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譜的抗生素好于窄譜的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原則是能用窄譜的就不用廣譜,能用低級的就不用高級的,用一種能解決問題的就不用兩種,輕度感染一般不聯合使用抗生素。在沒有明確病原微生物時可以使用廣譜抗生素,如果明確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譜抗生素(敏感藥物)。否則容易引起和增強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例如,以前紅霉素對于軍團菌和支原體感染的肺炎具有相當好的療效,現在由于耐藥性的問題人們用紅霉素來治療呼吸道病的越來越少了。
輕信所謂的特效藥物
藥品并不是“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當,幾分錢的藥物也可能達到藥到病除的療效。可是目前我國獸藥的生產和銷售非常混亂,往往便宜的藥物就代表著假藥、劣藥。其實每種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優勢劣勢各不相同。新的抗生素的誕生往往是因為老的抗生素發生了耐藥,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療效,應當使用老的抗生素。所以使用抗生素時一定要嚴格執行療程和劑量,不要隨意加大劑量。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不按照抗生素使用療程治療疾病的情況非常多,往往是抗生素使用一天后,從豬的表征上看認為是康復了就停止用藥結果是沒有徹底殺死病原菌,導致疾病的反復發作,同時這恰恰也可以培養細菌的耐藥性。
各種復方制劑越來越多
現在一般提倡聯合使用抗生素,可以更好地利用不同的抗菌譜來達到治療的目的。但是聯合用藥需要一定的藥理學知識,不顧及抗生素的配伍禁忌而聯合用藥就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藥因素,這樣不僅不能提高療效,反而降低療效,容易產生一些毒副作用或細菌對藥物的耐藥性。所以,合并用藥的種類越多,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發生率就越高。為避免耐藥和毒副作用的產生,能用一種抗生素解決的問題絕不使用兩種。
預防用量減半要有針對性
預防投藥和治療投藥不同的是:預防投藥時機體尚未出現臨床癥狀,這時體內可能無病原體或有病原體但還沒有達到致病的數量;治療投藥時機體已出現了臨床癥狀,說明機體的防御系統已控制不住病原體的快速增殖而致病。但預防和治療對藥物在血液中達到的有效殺(抑)菌濃度的要求是一樣的。預防時“半量”投藥屬低濃度用藥,在血液中達不到有效殺菌濃度,病原體易產生耐藥性而使藥物失去作用。
不合理使用解熱的藥物
發燒是機體正常的免疫反應,有利于殲滅入侵的病菌,不要急于退熱。但高熱時(41℃以上)應退熱。但是大劑量使用解熱鎮痛藥物反而降低了豬的抵抗能力如地米。而抗生素僅適用于由細菌和部分微生物引起的炎癥發熱,對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用抗生素僅僅是控制細菌性繼發感染對于病毒無效。此外,就算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熱也有多種不同的類型,不能盲目地使用大劑量使用磺胺類藥物。
頻繁更換抗生素
抗生素的療效有一個周期問題,使用哪種抗生素的前提是對疾病要有準確的判斷,如果使用某種抗生素的療效暫時不好,首先應當考慮用藥時間和劑量不足。此外,給藥途徑不當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狀態等因素也可影響抗生素的療效。如果與這些因素有關,只要加以調整,療效就會提高。頻繁更換藥物,會造成用藥混亂,既浪費了錢也耽誤了豬的病情,而且也很容易使細菌產生對多種藥物的耐藥性。
腹瀉就用抗生素
有人認為,豬腹瀉必然是胃腸道細菌感染,因而一旦遇到腹瀉便使用抗生素治療,如黃連素、慶大霉素、環丙沙星、氟哌酸等。濫服的結果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腸道副作用,如嘔吐、食欲下降,甚至影響肝臟、腎臟和造血功能,其中以廣譜抗生素引起的胃腸道副作用較為嚴重。像痢疾和一部分由大腸桿菌感染引起的腸炎,確實是細菌感染,治療時應當用抗菌藥物。然而,腹瀉未必全是細菌病毒感染胃腸道所致,如腹部受涼引起的腸蠕動加快、消化不良、衛生條件差即便沒有細菌感染存在仔豬也會腹瀉。還有些腹瀉,如傳染性胃腸炎瀉、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豬瘟病毒和偽狂犬病毒等導致的腹瀉用一般抗生素是無效的,而紅細胞體導致的仔豬腹瀉要用到磺胺、強力霉素等特定的抗生素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