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臍疝是由于腹腔內容物通過臍孔脫出于皮下所形成的疝。2002~005年我站共收治該病153例,其中可復性127例,采取保守治療21例,手術治療106例,治愈率分別為81.0%和94.3%;嵌閉性26例,經手術治療治愈率為88.5%,現將相關病例整理報道如下。
1 病因
(1)發生本病的根本原因是先天性臍孔閉鎖不全,腹腔內容物通過臍孔脫出于皮下,有的母豬連續3窩以上均有超過1/3仔豬患臍疝,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2)斷臍不當,仔豬自行斷臍和臍部化膿等導致臍孔破損是該病的主要原因。(3)仔豬相互吮吸臍帶,爭斗,便秘,過食,擠壓,捕捉時過度嘶叫等可誘發臍疝。
2 臨床癥狀
臍部有局限性球形腫脹物,無熱痛,內容物柔軟,擠壓或仰臥時內容物可還納腹腔,沿腹壁可在腫脹物中央摸到臍孔,飽食或掙扎等原因造成腹壓增高時腫脹物可隨之增大,病豬精神和食欲常不受影響。當內容物發生粘連、壞死或嵌閉時,病豬出現絕食、嘔吐、胃腸臌氣、體溫升高等癥狀,內容物不易還納,擠壓有堅實感。后期出現精神萎頓,心率加快,可視粘膜發紺,甚至發生休克。
3 診斷
在腹壁臍孔部出現球形腫脹物,質地柔軟,仰臥時手壓內容物能還納腹腔可確診為臍疝。內容物變硬或發生粘連不能還納即為嵌閉性或壞死性臍疝。鑒別診斷須與臍部膿腫相區別:臍部膿腫在臍部形成的腫脹很像臍疝,但其腫脹不隨腹壓增減而變化,按壓不縮小且摸不到臍孔,初期硬,有熱痛,后期頂部柔軟而基部周圍仍硬,穿刺有膿汁流出。
4 治療
4.1 保守療法 病豬禁食12小時,仰臥保定,臍部皮膚剪毛消毒,用手指還納內容物并插入疝孔內防止腸管再度脫出,在疝環周圍進行煙包縫合,抽緊縫線使臍孔閉合,打結后局部消毒。10~15天拆除縫線。
4.2 手術療法 用氯丙嗪3~4mg/kg體重靜注作全身麻醉,或用2%普魯卡因(加0.1%腎上腺素1~2ml)行局部麻醉,空腹仰臥或半仰臥保定。器械、敷料、縫線及手臂用0.1%新潔爾滅消毒,術部用碘酒消毒。(2)手術操作:在疝囊基部作一直線切口(公豬避開陰莖及包皮口),采用皺襞切開法切開疝囊,暴露疝內容物。未發生粘連的直接還納;粘連的可用手指或剪刀分離后還納;腸管發生嵌閉的用鈍尖剪擴大疝環解除嵌頓;腸管壞死的應切除壞死腸管,剔除壞死組織,吻合腸管。最后縫合疝環和皮膚。(3)手術后病豬應飼養在清潔干燥圈舍內,喂給易消化的流質飼料,不能過飽,限制劇烈運動,對體質衰弱或施腸吻合術的注意糾正電解質平衡和防制腹腔感染,術后7~10天拆除皮膚縫線。
5 體會
5.1 該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斷臍不當。正確的斷臍方法是輕扶臍帶,將臍帶內血液擠向仔豬后固定臍帶近端,在距腹壁6~7cm處剪斷并涂上碘酊,同時搞好圈舍衛生。
5.2 在一窩仔豬中有數頭發病時,要考慮是否與遺傳有關,再配種時應更換種豬。
5.3 良好的麻醉是順利施行手術的保證。臨床上多采用2%普魯卡因作局部麻醉,操作方便。采用復方氯丙嗪靜注效果確實,但靜注速度宜慢,吸收后抑制體溫中樞,故術后注意保暖,體質衰弱者慎用。
5.4 筆者用保守療法對仔豬進行治療40日齡以下、臍疝較小的18例,16例痊愈;50~70日齡仔豬5例,僅1例痊愈。通過治療效果觀察,保守療法對患可復性臍疝的幼齡仔豬療效顯著。
5.5 疝囊的基部與疝內容物粘連機率小,此處做一小切口后用手指引導或皺襞切開疝囊,可防止誤傷腸管。小仔豬手術時術部只需做"一"字型切口即可,因其生長快,皮膚富有彈性,即便疝囊較大,也因皮膚自身彈力而縮小,不必再做多余皮膚修剪。小公豬手術時,部位盡量距包皮遠一些,避免造成包皮憩室炎。
5.6 分離腸管與囊壁粘連時,先把腸管牽向一側使粘連部位緊張,然后用鈍尖剪緊貼囊壁進行。腸管之間陳舊性粘連只要影響不大,以不分離為好。在分離的腸管上涂煮沸過的菜油可防止腹腔臟器粘連。手術過程中要注意:疝囊和腹膜易發生膿腫,應仔細摘除,盡量避免造成膿腫破裂。
5.7 疝環處理是手術成敗的關鍵。筆者對疤痕組織采用搔刮法或切除法。搔刮法對疤痕組織破壞不徹底且不易施行;切除法對疤痕組織破壞徹底,疝的復發率低。疝環小可直接作煙包縫合,較大時用雙層間斷水平紐扣狀縫合,打結之前應檢查是否縫住或夾持腸管。
