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黃病毒引起腦部發(fā)炎的一種傳染病。
臨床以高溫、高度興奮、跳躍為特征。 【病原與流行病學】
黃病毒屬(Flavircls)是一大群具有包膜的單正鏈RNA病毒。該類病毒通過吸血的節(jié)肢動物(蚊、蜱、白蛉等)傳播而引起感染。過去曾歸類為蟲媒病毒。在我國主要流行的黃病毒有乙型腦炎病毒、森林腦炎病毒和登革病毒。
黃病毒通過蜱的叮咬傳播,主要發(fā)生于綿羊、山羊。多發(fā)于山區(qū)。也傳播于人和牧羊犬。
【臨床癥狀】
潛伏期1~3周。
1. 綿羊 精神萎頓,離群站立。體溫40~41℃,食欲消失,數日后體溫下降。1周后病羊高度興奮,唇、耳、頭、頸震顫,轉圈,搖晃,體溫再次升高,隨后出現跳躍,如小跑的馬向前沖,倒地踢腿,最后痙攣或麻痹。
2. 山羊 雖無病例報道,蘇格蘭野山羊曾發(fā)現本病。
【診斷要點】
體溫升高,初頭頸震顫,轉圈、搖晃。體溫下降后因興奮再次升高,出現如馬小跑的跳躍。最后痙攣或麻痹。剖檢無眼觀變化。
【類癥鑒別】
腦膜炎
【防治措施】
控制和消滅蜱(藥浴),不去有蜱地區(qū)放牧。同時注射跳躍病疫苗(早春和夏末各注射1次)。無良好療法。接觸后48小時內用抗血清可望得到保護。如體溫已升高,用抗血清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