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生產水平的高低,關鍵取決于雞只的遺傳潛力,而內在潛力表現的程度如何,除與其所處的生活環境是否適宜有密切關系外,還與飼喂管理是否恰當有很大關系。目前,許多飼養戶對飼喂管理不太重視,影響了肉雞生長發育,造成了飼料浪費,降低了飼養效果。養殖戶應從下面幾個方面搞好飼喂管理,以提高肉子雞飼養效果。
把握開食時間:雛雞運達雞舍后,先飲水2小時~3小時,待1/3雛雞有啄食表現時或出殼后24小時~36小時開食,過早過晚都對雛雞不利。開食過早,影響雛雞體內卵黃的吸收利用,引起消化不良,從而影響雛雞的生長發育和飼料利用率。另外,開食過早,雛雞活動和雞糞會污染飼料,影響雞群健康。開食過晚,雛雞體內的卵黃消耗過度,體質虛弱,同樣影響雛雞的生長發育和成活率。
提供充足采食位置:7日齡后每只雞至少應有5厘米寬的采食位置,隨日齡增加,采食位置應逐漸加大,49日齡時達到10厘米左右。若采食位置不充足,會影響部分雞只的采食量,易造成雞群大小不均。
定期調整食槽高度:隨著肉雞日齡的增加,應定期調整食槽的高度。食槽的上緣應與雞背平齊或高出2厘米。雞沒有牙齒、軟腭,在啄料和飲水時,須仰頭進入,料槽設置妥當,可減少飼料由嘴中溢出,減少飼料浪費。隨日齡調整飼喂次數:1日齡~3日齡每2小時給料一次,夜間停4小時~5小時;3日齡后逐漸減少給料次數,每晝夜6次~8次;后期4次~6次。雛雞消化道發育不健全,沒有牙齒,嗉囊較小,消化酶分泌能力不完善,消化能力較差,所以開始階段應少喂勤添,隨日齡增加,飼喂次數逐漸減少。
控制每次飼喂量:每次添加量不宜過多,因為雞的消化能力較差,吃得過飽,易引起消化不良,影響飼料的利用率。應合理計算每天的用料量,按飼喂次數均分。待上次加的料吃完再加,或稍停一段時間再加,不能料上加料,否則易引起雞只消化不良、挑食,影響雞只的生長和健康,還易造成飼料污染。
供應優質飼料:由于肉雞生長發育快,消化機能并不十分完備,所以要供應易消化、營養全面的全價配合飼料。肉雞的飼養一般分為三個階段:0日齡~20日齡為育雛期,21日齡~38日齡為中期,39日齡至出欄為后期,要按階段供應不同的飼料。
換料要有過渡期:在飼養過程中,由于不同階段所需的營養不同,原料有時也有變化,換料是不可避免的。若換料不當,會對肉雞造成較大的應激。突然更換飼料,可能引起雞只消化機能紊亂,造成消化不良、拉稀等,影響肉雞的生長和飼料利用。實踐表明,如果換料逐漸進行,對肉雞生產基本無影響。換料時,一般要經過5天~7天的過渡,具體做法如下:前一飼料(正使用的飼料)的2/3+后一飼料(待更換的飼料)的1/3,用2天;前一飼料的1/2+后一飼料的1/2,用2天;前一飼料的1/3+后一飼料的2/3,用2天,然后全部換成后一飼料。
加喂保健砂:雞消化食物是靠肌胃強有力的收縮擠碎進行的,因而雞料中應定期添喂不溶性沙粒以幫助其消化,提高飼料利用率。雛雞開始可用米粒大小的保健沙,以后逐漸增大,后期可用直徑4毫米~5毫米(黃豆粒大小)的沙粒??砂?.3%的比例將保健沙混入料中,也可每星期添加1次,按一星期的需用量一次性放入淺盤中任雞自由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