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急性病例呈敗血癥變化;慢性病例主要在大腸,特別是在回盲口附近發生紐扣狀潰瘍。因此,該病又叫“爛腸瘟”。不分年齡、性別、體重大小,也不分季節,一旦豬群中一頭發病,會很快在.全群中流行,死亡率較高。病的潛伏期平均為7天。病豬主要表現體溫升高到41℃以上,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不食,眼發紅有眼哆,拱背,打冷戰,走路打晃,常喜鉆草堆。病初糞便干燥,后期拉稀。公豬包皮積尿,皮膚出現大小不一的紫色或紅色出血點,指壓不退色。嚴重時出血點遍及全身,常有咳嗽。有的出現神經癥狀,打轉轉,或突然倒地、痙攣,甚至死亡。
剖檢皮膚有點狀出血,喉頭、腎臟、膀朧均有針尖狀與小米粒般大出血點(指壓不退色),脾臟有出血性梗死,回盲瓣有紐扣狀潰瘍。
〔防治措施〕
目前,對于該病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靠平時的
預防。
(”定期預防注射,每年春秋兩季,除對成年豬普遍進行一次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外,對斷奶仔豬及新購進的豬都要及時防疫注射。將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按瓶簽說明加生理鹽水稀釋,大小豬一律肌肉注射I毫升,注射后4天即可產生免疫力。
(2)豬瘟常發疫區,仔豬出生后25-30日齡注射一次,55-60日齡仔豬斷奶后再注射一次,保護率可達100%0
(3)給懷孕母豬注射疫苗,能增強母子抵抗豬瘟病毒的能
力。一般于母豬分娩前一個半月進行一次預防注射.
(4)緊急免疫接種,在已發生疫情的豬群中,做緊急預防注射,能起到控制疫情和防止疫情擴大蔓延的作用,注射時可先周圍無病區和無病豬舍的豬開始,后注射同群豬,病豬一般不注射。為加強免疫力,注射時可適當增加劑量。
(5)加強飼養管理,定期進行豬圈消毒,提高豬群整體抗病力,杜絕從疫區購豬。新購人的豬應隔離觀察30天,證實無病,并注射豬瘟疫苗后方可混群。
(6)在豬瘟流行期間,飼養用具每隔3-r5天消毒一次。病豬消毒后,徹底消除糞便、污物,鏟除表土,墊上新土,豬糞應堆積發酵。在病豬初期,可試用抗豬瘟血清給豬注射,其劑量為每千克體重2-3毫升,每天注射一次,直至體溫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