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養雞業的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尤其是現代化、大規模雞場的建立,使得畜禽舍內的環境質量問題變得愈來愈重要,嚴重者不僅對畜禽健康狀態與生產性能產生影響,還會降低經濟效益,所以環境控制就變成了現代養雞業的熱點。國內外在雞舍環境控制方面進行了深入和系統地研究,也取得了比較先進的經驗,可以通過電腦對雞舍內溫度、通風等實現自動控制和遠程控制。然而,在實際生產中,環境控制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基于以上問題,本文綜述了環境因子對蛋雞健康生長的影響,為畜禽的健康安全養殖提供參考。
1.溫度對蛋雞健康和生產性能的影響
環境溫度對于養雞業來說是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 當環境溫度高于或低于家禽的臨界值時,就會顯著影響家禽的生產性能和健康狀態,使家禽體內的代謝紊亂,使生產性能降低,降低生產效益,嚴重者產生疾病甚至死亡。因此,在現代化的蛋雞生產中,如果能保證最佳的環境溫度,就能使蛋雞的生產性能維持在最佳狀態。研究表明,溫度從12~ -5℃范圍內,每下降1℃,產蛋率就下降2%直至停產; 雞舍溫度從8~-5℃,每降低1℃,耗料量需要增加0.4個飼料單位。
1.1高溫對蛋雞健康和生產性能的影響
高溫對蛋雞的生產性能有著很大的影響,且其影響程度遠遠大于低溫。由于雞只沒有汗腺, 所以在高溫條件下只能通過表皮蒸發和呼吸來進行散熱。一般認為,蛋雞的最適宜溫度為13~23℃,臨界溫度為0℃以下和30℃以上,但溫度超過上限臨界值時,其生產性能就受到影響。當環境溫度達到37.8℃時, 雞只采食量嚴重下降, 超過 40℃時,會出現陸續死亡的狀況。高溫導致蛋雞采食量下降,環境溫度每上升1℃,采食量下降4.6%。高溫環境下,雞的采食量減少,從而導致能量、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攝入量不足, 造成體重減輕, 體內脂肪的量不足以大量合成蛋黃中的脂類,影響產蛋量,導致產蛋率下降。另外,高溫可影響蛋雞的生理機能。熱應激導致產蛋量下降和蛋重減輕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血液中雌激素含量降低和甲狀腺激素的分泌不足,曾有試驗表明,在炎熱季節飼喂甲狀腺蛋白可提高產蛋量和蛋的比重,而切除甲狀腺的雞,其產蛋量卻急劇下降。高溫可使產蛋雞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醛固醇水平顯著升高,而乳酸脫氫酶、谷丙轉氨酶、血糖、血脂、血總蛋白等顯著低于適溫水平。據顧憲紅等(1995)的研究表明, 在對巴布考克B-300型蛋雞高溫處理后導致產蛋雞的生產性能下降, 遷至適宜環境條件下, 其產蛋性能需3周才能恢復到高溫處理前的水平
1.2低溫對蛋雞健康和生產性能的影響
低溫對蛋雞的生產性能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其影響程度一般較小,不如高溫嚴重, 有關對低溫影響蛋雞生產性能的研究也相對較少, 且有關低溫影響蛋雞生產性能的研究結果不盡一致, 目前尚無確切的結論。
2.濕度對蛋雞健康和生產性能的影響
