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按:近年來豬丹毒在國內豬場死灰復燃,在一些地區對養豬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豬丹毒的控制和預防備受關注。國內豬場出現豬丹毒的爆發主要與長期已經不再使用疫苗和極少針對豬丹毒進行保健有關,在疾病出現以后發病豬場基本已經恢復了豬丹毒疫苗在場內的使用,但與譯文內容相同的是很多豬場在進行疫苗免疫時(含豬丹毒疫苗),由于操作不當而造成免疫失敗,從而對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希望通過對本文的閱讀能夠提高豬場操作人員在免疫中的細心程度和責任心。
發病豬場情況該豬場位于波蘭的庫亞維-波美拉尼亞省、存欄母豬670頭。產房仔豬在28日齡斷奶,產房和保育階段采取全進全出式飼養模式,因此產房和保育舍內的環境條件良好,而生長育肥階段由于沒有嚴格按照全進全出模式進行,所以其環境條件不佳。免疫方面,母豬群按程序常規注射大腸桿菌、豬丹毒和偽狂犬疫苗,仔豬群免疫圓環病毒病2型疫苗(PCV2)。
豬丹毒采用滅活疫苗,在仔豬生后9、11周齡進行免疫。保育結束后仔豬分別轉入兩個育肥舍內進行前期育肥,其中A1舍位于母豬舍和產房附近、A2舍位于母豬舍5公里處,兩棟育肥舍采用的飼料、管理方式和衛生防疫程序相同,不同之處在于飼養員和水源。疾病情況2011年11月底12初,A2舍發現有部分豬發病,表現為皮膚上有典型的菱形疹塊(鉆石樣皮膚病變)(見圖1),并由部分死亡。大約2個月后,與發病豬同舍的仔豬進入后期育肥舍,死亡率上升至4-5%。在此期間,A1舍沒有任何病例或死亡情況出現。
治療采用阿莫西林按20mg/kgbw、飲水使用、連用10天,但控制效果不好。 病理解剖與實驗室檢驗將來自不同圈內的4頭發病豬解剖,所有病豬的主要臨床癥狀為脾臟腫大(見圖2),其中2頭皮下組織血管充血、1頭皮膚呈菱形疹塊病變。 取發病豬的肺臟、脾臟、皮下組織和腎臟,用馬瓊脂固定,送實驗室用生化和PCR方法進行檢測。從A2舍的不同圈中分別取10頭仔豬的血液樣品、共20頭,從A1舍中取10頭仔豬的血液,用ELISA試劑盒檢測豬丹毒的抗體。采血時,舍內飼養員均稱所有豬已經第二次注射豬丹毒疫苗有14天時間。同時,A2舍按獸醫要求對10頭豬緊急免疫了豬丹毒疫苗、并用耳標標記,每隔一定時間也進行采血測定其抗體水平的變化。實驗室檢測結果細菌學檢測顯示只有丹毒絲菌在培養基上生長。抗體檢測結果顯示,按獸醫要求進行疫苗免疫并標記耳標的豬在免疫前的水平為0.157、首免后2周為0.862、二免后2周為1.025。這些結果作為對照與豬場工作人員免疫的豬進行對比。結果顯示,A2舍中工作人員聲明已經進行豬丹毒2免后14天的發病豬抗體水平分別為0.149和0.155,沒有發病的A1舍豬為0.385。具體數據見下表和圖。
結論抗體檢測結果清楚的顯示,雖然飼養人員聲稱已經進行了豬丹毒的二次免疫,但發病豬的抗體水平與未免疫豬的相當,而對照組根據獸醫建議進行免疫后的抗體水平變化明顯符合免疫后的抗體反應。根據上述結果,獸醫對造成疫苗免疫失敗的原因進行了分析,通過這種分析可以確保以后不再出現這種情況。他們發現注射方法不當或僅對部分仔豬進行了免疫是造成這次發病的主要原因,如A棟仔豬的抗體變化顯示部分仔豬的抗體不合格。生產中,我們應該注意即使是疫苗質量非常好,如果注射方法錯誤或疫苗稀釋等沒有嚴格按說明操作,則意味著注射的劑量達不到要求,因此會造成疫苗的免疫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