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食管理
1.飲水管理
雛雞出殼存放24小時后可失去體內水分的8%,存放48小時失去體內水分的15%。為防止雛雞因失水而影響正常的生理活動,進雛之后必須先讓雛雞學會飲水。
長途運輸和存放時間過長的雛雞,應該在飲水中添加5%葡萄糖或白糖、補液鹽以及多種維生素和抗生素。飲水的溫度應接近20℃,飲水器每天應刷洗消毒1-2次。
雛雞的飲水量大至為采食量的15-18倍,注意不要斷水。為讓雛雞盡快學會飲水,可輕輕抓住雛雞頭部,將喙部按入水中1秒左右,每100只雛雞教5只,則全群能很快學會。
2.飼喂管理
雛雞在第一周和第二周體重能增長2倍左右,由于生長迅速而胃腸容積不大、消化機能較弱,所以必須滿足幼雛雞營養需要,應該用質量最好、最易消化吸收的飼料原料生產高能高蛋白的雛雞飼料。一般雛雞的代謝能水平應在2900大卡以上,粗蛋白在19%以上,賴氨酸水平應超1%。也可以在第一周用肉雞一號料飼喂雛雞。由于雛雞容易受應激,在第一周要多補充些維生素。
雛雞第一次吃食稱為開食,開食應在雛雞學會飲水2小時之后進行,在三分之一的雛雞有啄食表現時,即可少量飼喂。開食時可鋪干凈報紙、塑料布或用開食料盤,均勻地將料撒開。育雛第一周每天分多次喂料為好,白天每二小時喂一次料,平均每次每只雞喂0.5-1克左右,為了便于雛雞采食,飼料中應加入30%的飲水,與飼料拌勻后捏起來能成團,撒下去能散開即可,這樣飼料中的粉面能粘在粒狀飼料上,便于雛雞采食,也比較適口。飼喂量應該逐漸地增加,每次喂料能在25分鐘內吃盡為好,一般一、二周內每天喂6次,以后根據發育情況逐漸變為每天喂5至4次,也可以在一周之后讓雛雞自由采食。雛雞第一天的采食平均在5-8克,第一周的平均采食量為每天10克。每天必須準確記錄雛雞的采食量,以便隨時了解雞群的情況和發育狀況。在二、三日齡應注意找出不會吃喝的弱雛,及時放在比較適宜的環境中,教會他們飲水采食,則大多能存活下來。
二、雛雞的斷喙
1.斷喙目的:雞在大群體高密度飼養時很容易出現啄羽、啄趾、啄肛等惡癖,斷喙可以減少惡癖的出現,也可減少雞采食時挑剔飼料造成的浪費。
2.斷喙時間:斷喙一般在先6-10日齡進行,此時斷喙對雛雞的應激較小。雛雞狀況不太好可以往后推遲,一般雞群在35日齡左右就可以出現互啄的惡習癖,所以必須在這之前完成第一次斷喙。青年雞轉入蛋雞籠之前,對個別斷喙不成功的雞再修理一次。
3.斷喙方法:一般使用斷喙器,斷喙,斷喙時左手抓住雞腿,右手拇指放在雞頭頂上,食指放在咽下,稍使壓力,使雞縮舌,以免斷喙時傷著舌頭。幼雛用24毫米的孔經,在上喙離鼻孔2毫米處切斷,應使下喙稍長于上喙,稍大的雞可用直徑為28毫米的孔。斷喙時要求切刀加熱至暗紅色,為避免出血,斷下之后應燒灼二秒左右。
4.斷喙注意事項:
①斷喙的長短一定要準確,留短了影響雛雞采食,造成終生殘廢,切少了又可能再生長,需再次斷喙。
②斷喙對雞是相當大的應激,在免疫或雞群受其他應激狀況不佳時,不能進行斷喙。
③斷喙后料槽應多添飼料,以免雛雞啄食到槽底,創口疼痛。為避免出血,可在每公斤飼料中添加2毫克維生素k。
④注意觀察雞群,有燒灼不佳,創口出血的雞應及時抓出重新燒灼止血,以免失血過多引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