濕度在家禽生產中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子,雞群最適濕度為50%~70%。環境中濕度較低時,禽只體內水分大量散失,飲水量增加,采食量減少;而環境中濕度較高時,雞只體內熱量散不出去,低濕易使機體抵抗力降低,而高濕易產生熱應激,嚴重者產生疾病甚至死亡。濕度和溫度對肉雞同等重要, 尤其是夏季高濕易使肉雞的呼吸受到抑制, 導致體內的熱量無法散發而發生死亡。對蛋雞而言,濕度對蛋內水分的蒸發和胚胎的物質代謝有很大的影響,孵化過程中若濕度不足將會導致蛋內水分蒸發加速,從而破壞了胚胎正常的物質代謝。孵化期適宜的濕度可使胚胎受熱均勻,還可使孵化末期胚胎散熱加強,有利于胚胎的發育。濕度與胚胎的破殼有很大的關系,出雛時在適宜的濕度和適宜的二氧化碳濃度的作用下, 能使蛋殼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鈣變為碳酸氫鈣, 蛋殼的硬度減小脆性增大,從而有利于雛雞啄殼。
3.光照對蛋雞健康和生產性能的影響
光照對于蛋雞的繁殖性能來說至關重要, 不同強度的光照及光照時間的長短經過蛋雞眼睛部位的感受器感受后,經神經傳導至腦下垂體,產生促卵泡素,促進排卵和產蛋。如果沒有足夠的光照時間及強度,蛋雞的產蛋性能就不會充分的發揮出來。生產實踐中冬天農村散養雞產蛋很少,其原因之一除天氣寒冷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是冬季晝長夜短。因此,對于現代化大規模的集約化養雞專業戶來講, 必須要定制光照管理制度和標準, 要想保證蛋雞的高的產蛋性能,必須自然光照結合人工光照,從而很大程度上提高養殖效益。
3.1光照時間
蛋雞性成熟與光照時間長短有很大的關系, 若育成期給予的光照時間過短則導致性成熟推遲,若給予光照時間過長則導致性成熟提前,性早熟的雞開產早,產蛋率低,且產蛋期短。如果在蛋雞產蛋高峰期突然將光照時間縮短,則蛋雞產蛋率迅速降低,緊接著死亡率增加,即使恢復到原來的光照時間, 產蛋率恢復到原來的水平也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3.2光照強度
光照強度對蛋雞來說與光照時間的長短同等重要, 光照強度過大會使雞只感到躁動不安,嚴重者雞只會有啄癖或脫肛現象。突然的增強光照強度會使蛋殼質量下降,破殼率、軟殼率、畸形蛋率顯著增加,雞只猝死率顯著提高,光照強度較小時,有利于雞在育肥期沉積脂肪,所以在陰暗條件下喂養的雞只, 增重較快, 但如果光線太弱,雛雞由于看不到而使采食量降低,飲水減少,嚴重影響雛雞的生長。
4.有害氣體對蛋雞健康和生產性能的影響
雞舍中有害氣體的產生主要是由于雞群的呼吸、排泄物以及生產過程中有機廢棄物的分解,當雞舍通風不良,而不及時更換墊料時,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含量升高,當達到一定濃度時,會使雞的免疫力下降,嚴重的還會造成雞群疾病的發生。因此,養雞戶必須高度重視雞舍中的有害氣體, 以免生產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4.1氨氣
氨氣為無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其主要來源是糞便、潮濕的墊料等含氮物質分解而來。現代化密閉式、高密度飼養的雞舍,往往過于注重保溫問題而不注意通風,隨著墊料中含水量增大,很容易導致雞舍中的氨氣含量偏高。氨氣由于其水溶性強,所以易被溶解而吸附于潮濕的地面、墻壁以及雞的黏膜、結膜上。雞舍中長期保持高濃度的氨氣不僅損壞雞呼吸道上皮組織,破壞其天然屏障,而且降低對細菌、病毒的抵抗力,死亡率增加。氨氣如果被吸入肺部,可以自由通過肺泡上皮而進入血液,同血紅素結合,破壞血液的載氧功能,導致雞貧血。高濃度的氨氣還會降低飼料報酬、延遲性成熟、降低產蛋率。研究表明,當雞舍內氨氣濃度達20毫克/立方米并持續6周時,就會引發雞肺部充血水腫、雞群食欲下降、產蛋率降低;達到50毫克/立方米時, 數日后會導致雞發生喉頭水腫、壞死性支氣管炎、肺出血、呼吸頻率降低,嚴重的將出現死亡;達80毫克/立方米并持續2個月時,可以導致蛋雞產蛋率減少90 %,死亡率增加;達100毫克/立方米時,死亡率將明顯增加。因此,一般雞舍內的氨氣濃度應保持在20毫克/立方米以下。
