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豬常用能量飼料種類、特點、注意
常用能量飼料有玉米、小麥、小麥麩、米糠等,共同特點是能值較高,蛋白質含量低,且氨基酸不平衡。此類物質不能單獨喂豬,需和蛋白質飼料等配合使用。
玉米:淀粉、脂肪含量高,因而能值高,粗蛋白低,且氨基酸不平衡,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易被霉菌污染,破碎玉米脂肪易氧化酸敗,應注意將玉米水分含量控制在13%-14%以下及保證粒的完整性。
小麥:能量低于玉米,蛋白質含量比玉米高。用小麥喂肉豬以粗碎為宜,太細影響嗜口性,如果顆粒大小在600-800微米(每粒小麥破碎成4-6片)之間,小麥可以代替玉米,乳豬料中一般用粉末狀。
小麥麩:粗纖維含量高,能值低,質地疏松,具有傾瀉作用,可減緩母豬便秘,但仔豬喂量過多易引起腹瀉,易氧化變質,不宜貯存。
米糠:分為全脂米糠、脫脂米糠和粗糠,纖維含量高,賴氨酸含量低,精氨酸含量高。米糠含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需加熱除去。全脂米糠不飽和脂肪含量高,不耐貯存,對豬適口性不好,肉豬飼用全脂米糠會軟化脂肪,降低肉品質;仔豬飼用易引起下痢;脫脂米糠脂肪含量低,其它成分與全脂米糠基本相同,對豬的適口性好于全脂米糠;粗糠幾乎沒有利用價值,多用做填充物。為避免能量不足,應限量使用米糠。
2、豬常用蛋白飼料有種類、特點、注意
分為植物性和動物性蛋白飼料,常用植物性蛋白飼料包括豆粕、棉粕、菜粕、花生粕等;常用動物性蛋白飼料包括魚粉、乳制品等。
豆粕: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植物性蛋白原料,除蛋氨酸含量略低外,氨基酸較平衡。豆粕的加熱程度影響其品質,加熱不足含有抗胰蛋白酶、大豆凝集素等抗營養因子;加熱過度會影響氨基酸的有效利用。豆粕中因含有寡糖,仔豬采食太多會引起下痢,一般含量應限制在20%以下。
棉粕:賴氨酸含量低,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較高,添加合成賴氨酸可提高棉粕的飼用效果。棉粕中可消化氨基酸、粗纖維、游離棉酚含量影響棉粕在飼料中的添加量,一般乳豬、仔豬料中不推薦使用棉粕。
菜粕:賴氨酸含量低,含硫氨基酸含量高。菜粕中含有有毒物質芥子苷、單寧等抗營養因子影響菜粕的適口性,添加量應根據菜粕的質量而定。
花生粕:氨基酸組成與豆粕相差較大,賴氨酸和蛋氨酸含量較低,精氨酸、組氨酸含量高。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油酸含量高,不宜貯存。肉豬采食太多花生粕會使脂肪軟化,殼含量和氨基酸平衡性是決定其使用比例的因素。
魚粉:優質魚粉中賴氨酸等氨基酸含量豐富且比例平衡。影響魚粉質量的因素不在于蛋白質含量高低,關鍵在于氨基酸的含量和利用性。乳豬宜選用優質魚粉,否則會導致下痢及生長不良。
乳清粉:蛋白含量低,但利用性好;乳糖含量高,質量好的乳清粉乳糖含量達75%-80%,是重要的能源物質。乳清粉含有天然的乳香味,能改善飼料的適口性,還能促進乳酸菌繁殖,降低胃腸pH。隨著豬年齡的增長,其利用率降低,加之價格較高,一般只用于仔豬料中。
3、貯藏原料的水分應低于多少?
谷物原料水分含量應低于13%-14%;植物性蛋白原料應低于12%;魚粉水分含量應低于12%,乳清粉水分含量低于4%-5%。
4、為保證買到高質量大豆粕,應測定哪些指標?
大豆粕必須經過熱處理以消除其中的抗營養因子,但又不能過熱。顏色、粗蛋白含量、脲酶活性和蛋白溶解度是衡量豆粕質量好壞的重要指標,對于去皮豆粕,粗纖維含量也是一重要的測定指標。通常,在處理豆粕時加入細石粉以增加其流動性。大量購買豆粕產品需要索要分析保證報告,并在原料到廠之后保留一份樣品。
5、常規原料應檢測哪些指標及分析指標變異范圍為多少?
谷物飼料檢測指標包括:顏色、氣味、容重、雜質、水分和蛋白含量,為保證原料質量,必要時還應分析霉菌毒素含量;植物性蛋白質原料應檢測的指標包括:顏色、氣味、雜質、水分、蛋白含量;動物性蛋白飼料除分析上述指標,還要分析胃蛋白酶溶解度、鈣和磷,必要時分析賴氨酸的含量和組成;鈣磷等礦物原料中重金屬含量應符合飼料衛生要求;油脂應檢測顏色、氣味、粗脂肪、MIU值(雜質、水分、不可皂化物)和酸價,大多數營養素分析值變異范圍8.0%-10.0%。
6、如何采樣才能保證飼料樣品的代表性?
對每批飼料或者每種飼料原料,采取均勻分布的多點(一般3-10點)取樣,然后混合各點取得樣品。貯藏0.5kg左右備分析的樣品,注意貯藏在涼爽、干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