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禽的接觸性傳染病,雞和火雞最容易感染,鴿和其他鳥類也可感染。該病多發于夏季、秋季和暖冬季節,擁擠、通風不良、潮濕、維生素缺乏和飼養管理不良,可促進本病發生并加重病情。如有葡萄球菌病、傳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等并發感染,可造成雞群大批死亡。其病理特征為皮膚發生痘疹或在口咽部黏膜出現固膜性炎,病雞呼吸、吞咽困難,發出“嘎嘎”聲。
一、病原及致病機理
禽痘病毒是禽痘病毒屬的成員,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動物病毒中最大的一種。禽痘病毒在自然條件下只感染禽類并在禽類細胞中產生感染性病毒粒子,而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僅能引發流產性感染。禽痘病毒由于其基因組結構龐大,能容納較大的外源基因而不喪失其感染性,而且被表達的外源蛋白在感染細胞中能忠實地進行修飾(如糖基化、羧基化等),外源基因的表達產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誘導機體產生持續時間較長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等多方面的優點,故現已被廣泛應用于表達載體的研究。禽痘病毒通常隨脫落、碎散的痘痂而散布,也可經蚊或體表寄生蟲而傳播。與病雞接觸后可經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感染病毒。
二、病理變化
臨床上根據雞痘的病變部位不同分為皮膚型、黏膜型、混合型和內臟型。
1.皮膚型 特征是雞體皮膚表面的無毛或少毛部位,如喙角、肉垂、冠、眼皮、翅膀內側及泄殖腔等處,形成小米粒至黃豆粒大的痘疹(附圖24-1-7)。初期呈灰白色稍隆起的小結節(丘疹),以后逐漸增大,有些相互融合,形成表面粗糙、暗褐色的結節,繼而壞死結痂,痂皮脫落后局部皮膚出現疤痕。鏡檢,表皮細胞明顯增生、角化,棘細胞層可見細胞水泡變性、腫大,細胞漿內可見嗜酸性包涵體,又稱Bollinger氏小體(博林格爾氏小體)。以后有些水泡變性的細胞發生崩解、融合,局部形成小水皰,有些發生壞死;真皮血管充血,其周圍有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和異嗜性粒細胞浸潤。痘疹發生壞死后,其周圍形成分界性炎,壞死物可腐離,局部缺損經組織再生而修復。
2.黏膜型 又稱“白喉型”禽痘,是發生在口腔、咽喉等處黏膜表面的固膜性炎。初期在黏膜面形成稍隆起的灰白色或灰黃色小結節,以后逐漸增大并相互融合、壞死,形成一層不易剝離的灰黃色假膜。鏡檢病變與皮膚型痘疹相似,初期為黏膜上皮的增生和水泡變性,上皮細胞胞漿內可見包涵體,并有小水泡形成;以后病變部常因繼發感染而有明顯的炎性反應和凝固性壞死,炎性滲出物和壞死組織融合形成一層黃白色干酪樣假膜,強行剝離假膜則露出出血性潰瘍面。嚴重時在喉頭形成的沉積物塊堵塞喉嚨,俗稱“封喉”。病變嚴重的可蔓延到嗉囊、食管、氣管和眶下竇。
3.混合型 兼有皮膚型、黏膜型禽痘的病理變化。
4.內臟型 主要表現為整個胃腸道都有出血點、潰瘍灶,黏膜呈痘斑水皰樣腫等病理變化。腺胃乳頭出血、凹陷、潰瘍;十二指腸、小腸黏膜有點狀出血和潰瘍灶;直腸黏膜的水皰樣腫、出血和潰瘍病變最為常見和典型。初期在腸黏膜的表面出現水皰樣的點狀腫,充血紅腫,隨后出血潰瘍,愈合后留下白色疤痕。嚴重病例的內臟可見出血痘斑,個別病例氣囊表面可見出血痘斑,氣囊纖維素滲出、渾濁。腎臟內大量尿酸鹽沉積而呈“花斑腎”。有的病例全部內臟的表面均有尿酸鹽沉積。人工靜脈接種禽痘病毒后,病雞腎臟內形成與皮膚丘疹相似的粟粒大小的結節,鏡檢見腎小管上皮細胞腫脹、增生,胞漿內有Bollinger氏小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