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鴨對溫度、濕度、光照的要求
雛鴨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御寒能力差,育雛期間要注意保持溫度相對恒定,參考溫度:1周齡內30℃-32℃,2周齡-4周齡每周降低2℃-3℃。若雛鴨有規律地吃食、飲水、排便和休息,說明溫度正常。育雛期間相對濕度要保持在55%-65%,光照時間1周齡內保持為23小時-24小時,以后每周減少2小時,直至減到14小時為止。蛋鴨為水禽,喜歡游泳,但圈舍不能潮濕,墊草必須干燥。雛鴨出殼3天后,可陸續下水游泳,但時間不能過長。
場區環境控制
空氣質量主要受空氣污染物含量的影響,空氣污染物是指由于人類或動物活動過程以及自然現象產生,排入大氣而對人類或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物質,按其特征可分為氣溶膠狀態污染物和氣體狀態污染物。氣溶膠狀態污染物主要有煙塵和飛灰,以及附在其上的病原微生物;按其顆粒大小分為飄塵(可吸入顆粒物)、降塵和總懸浮顆粒物。氣體狀態污染物主要有氨氣、硫化氫和二氧化碳等。
蛋鴨場的空氣環境分3個區域:緩沖區(指場區周邊向外延伸500米范圍內的區域)、場區(指運動場和水場區域)和舍區(內)。空氣污染物中的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和惡臭等氣體狀態污染物,以及可吸入顆粒物(標準狀態)、總懸浮顆粒物(標準狀態)等氣溶膠狀態污染物,它們的指標都要符合農業部行業標準要求。
鴨舍的空氣環境控制主要指控制空氣污染物的含量,一方面受鴨舍外部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是養鴨過程自身產生的污染。在控制和消除污染的同時,必須保證鴨舍溫度、濕度和光照適宜。
控制和消除鴨舍的有害氣體。基本思路是杜絕或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有害氣體一旦產生則應設法降低有害氣體的濃度。具體方法如下:1.及時清理糞便,減少糞便中的硫化氫、氨氣在鴨舍內的溢出量。2.加強通風換氣,把鴨舍內的有害氣體排出舍外。3.在鴨的飼料中加入益生素類活菌制劑,減少糞便中有害氣體的產生量。
控制和消除空氣中的氣溶膠狀態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基本思路是減少顆粒物的產生,顆粒物一旦產生則要盡量消除。具體方法如下:1.進行加工飼料、取暖和清理衛生等各項活動時要盡量減少灰塵、煙塵等顆粒物的產生,因為病原微生物一般附著在空氣顆粒物的表面,有些顆粒物還能引起部分蛋鴨過敏。2.進行鴨舍除塵,方法包括機械除塵、濕式除塵、過濾式除塵和靜電除塵等。3.在鴨場周圍及其運動場進行綠化造林。樹木不僅吸附塵土,而且能夠降低鴨場整個區域的有害氣體濃度,增加氧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