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產蛋量
產蛋量是十分重要的生產性能指標。產蛋量的遺傳力平均為0.25-0.3,范圍在0.15-0.45之間,通過改善飼養管理和育種工作,蛋雞已達到很高的產蛋水平。在歐洲的正式測定中,已經得到500日齡產蛋量達到276-293個。一年中母雞的產蛋量與下列因素有關,按其重要性分列如下:
(1)產蛋持續期的長短:即母雞從產第一個蛋開始到產最后一個蛋為止并開始換羽的天數,也就是生物學年的長短。第二年的產蛋量約比第一年減少12%。產蛋持續時間越長,母雞產蛋量就越高。
(2)產蛋強度:也叫做產蛋率,用1天或一段時間內全部母雞與所產蛋數的百分比來表示。這個性狀在開產初期表示產蛋的增長速度,產蛋末期反映產蛋的持續性。母雞頭幾個月的產蛋率越高,全年產蛋量也越高。母雞進入產蛋高峰的時間越早,高峰值越高,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產蛋量就越高。目前蛋雞的高峰值可達80-95%,33周齡進入產蛋最高峰。產蛋率越平穩,產蛋量越高。優秀蛋雞的產蛋率下降速度每月2-4%,到15-16月齡應保持65%的產蛋率。
(3)開產日齡:有兩種表示方法:對個體來說即產第一個蛋的日齡;對群體來說即全群雞連續兩天達到50%產蛋率的日齡。開產日齡表示母雞達到了性成熟,它與母雞產蛋量的相關系數很高,初產日齡與蛋重之間存在不理想的正相關;母雞開產越早所產的蛋就越小。增加光照和提高日糧中的蛋白質水平能促進母雞的性成熟。要力爭獲得在正常飼養條件下體重小而較早開始產大蛋的母雞。
(二) 蛋重
蛋重是決定母雞總蛋重高低和經濟意義最大的第二個性狀。一般認為蛋雞的蛋重應在55-60克之間。體重與呈正相關但通過增加體重來提高蛋重是不合算的,因為會增加耗料量。開產頭幾個月蛋重增加最快,大約每月增加2-3克,至6-7個月時蛋重最大,此后蛋重又開始變小。換羽后蛋重略有增加。
蛋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比產蛋量要小,常常在30周齡和52周齡稱蛋重,45-46周齡蛋重能更客觀地代表年平均蛋重。測平均蛋重時要稱全群5-7天內所產的全部蛋重求平均值。蛋重的遺傳力最高(0.36-0.8),可以順利地通過個體選擇得到提高。選育和飼養蛋雞要使雞盡早達到最大蛋重并保持產蛋強度和不增加體重。
(三) 蛋的品質
這是最具經濟價值的性狀,包括蛋形、蛋殼質量和顏色、蛋的密度、蛋白濃度和血肉斑率等。
(1) 蛋形:蛋的形狀是在母雞輸卵管峽部形成的。蛋形對減少破損率、包
裝運輸和孵化有意義。蛋形用蛋形指數來表示,最佳蛋形指數1.3-1.35,大于1.35時蛋形變長,小于1.3時蛋形變圓。過長的蛋破損率高,孵化率低。蛋形的遺傳力為0.1-0.25。通過2-3代選育可以改變蛋形。
(2)蛋殼顏色:蛋殼顏色是在子宮中沉積色素的結果,受遺傳制約,殼色遺傳力為0.58-0.76,通過選育可改變蛋殼顏色的深淺。產蛋初期殼色最深,隨年齡增加而變淺。蛋殼顏色與蛋的營養價值無關。
(3) 蛋殼厚度:蛋殼厚度對集蛋、分級、包裝、運輸和孵化時保護蛋的完
整性起重要作用。蛋殼厚度變化很大,受環境溫度和代謝過程的影響,品系之間也有差異。蛋殼厚度的遺傳力為0.15-0.3到0.6,通過選育可以改善蛋殼厚度。蛋殼厚度應在0.35毫米以上。
(4)蛋的密度(比重):蛋的密度代表蛋殼的質量。最佳蛋的密度在1.08以上。蛋的密度可用鹽水漂浮法測定。蛋殼的強度是由蛋的密度、蛋殼厚度和殼膜的質量決定的。
