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仔豬缺鐵性貧血的解決辦法通常是在仔豬出生幾周內對仔豬補鐵。現代生產中貧血又重新出現,嚴重地影響著動物福利和農戶的收益,因此是時候重新關注這個問題了。
貧血是由仔豬體內紅細胞缺乏載鐵血紅蛋白引起的。這就意味著由于仔豬不具備合成足夠血紅蛋白的能力,因此會大大降低其將二氧化碳從肺部代謝到身體組織及將二氧化碳從細胞反向代謝回肺部的載氧能力。通常情況下,這種能力的損耗是由缺鐵性貧血引起的,當仔豬用盡自身存儲的鐵或者被置于壓力環境下引起對血紅蛋白的累積的抑制或仔豬血紅蛋白降解的增加也會引起仔豬貧血。貧血分為不同的發展階段,但是卻發展的很快,一旦未進行及時的補救就會由可逆的隱性貧血癥狀變成急性的完全型缺鐵性貧血疾病。
加拿大安大略省圭爾夫大學獸醫學院知名教授羅伯特弗蘭德希普一直致力于提高人們對缺血性貧血的認識研究。他說,仔豬的缺血性貧血會嚴重影響動物福利和農戶的收益,對于農戶來說這已經不是一個新的話題,問題是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只要給仔豬注射200mg的鐵制劑就會解決仔豬的缺血性貧血問題,隨著現代養豬業的不斷發展也無形中增加了鐵的需求量。
一種新的增長的風險
現代化的養豬生產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但是也引發了潛在的缺鐵問題,這個問題極易被忽略。缺鐵性貧血是由以下幾個因素引起,
增長的豬群規模減少了出生時的鐵的儲存。
快速增長的出生重和生長速率帶來的直接結果。
出生重較高的仔豬的快速生長會增加儲備鐵的消耗風險。
隨著豬群規模的擴大,母豬乳汁中較低的鐵水平降到了更低的水平。
羅伯特弗蘭德希普說,實際上,這就說明生長最快的仔豬往往是最容易患缺鐵性貧血的仔豬。長得較快的仔豬一般吃的都是母豬的乳汁,乳汁中富含除了鐵以外的所有仔豬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所以,依靠全乳日糧產生的增重會引起仔豬的隱性缺血,最終會引發缺鐵性貧血。
早期檢測很關鍵
早期檢測是否缺鐵是很重要的。隱性缺鐵性貧血發展過程的一個很重要階段是斷奶前的7-10天。在這個生長階段的特殊時期,吃全乳日糧的體重超過平均體重的仔豬往往會患上隱性缺血。在這個階段,最開始注射的鐵制劑被血液血紅蛋白、身體組織和細胞吸收,因此必須檢測這一階段鐵的消耗量,見圖二。
目前普遍接受的說法是,仔豬斷奶時血液血紅蛋白濃度為90g/l則意味著缺鐵性貧血,正常的血液血紅蛋白濃度應為110g/l。目前,美國、丹麥、加拿大、挪威的研究都將血紅蛋白濃度低于90g/l的20%作為缺鐵性貧血的表征,超過75%則認為是鐵含量達標,110 g Hb/l 為最優值。
相反的情景
有趣的是,鐵消耗主要發生在體重超標的仔豬身上,意味著長得最快、最能使農戶獲得效益的仔豬往往容易患缺鐵性貧血。
羅伯特弗蘭德希普說,豬群中早期或晚期缺鐵性貧血的普遍存在證實了現代養豬生產中存在貧血的風險。
很容易發現豬群中哪頭仔豬是最小的、哪頭是身體最弱的,但是必須通過其他的方法才能發現豬群中患缺鐵性貧血的仔豬。
管理盲區帶來的風險
在最終被查出之前,缺鐵性貧血是能夠引起不可逆轉破壞的隱形殺手。對于個體養殖戶來說,不規范的管理是引起缺鐵性貧血的最重要的因素。通過對采自仔豬耳朵的血樣應用血紅蛋白分析儀201和保健分析儀可以在30s內得出血紅蛋白的水平,能夠顯示仔豬是否患缺鐵性貧血。
羅伯特弗蘭德希普補充道,即便經過訓練也很難用肉眼觀察出貧血。幾乎沒有設備能監測出缺鐵意味著目前對于貧血的管理是處于盲區的。
通過對仔豬出生后1-3天進行單劑量鐵的補充,很多人開始相信他們的管理存在潛在的風險會引起鐵儲備的消耗繼而引發貧血。
將風險變為優勢
傳統的應用口服的鐵劑來進行補鐵已經被證實效果有限,因為仔豬的腸道尚未發育完全不能吸收硫酸亞鐵,這是漢森和其他的研究人員在2010年得出的實驗結果。目前,很多研究結果顯示,注射鐵是預防仔豬患缺鐵性貧血的最有效的方法。同時,它也是唯一的用于仔豬急性貧血階段的可以應用的、具有指導性的實驗結果。
現代養豬生產中一項很重要的進步就是仔豬在出生的幾周之內表現出驚人的生長速度。然而,這種進步也帶來了瓶頸就是即便經過管理同樣會引起缺鐵。如果能夠再次關注這些潛在的風險因素,將對補鐵制劑的管理納入現代養豬風險管理中,貧血將再一次成為過去式,不再成為影響動物福利和生產利潤的因素。
檢測和治療貧血
可以通過血樣診斷貧血。因為在貧血的早期通過注射鐵制劑是可以將血液血紅蛋白中的鐵含量恢復到正常水平的。通過注射鐵制劑也可以將仔豬的急性貧血恢復到正常的血紅蛋白水平。然而,最好是避免急性貧血,因為急性貧血的恢復期是很長的,會直接對生產產生巨大的損失。生產鐵制劑的大的藥物生產商日前手把手傳授了如何進行貧血的護理及使用血糖蛋白分析儀201設備進行血紅蛋白值的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