相符。所以,我們使用中藥,一定要轉換西藥的使用思維,去正確的、有理有據地使用。
四、需要清楚表里之證的治療原則
表和里是疾病所在的部位,中醫治療所用方劑也有鮮明的區別。表證需用解表劑,里證需用清里劑或者瀉下劑,兩者有著嚴格的區分。解表劑藥性趨表,可達到解熱、祛風、發汗等作用;清里劑或者瀉下劑,其藥性向內、向里,可祛除在里、在內之病邪。它們的藥物組成也有區別,解表劑大都是以辛散、走表的藥物組成,藥物作用趨向于外。清里劑或瀉下劑大都是以苦寒瀉下之藥組成,其作用趨向于內。這也提示了,兩者所用藥物不同,作用各異,使用不可混亂。如果表證使用清里劑,里證使用解表劑,那么其結果也只會導致疾病的復雜化而增加治療難度。這是因為,前者病邪會隨藥物的作用內陷,從而表證不除又增里證;后者由于藥物的作用,正氣趨表,內必不足,非但里邪不清,表證亦顯。所以,使用中最應注意。再者,表里同病的時候應該掌握什么原則呢?應該是先解表,后清里。在我們的臨床中也有很多種這樣的現象,比如在雞出現了呼吸道癥狀,幾天后呼吸道癥狀未除,而又有了氣囊炎甚至三炎。此時,如果我們只去治療三炎(中藥),那么會致使呼吸系統疾患(包括氣囊炎)加重而增加死亡率。但如果我們一開始就重點著手呼吸道問題和氣囊炎問題,當此表證解除后,在很多情況下三炎會不治自愈。這才是正治,也非常適合于雞病治療中的大部分情況,所以一定要引起注意。當然,也有個別情況,比如正氣不足之外感。這雖說也是表里同病,但其病機與上大不相同。上為邪實而正氣未衰,此為正氣虛弱而難拒外邪。對于此類的處治,應遵循中醫理論所強調的“虛人外感健其中”的原則施治,不可貿然攻表,攻表則易導致機體的正氣更虛,使得疾病趨向于復雜化。不過,此種情況對于雞病而言是非常少見甚至未見的,這里只做一個了解即可。
中藥在雞病的治療和預防中,有著很大的潛力,使用頻率也會越來越高。因此,非常需要我們每一位從業者提高對中藥的認識和應用原則,從而達到不錯用、不亂用,提高我們對雞病的防治能力,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養雞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