(5)蛋白的濃度:最重要的是外濃蛋白的數量和質地,蛋白越濃,蛋的質量越好,孵化率越高。蛋白的濃度用哈氏單位來表示,最適宜的哈氏單位為75-80。該形狀的遺傳力為0.2-0.5,可通過育種提高哈氏單位。
(6)血斑和肉斑率:這是受遺傳制約的形狀,其遺傳力為0.5。已知蛋中血斑的形成主要與排卵時輸卵管少量出血有關,肉斑則與輸卵管粘膜損傷有關。白殼蛋的血、肉斑率很低,褐殼蛋的血、肉斑率最高。在產蛋后期的血、肉斑率增加。通過選育可以降低血斑和肉斑率。
(四) 體重
是受遺傳制約的數量性狀,其中有1個基因與性別有關,所以公雞體重比母雞大。體重的遺傳力為0.35-0.53,家系選擇和個體選擇均有效。蛋雞應對減低體重進行選育,以減少維持體重的飼料消耗,降低體重還可以提高雞舍的容雞量。體重增加,雞的性成熟就晚,產蛋數量減少。
體重也是雞體健康的標志,對種雞應經常檢查體重的變化情況,保持雞的最佳體重極為重要。種雞場應積累每一品系或雜交雞的標準體重,制定出該品系的標準體重曲線圖,以便檢查和監督后備雞和成年種雞的體重變化。一般用測18-20周齡和52周齡的體重作為蛋雞品系體重的資料。
(五) 生活力
生活力是雞抵抗外界不良影響的特性。生活力一般用存活率和死亡率來表示。實際考察時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胚胎生活力,用孵化率和建雛力作為衡量的指標;第二階段為0-20周齡的育成率;第三階段為產蛋期存活率。
雞的生活力與體況結實性有關,可預示雞的健康、高產和抗病能力。死亡率與入舍雞產蛋量之間的遺傳相關系數為0.56,與飼養日產蛋量之間的遺傳相關系數為0.27。
(六) 受精率和孵化率
除產蛋量以外,雞的繁殖性能主要包括受精率、孵化率、孵化率雛雞的存活率。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都作用于同一方向,從而保存了雞的繁殖能力。
受精率既代表公雞也代表母雞;公雞能使蛋受精,母雞能產受精的蛋。
孵化率代表受精蛋的生物學全價性,是胚胎發育能力和雛雞生活力的指標,在任何情況下孵化率都是雞的生活力的第一個特征。影響孵化率的有許多非直接的因素:蛋的大小、蛋結構的缺陷、蛋殼的厚度和多孔性、種雞的飼養水平等,而對孵化率影響最大的遺傳因素有致死基因和半致死基因,致使胚胎在不同發育階段死亡。這些基因大多數都是隱性的,很難查出來。
受精率和孵化率的遺傳力很低(0.03-0.2)。因此,個體選擇是無效的,只能用家系選擇的辦法。
(七) 飼料轉換率(飼料報酬)
改善飼料報酬有兩條途徑:一是提高雞的產蛋量;二是改善雞的飼料轉化率。雞的飼料轉化率即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飼料數量。
品系間的飼料轉化率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從33.6-40%。也發現同一品系內部有些母雞的飼料轉換率很低(16.1%),有些則很高(44.7%),也就是說,每產1千克蛋所消耗的飼料從2.2千克到6.2千克不等。飼料轉換率與產蛋量有顯著相關而與蛋重相關較小,與體重無關。體重大的雞也可以有很好的飼料報酬。采食量與飼料轉化無明顯聯系,采食量高和采食量低的母雞可以有相同的飼料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