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生產是高產高效的養殖業,是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徑之一。近年來,肉雞養殖業發生飛躍性變革,逐漸趨向于規模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發展模式。養殖規模的擴大和養殖設施設備的完善使養殖企業充分認識到科學飼養管理的重要性,科學的飼養管理可極大地提高肉雞生產性能、減少疫病發生,從而保證產品質量最終獲得良好經濟收益。
一、溫度
溫度是肉雞生長環境中最為敏感的環境因素,稍有疏忽就會誘發疾病,尤其短時間低溫應激和高溫應激是造成雞群發病的重要誘因,如常見的感冒、傳染性支氣管炎的主要誘因就是短時間低溫應激。所以,要在不同生長階段和飼養季節科學掌控溫度,才能保證雞只健康生長。雛雞入舍前1~3天應對雞舍進行預溫,使舍溫升至35℃(網床或墊料溫度32℃),入舍前3小時,將舍溫降至28~30℃,入舍后2小時內,舍溫逐漸升高至33~35℃,一周內每天降低舍溫0.5℃,飼養中后期每天降低0.3℃,降至22~23℃為止。 夏秋季節降溫困難,舍溫一般降至26~27℃為止;春季由于晝夜溫差過大,通常降至24~25℃為止;冬季降溫一般到23℃為止。控燈時應適當提升溫度,免疫前后或體質虛弱時也應將溫度適當升高,應隨時觀察雞群分布狀態學會看雞施溫。
二、通風
通風是肉雞飼養管理的關鍵要素,也是最難掌控的飼養管理技術。通風的目的是保持舍內空氣新鮮,排出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及灰塵,降低溫度和濕度,保持良好舒適的肉雞生長小環境。任何不合理的通風都會誘發呼吸道病、病毒病和細菌感染,甚至造成嚴重經濟損失。要達到最佳通風效果,必須正確處理好風速和進風口大小的關系,合理計算風機的運行時間,保證舍內合理負壓,在雞舍密閉無賊風的前提下,無論哪種通風都要遵循一個原則,就是保證沉降到雞背的是在雞舍頂部充分混勻的溫暖空氣。
合理通風應做到,1~2日齡保持自然通風,3~20日齡采用最小通風并隨著雞只日齡增長加大最小通風量,因為這段時間雞只絨毛稀短,體溫調節功能還未發育完善,主要以保溫為主,通風為輔;21日齡后肉雞體溫調節功能逐漸發育完善,新陳代謝加快,呼出二氧化碳和排泄量增多,舍內空氣污濁,應加強通風換氣,采用過渡通風;當外界環境溫度較高或肉雞飼養后期多采用縱向通風;夏季全部縱向風機都開啟雞舍溫度高于27.8℃且相對濕度低于70%時,應開啟濕簾采用縱向水冷通風。
三、飼喂和飲水
良好的飼喂和飲水管理可提高肉雞采食量和飲水量,促進雞只健康快速生長,從而獲得最佳生產收益。飼料和飲水品質是保證肉雞健康生長的先決因素,飼料約占飼養總成本的70%左右,是肉雞生產總成本中最主要部分,必須選擇正規生產廠家生產的能量、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搭配均衡且有質量保證的產品,肉雞飲用水一定要定期進行實驗室檢測,確保肉雞飲水清潔無污染。
育雛期前7天的飼喂管理非常重要,判斷育雛前7天飼喂成功的重要指標是1周末體重為1日齡的4.5~5倍、死亡率低于0.7%,達到這一標準有利于增加肉雞飼養后期的采食量,同時也能有效地預防腺胃炎病的發生。
育雛期可在整個育雛區鋪設消毒塑料布作為開食布,雛雞入舍前2小時將飼料灑在開食布上便于采食,使雛雞互相學著吃料,以確保雞只入舍10小時飽食率達到95%以上;飼養中后期應固定每天的飼喂時間和次數,至少每天將料槽中飼料清空一次,避免料槽底層飼料發霉變質誘發腺胃炎等疾病。
飼喂和飲水過程還應注意以下幾方面,一是根據肉雞不同日齡大小科學調整料線和水線高度;二是更換不同生長階段飼料時應采用“三三制”漸進式過渡換料方式以減少雞群應激;三是認真做好每天的采食量和飲水量記錄,作為疫病診斷和評估飼料轉化率的參考依據;四是適當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復合維生素,以減少應激,提高機體抵抗力。
四、濕度
濕度控制的重要性往往容易被忽視,適宜的濕度對肉雞的生理調節、疾病預防、生長發育等有著重要作用。育雛前7天相對濕度要求較高,應保持在65%~70% ,有利于雛雞上呼吸道黏膜的良好發育和預防脫水應激,第二周相對濕度保持在60%左右,第三周至出欄相對濕度保持在50%左右。
五、密度
合理的密度可以發揮肉雞優良生產性能,密度過大會導致雞群生長緩慢,均勻度差,發病率高。應根據雞群生長日齡和季節隨時調整飼養密度,建議網上養殖不同時期的飼養密度為: 1~4日齡35~40只/平方米,5~9日齡17~20只/平方米,10~13日齡15只/平方米,20日齡后8~10只/平方米。夏季約13日齡擴欄至全棟雞舍,其他季節22日齡擴欄至全棟雞舍,冬季慢慢擴欄從22~30日齡慢慢擴至全棟。
六、光照
合理光照程序也有助充分發揮肉雞優良生產性能。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是需要控制的兩個因素。1~7日齡可給以較強光照,通常光照強度為30~40勒克斯,便于雛雞盡快熟悉環境和采食,8日齡至出欄采用弱光照5~10勒克斯, 只要雞能看到采食飲水即可,弱光可降低雞的興奮性,使雞群安靜,有利于生長。養殖場戶可根據雞群不同生長情況和市場需求自行制定合理的光照時間,推薦光照程序為:1日齡給以24小時光照,2~7日齡23小時光照,8~32日齡20~21小時光照,32日齡至出欄23~24小時光照。
七、免疫
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可以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疫病爆發。免疫程序的制定主要依據當地及鄰近地區及所處季節的疫病流行情況,結合母源抗體水平和疫苗毒株的選擇,還需考慮種源雞群的免疫情況。無論哪種免疫程序,適合自家養殖場的才是真正最好的免疫程序。
為確保免疫效果和免疫質量,免疫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方面,一是免疫前若雞群已發病或有明顯臨床癥狀,必須先把大群控制住再免疫,但也不要稍有疫病就將免疫時間推后,對于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要以免疫預防為主,接種后應密切注意雞群接種反應,如有不良反應或發病等情況,立即采取適當措施;二是嚴格按要求存放疫苗,凍干苗需要低溫保存,油苗常溫下保存,二者均避光,以免疫苗的效價降低,造成免疫失敗;三是按照說明書要求正確使用疫苗,疫苗應現配現用且在規定時間內用完,飲水免疫時可在水中加適量脫脂奶粉,以延長疫苗的保存時間,提高疫苗效果,點眼滴鼻時要確保疫苗完全進入眼睛或鼻腔;四是免疫前后不應使用消毒劑、洗滌劑及其他抗病毒藥物,以免影響免疫效果;五是可適當飼喂電解多維等抗應激藥物和黃芪多糖等免疫增效劑,減少應激反應,增強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