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房的建設與準備
產房的建設
產房是規模牛場必備的設施之一,主要是為臨產母牛提供一個舒適的生產環境,方便母牛分娩產犢。應選在坐北朝南、背風向陽、臨近母牛舍的地方,一般為單列、磚木或鋼構結構,一牛一舍帶有圍欄的運動場,要求做到冬能保暖、夏能通風涼爽,舍內便于清掃和消毒。
產房內要配備有接生經驗、責任心強的人員,還要配備助產的器械,如產科繩、照明燈、消毒器械等,以及消毒和抗生素藥品,如碘酒、酒精、青霉素等。
產房的準備
根據母牛臨產期,合理安排。臨產母牛應準備產房和產欄,產房要求寬敞、清潔、保暖、安靜。母牛進舍前要對地面和舍內環境進行徹底清掃和消毒,可使用紫外線燈照射等,產床要鋪干凈的點草(結合時節),保持舍內通風干燥,達到冬暖夏涼。產房內設立產欄,一牛一欄。
母牛護理準備
母牛應在臨產前1周-2周進入產房,入產房前要對母牛進行消毒,可用2%來蘇水溫水液清洗后軀和四肢,待母牛全身干燥后即可牽入產房。采用單欄飼喂,可讓牛自由運動。喂食的飼草飼料要利于消化;飲水要清潔衛生,溫度適宜。
母牛產前要準備好接產助產用具、器具和藥品。在臨產時要用紗布繃帶將尾巴纏裹,拉向一側,以防浸染后軀。準備兩只塑料桶,一只用來盛消毒液清洗待產母牛外陰戶及其周圍,另一只塑料桶消毒液專用于消毒助產員手臂和產科繩。接產遵守自然分娩原則,注意防止造成產道創傷和感染。當出現臨產征兆時,應盡快移至分娩牛床位,分娩時要細心照顧,需要時做好助產。
助產方法
助產前準備和檢查
將母牛身體處于前高后低的站位保定或者左側臥保定,再將尾根、外陰以及露出的部分進行清洗和消毒。通過產道檢查胎位是否正常和犢牛的生命體征,若胎位不正,要及時進行矯正,并將胎兒順勢推回子宮進行矯正,防止胎兒腹部進入產道;再檢查母牛的身體狀況,如心跳節律等。
難產時助產
用消毒后的助產繩拴住胎兒兩前腿,并固定,助產者雙手伸入產道,大拇指插入胎兒口角,然后捏住前額,趁母牛努責時,一起用力,用力方向應稍向母牛臀部后下方,切忌硬拉;當胎兒通過陰門時,一人雙手固定母牛陰唇及會陰,以防撐破。為防子宮發生內翻或脫落,胎兒頭部出來后,要緩慢拉出。母牛分娩無力時,接產者要按照助產的方法和步驟,強行將胎兒拉出。母牛產道開張不良時,可在子宮頸口注射普魯卡因,刺激子宮頸擴張,再慢慢拉出。若遇胎兒死亡,在保母牛的前提下,胎兒能拉出就拉出,拉不出就肢解胎兒拉出。為預防產道感染,拉出胎兒后,先用生理鹽水或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產道和外陰,再用青毒素或土霉素粉撒入產道;若有出血現象,可注射或輸液進行止血,抗繼發感染。
降低難產幾率的方法
頭胎牛建議選用難產系數低于8的公牛精液或選用性控凍精亦可降低難產率;加強后備牛飼養,避免配種過早;關注預產期滿而未產母牛。若因超期未產,容易造成妊娠毒血癥和增加難產幾率,建議對超預產期2天-3天未產的牛肌注前列腺素,靜注地塞米松催生。
新生犢牛的護理
胎兒產出后,應立即擦干或讓母牛舔干其口鼻內的羊水,觀察其呼吸是否正常;斷臍帶時,將臍帶內血液擠回胎兒體內,斷臍帶不宜過長,將臍帶斷端涂上碘酒,必要時可以結扎;讓新生犢牛在1小時-2小時內吃到足夠的初乳。
母牛產后護理
應驅趕母牛站立,讓其舔干犢牛被毛和喝飲羊水,以幫助母牛子宮收縮,助于排出胎衣,增加與新生犢牛之間的母子關系。母牛分娩后喂給溫熱(37℃-38℃)麩皮鹽鈣水(麩皮1.0公斤-1.5公斤,食鹽50克-100克,碳酸鈣50克),以補充體液損失和體力。調節酸堿平衡,冬季還可暖腹充饑。一般在母牛分娩后5小時-8小時可排出胎衣,最長不應超過12小時。如果超過12小時,尤其是夏季,應進行藥物治療,投放防腐劑,或及早進行剝離手術,否則易繼發子宮內膜炎,影響以后繁殖。
加強飼養管理。飼料多以優質牧草為主,自由采食,精料逐日增加0.5公斤,注意觀察母牛消化、乳房水腫以及糞便情況,適度增減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