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逐漸降低飼養密度和適當分群
隨著雞只的不斷增長,每只雞占用的單位面積就越來越大,將影響雞的正常采食、休息和運動,對雞的生長和發育都有影響。所以,隨著雞只的長大,應適當調整飼養密度和分群,以保證育成雞有適當的活動空間,增強雞的體質,是培育健壯結實育成雞的一項重要措施。
二、及時淘汰不適于留種的雞
除在限制飼喂開始淘汰那些生長發育不良,或不符合留種用的雞之外,在育成期還應經常觀察雞群,對不適于種用的病、殘雞剔除。在開產前1-2周,再進行一次挑選淘汰,對發育不良、畸形、第二性征(冠的大小和顏色等)表現差的、早熟產小蛋的雞只應該淘汰。
三、通常需要進行第二次斷喙
第一次斷喙一般在雛雞6-9日齡進行,但往往有些切得不當,或者后來又長起來恢復回原狀。為減少開產后的啄癖發生,常在13-17周齡對這些雞進行第二次斷喙。這時雞喙內部的神經、血管很豐富,喙已完全角質化,比較堅硬難切,對雞的應激較大,也容易引起出血。為減少流血和應激,在斷喙前后3天內飼料中加入維生素K(用量50克/噸)。斷喙后應加強檢查,發現出血者應立即補烙切面,直至不再流血為止。
四、及時轉入蛋雞舍
一般在產蛋前2-4周轉入蛋雞舍,以利雞群在開產前有足夠的時間適應和熟悉新的環境。例如,開產后才搬遷,常會引起輸卵管內的雞蛋破裂,形成腹膜炎,造成死亡或以后不再產蛋;另一方面搬遷的應激會嚴重影響早期產蛋率的上升,母雞因不熟悉產蛋箱而隨地產蛋的現象增多,種蛋合格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