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腸道不僅是消化器官,而且是一個重要的免疫器官。腸道是豬體最大的器官系統,將其小腸的粘膜皺褶、絨毛及微絨毛加在一起,其表面積可達幾百平方米,相當于二個網球場的大小。它是由能量代謝較高的活性物質所組成,它還是大腦以外最為復雜的神經系統,又稱之為第二大腦,或者叫腹腦。為此在目前我國養豬生產中如何維護好豬的胃腸道健康?
一、目前養豬生產中影響豬胃腸道健康的飼料因素
1.中毒因素:有的豬場長期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飲用污染的水源,造成豬只發生霉玉米毒素中毒;或誤食污染有農藥、殺蟲藥、滅鼠藥及化學藥物的食源引發中毒。中毒發生后,豬腸道粘膜免疫系統與胃腸道的消化吸收機能均受到破壞,傷害豬腸道的健康,嚴重者造成死亡。
2.營養因素:給豬飼喂的飼料中營養不全,不均衡,質量低劣,造成機體營養缺乏,會直接影響到腸粘膜免疫系統的功能和胃腸道的健康。比如飼料中缺乏各種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等,可引發胃腸道機能紊亂,進而影響到整個豬體的健康。缺乏VB,豬只表現厭食、消化不良、腹瀉等;缺乏VD、鈣與磷比例失調,可引發佝僂病、胃腸道機能下降,消化不良、食欲減退、發育停滯;缺乏VE與硒,可引發豬只消化道機能紊亂、食欲不振、嘔吐、腹瀉、便血以及營養應激等;缺鐵可引發仔豬營養性貧血、食欲減退、周期性下痢與便秘;缺鋅可引發豬只厭食、胃腸道機能紊亂,生長發育遲緩等。由此可見,營養缺乏與許多營養代謝病的發生,對豬只胃腸道的健康都會造成危害。
二、飼料營養與豬群腸道健康
1.能量的攝入與小腸形態學:小腸是豬的內、外環境之間的界面,其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飼料,而且提供一個物理性和免疫學性的屏障以阻擋微生物和變應性大分予。腸腔中存在的食物,更確切地說是腸道中的營養物流,是胃腸道增生最強有力的刺激物之一;小腸腔中缺乏營養物,就像斷奶后所發生的那樣,將對細胞分化牢和細胞轉化率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說,“腸腔營養”在維持腸粘膜結構及功能的完整性方而起著一個重要的作用。
2. 氨基酸與腸道發育:腸道黏膜條件必需氨基酸的代謝,在調節腸形態和功能完整性起著重要作用。每天食入的谷氨酸、Gin、天冬氨酸和血液Gin進入腸黏膜后,成為小腸能量的主要來源,為小腸養分的主動轉運和蛋白質周轉提供足夠的ATP.例如谷氨酸是合成谷胱甘肽的前體物,谷胱甘肽是保護腸黏膜免受毒素入侵和氧化損傷的關鍵組分。
三、如何維護豬群腸道健康
1.喂給豬群優質的全價飼料:要想養好豬,獲得好的經濟效益,首先要改變思想理念,在養字上做好文章,給豬只飼喂全價優質的飼料。豬的飼料一定要營養全價,科學搭配,盡可能使用低氮日糧和氨基酸平衡日糧,保證有足夠的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各種必需的維生素,確保豬只各個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這些物質是保障豬只生命活動、免疫力與抗病力的基礎與根本,也是維護豬胃腸道健康的必要條件。
2.嚴禁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易引發各種毒素及化學藥物中毒,損害腸道粘膜免疫系統的功能,破壞胃腸道的機能,導致腹瀉、胃腸炎的發生,中毒嚴重者死亡。只有飼喂安全、綠色、營養的環保飼料,才能保障豬只的健康和生產性能。如果飼料質量低劣,造成機體營養不良,則會威脅腸道免疫屏障,降低粘膜免疫系統的功能,易誘發各種感染的發生。
3.在飼料中添加丁酸類產品:現代化、規模化的養豬生產,飼養密度過大,生長速度過快,豬群往往處于高度的應激狀態,導致腸道菌群失調,使有害微生物過度繁殖抑制有益微生物的生長,給豬只帶來生長發育,生產性能與疾病的發生等諸多問題。如果在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飼喂豬只,不僅能提高豬只對飼料的利用率和對營養成分的吸收率,促生長,提前出欄;而且能抑制腸道有害微生物繁殖,保持胃腸道菌群平衡,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力,提高抗病力,并能減少各種有害氣體的排出量,改善飼養生態環境,維護胃腸道的健康。
四、小結豬胃腸道的健康,不僅能為動物機體正常生理機能、生長、發育與繁殖提供豐富的各種營養物質,而且可以提供堅強的免疫保護。動物的胃腸道非特異性和特異性粘膜屏障系統可以限制完整的蛋白質抗原的侵入,減少對食物抗原的免疫反應。任何影響胃腸道粘膜功能失調的各種因素均可增加胃腸道粘膜通透性,致使粘膜不能充分發揮其免疫監視功能,導致食物中的大分子抗原被機體吸收而引發各種胃腸道疾病的發生。因此維護好胃腸道的健康,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現實問題。在養豬生產中必須高度重視,不要隨意的破壞豬體胃腸道內微生態環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