4.2硫化氫
硫化氫為無色、易揮發、具有腐敗臭雞蛋惡臭的氣體。雞舍空氣中的硫化氫主要是由糞便、飼料殘渣、墊料等含硫有機物分解而來, 當家禽采食富含蛋白質的飼料導致消化機能紊亂時, 可由腸道排出大量的硫化氫。硫化氫比重大, 所以愈是接近地面則濃度愈高。硫化氫的毒性很強, 其與雞呼吸道黏膜接觸后, 就會與組織中堿化合生成硫化鈉。硫化鈉被黏膜吸收后, 進入血液又水解放出硫化氫, 硫化氫在機體內刺激神經系統, 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瞳孔收縮心臟衰弱、急性肺炎肺水腫。硫化氫還能與血紅素中的鐵結合, 使血紅素喪失結合氧的能力, 致使組織缺氧。在較低濃度的硫化氫的長期影響下, 雞的體質變弱, 抗病力下降,影響生長發育和產蛋量。濃度較大時則會刺激神經系統,使雞的瞳孔縮小,心臟衰弱,導致機體缺氧。
4.3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為無色、無臭略帶酸味的氣體, 主要是由于雞的呼吸產生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對畜禽本身沒有影響, 但由于在養雞業中, 雞的呼吸排出量較其他家畜大,如果雞舍通風不良,就會致使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若雞只長時間飼喂于高濃度二氧化碳中,會引起慢性中毒,雞只中毒癥狀表現為精神萎靡、食欲減退、增重緩慢、體質下降、生產力降低、對疾病的抵抗力減弱等。雞舍內CO2的允許濃度為0.5%。
5.粉塵對蛋雞健康和生產性能的影響
雞舍內的粉塵主要是喂料過程及人員走動過程中產生的, 還有一部分來源于谷物、墊料、羽毛、排泄物和微生物等,是病毒、細菌、真菌孢子等有機物質的載體,同時可能攜帶有害氣體和臭氣。高濃度的粉塵會對畜禽的健康和生產力來說產生嚴重的影響。對雞來說,3. 7毫克/立方米的粉塵落在呼吸系統的前部,小于3. 7毫克/立方米平均分布在呼吸系統的其余部分。高濃度粉塵不僅對雞的采食、增重和生產性能產生影響,還使機體的免疫力降低,患上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嚴重影響畜禽生產效益。粉塵還會對工作人員的健康產生一定程度的危害,有研究發現, 粉塵會引起呼吸困難、哮喘、粉塵中毒綜合癥和支氣管炎,嚴重的情況會導致肺功能衰竭。何玉書等研究證實晝夜變化粉塵濃度的差異很大。秋季日間粉塵平均濃度為23. 4毫克/立方米, 夜間粉塵平均濃度4. 64毫克/立方米。夏季無論晝夜粉塵濃度都不高。最高濃度僅為2. 6毫克/立方米。在日間, 粉塵的平均濃度為1.83毫克/立方米,夜間粉塵平均濃度0. 61毫克/立方米。
6.小結
環境因子對蛋雞的健康養殖來說至關重要。要想做好養雞業,提高經濟效益,就必須全面掌握各環境因子對蛋雞的影響及其的臨界范圍。現代化、規模化雞場必須要要做好蛋雞場的自動控制和智能控制工作,只有了解原理及生產實際才能設置準確的參數,實現畜禽舍環境的精準控制,為雞只創造一個空氣新鮮、溫度和濕度適宜、干凈舒適的環境條件,減少發病率,提高飼料轉化率和產蛋率,最大限度地發揮蛋雞的生產性能,增加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實現生態化養殖模式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