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美食珍禽,肉厚骨細,風味獨特,營養極為豐富。那么養殖鷓鴣成功的關鍵在于育雛,育雛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響養殖效益,若想養好雛鷓鴣應做好以下幾點:
1、做好育雛舍的消毒工作 飼養雛鷓鴣首先要做好消毒工作,進雛前要把室內打掃干凈,育雛籠及水槽、食槽等全部放進室內,然后把門窗關閉好,用熏蒸消毒藥密閉熏蒸24小時,然后打開門窗放出氣味后,再用百毒殺噴霧消毒2次,這樣才能殺滅舍內所有的病原微生物。
2、溫度是影響鷓鴣育雛成活率最關鍵的因素 進雛前兩天可點燃室內爐火,把溫度調試好,爐火必須安上煙囪,以防中毒。育雛溫度應隨周齡增加而逐步降低。一般來說,剛出殼至1周齡,溫度為34--35℃,以后每周降低1--2℃,直至溫度保持在20--22℃。溫度過高雛鴣會中署死亡,過低互相擠壓易死亡。室內溫度計水銀頭要吊在與雛鴣的頭部高度相差不多的位置。
3、控制育雛的環境濕度也很重要 一般雛鴣舍內相對濕度要求第1周保持60%—70%,第2周保持60%—65%,第3周保持55%—60%,以后一直保持在55%左右就可以了。濕度過高雛鴿易得球蟲病,過低易得呼吸道病。
4、保證足夠的新鮮空氣使雛鴣健康生長 雛鴣代謝旺盛,呼吸快,所以在保證適宜溫、濕度的前提下,應適當加大室內通風量,以排除室內有害氣體,有利于雛鴣生長發育。為使育雛室內氣味小,每天要清糞2次。通風一般選擇在晴暖天的中午進行。
5、光照直接影響到雛鴣生長發育、食欲、疾病的產生雛鴣出殼后2周內為24小時光照,以后為每天16小時光照,強度為每平方米3瓦,光照太強會引起啄趾啄肛。
6、飲水和開食 鷓鴣出殼24小時內應先飲溫開水(將開水晾到36℃左右),用電解多維1克兌水1千克,連續飲3天,但不要一出殼就飲水。第一次飲水時,很多雛鴣不會飲水,這時飼養員要對其進行調教,抓住不會飲水的雛鴣,將其喙浸到裝有清潔水的飲水器中,重復兩三次,雛鴣便很快學會飲水。飲水后即可開食,雛鴣開食飼料一般以全價碎屑料為主。也可喂蒸熟的小米拌熟雞蛋,一般0.5kg小米加5—10個雞蛋,搗碎拌勻后投喂,每次喂料量以15分鐘內吃完為宜。1—6日齡內每天喂10次,1周齡每天喂8次;2周齡每天喂6次;3周齡以后每天喂4—5次。飼喂時掌握少喂勤添的原則。
7、做好防疫和斷喙工作 雛鴣在20日后才能斷喙,用剪刀即可,只剪上喙,不剪下喙。雛鴣出殼后2天—6天用恩諾沙星飲水,防止白痢;8日齡用新城疫弱毒苗苗點眼,2周-3周用青霉素3萬單位/只拌料,抗菌和預防球蟲的發生。3周后用鏈霉素預防沙門氏桿菌和大腸桿菌。在育雛期間每周噴霧消毒2次,有疫情時可每天消毒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