5.8 筆者采用皮內縫合皮膚對手術恢復很有幫助,術后不需拆除皮膚縫線,但這需要熟練的縫合技術,在縫合過程中一定要避免縫到腸管。
1 病因
(1)發生本病的根本原因是先天性臍孔閉鎖不全,腹腔內容物通過臍孔脫出于皮下,有的母豬連續3窩以上均有超過1/3仔豬患臍疝,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2)斷臍不當,仔豬自行斷臍和臍部化膿等導致臍孔破損是該病的主要原因。(3)仔豬相互吮吸臍帶,爭斗,便秘,過食,擠壓,捕捉時過度嘶叫等可誘發臍疝。
2 臨床癥狀
臍部有局限性球形腫脹物,無熱痛,內容物柔軟,擠壓或仰臥時內容物可還納腹腔,沿腹壁可在腫脹物中央摸到臍孔,飽食或掙扎等原因造成腹壓增高時腫脹物可隨之增大,病豬精神和食欲常不受影響。當內容物發生粘連、壞死或嵌閉時,病豬出現絕食、嘔吐、胃腸臌氣、體溫升高等癥狀,內容物不易還納,擠壓有堅實感。后期出現精神萎頓,心率加快,可視粘膜發紺,甚至發生休克。
3 診斷
在腹壁臍孔部出現球形腫脹物,質地柔軟,仰臥時手壓內容物能還納腹腔可確診為臍疝。內容物變硬或發生粘連不能還納即為嵌閉性或壞死性臍疝。鑒別診斷須與臍部膿腫相區別:臍部膿腫在臍部形成的腫脹很像臍疝,但其腫脹不隨腹壓增減而變化,按壓不縮小且摸不到臍孔,初期硬,有熱痛,后期頂部柔軟而基部周圍仍硬,穿刺有膿汁流出。
4 治療
4.1 保守療法 病豬禁食12小時,仰臥保定,臍部皮膚剪毛消毒,用手指還納內容物并插入疝孔內防止腸管再度脫出,在疝環周圍進行煙包縫合,抽緊縫線使臍孔閉合,打結后局部消毒。10~15天拆除縫線。
4.2 手術療法 用氯丙嗪3~4mg/kg體重靜注作全身麻醉,或用2%普魯卡因(加0.1%腎上腺素1~2ml)行局部麻醉,空腹仰臥或半仰臥保定。器械、敷料、縫線及手臂用0.1%新潔爾滅消毒,術部用碘酒消毒。(2)手術操作:在疝囊基部作一直線切口(公豬避開陰莖及包皮口),采用皺襞切開法切開疝囊,暴露疝內容物。未發生粘連的直接還納;粘連的可用手指或剪刀分離后還納;腸管發生嵌閉的用鈍尖剪擴大疝環解除嵌頓;腸管壞死的應切除壞死腸管,剔除壞死組織,吻合腸管。最后縫合疝環和皮膚。(3)手術后病豬應飼養在清潔干燥圈舍內,喂給易消化的流質飼料,不能過飽,限制劇烈運動,對體質衰弱或施腸吻合術的注意糾正電解質平衡和防制腹腔感染,術后7~10天拆除皮膚縫線。
5 體會
5.1 該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斷臍不當。正確的斷臍方法是輕扶臍帶,將臍帶內血液擠向仔豬后固定臍帶近端,在距腹壁6~7cm處剪斷并涂上碘酊,同時搞好圈舍衛生。
5.2 在一窩仔豬中有數頭發病時,要考慮是否與遺傳有關,再配種時應更換種豬。
5.3 良好的麻醉是順利施行手術的保證。臨床上多采用2%普魯卡因作局部麻醉,操作方便。采用復方氯丙嗪靜注效果確實,但靜注速度宜慢,吸收后抑制體溫中樞,故術后注意保暖,體質衰弱者慎用。
5.4 筆者用保守療法對仔豬進行治療40日齡以下、臍疝較小的18例,16例痊愈;50~70日齡仔豬5例,僅1例痊愈。通過治療效果觀察,保守療法對患可復性臍疝的幼齡仔豬療效顯著。
5.5 疝囊的基部與疝內容物粘連機率小,此處做一小切口后用手指引導或皺襞切開疝囊,可防止誤傷腸管。小仔豬手術時術部只需做"一"字型切口即可,因其生長快,皮膚富有彈性,即便疝囊較大,也因皮膚自身彈力而縮小,不必再做多余皮膚修剪。小公豬手術時,部位盡量距包皮遠一些,避免造成包皮憩室炎。
5.6 分離腸管與囊壁粘連時,先把腸管牽向一側使粘連部位緊張,然后用鈍尖剪緊貼囊壁進行。腸管之間陳舊性粘連只要影響不大,以不分離為好。在分離的腸管上涂煮沸過的菜油可防止腹腔臟器粘連。手術過程中要注意:疝囊和腹膜易發生膿腫,應仔細摘除,盡量避免造成膿腫破裂。
5.7 疝環處理是手術成敗的關鍵。筆者對疤痕組織采用搔刮法或切除法。搔刮法對疤痕組織破壞不徹底且不易施行;切除法對疤痕組織破壞徹底,疝的復發率低。疝環小可直接作煙包縫合,較大時用雙層間斷水平紐扣狀縫合,打結之前應檢查是否縫住或夾持腸管。
5.8 筆者采用皮內縫合皮膚對手術恢復很有幫助,術后不需拆除皮膚縫線,但這需要熟練的縫合技術,在縫合過程中一定要避免縫到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