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生豬養殖業者反映產房仔豬越來越難養,母豬缺奶或無乳、失重嚴重、子宮炎、斷奶后不發情、屢配不孕、仔豬腹瀉頻繁發生等,深深的困擾著許多豬場。 究其原因,主要因為硬件設施配備、飼養管理、營養控制、疫病防制等環節的工作出現了紕漏。究竟應該采取什么方式方法去確保產房母、仔健康呢?我們認為應該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掌握分娩母豬與哺乳仔豬的主要生理特點
1、分娩母豬生理特點 (1)母豬對熱應激更為敏感 母豬皮下脂肪層較厚,無汗腺,當舍內溫度超過30℃時會出現明顯的熱應激,其最適宜溫度為18-20℃。 密蘇里大學的研究發現,對150-230日齡的后備母豬用33.3℃環境溫度進行持續的熱刺激,會引起80%的后備母豬不發情,但對發情母豬的排卵數影響不明顯。泰國有學者對處于發情期的后備母豬進行熱應激處理, 在35℃環境下連續10小時,結果造成42.9%的母豬第二個情期異常。 上述試驗與該研究證明,溫度對母豬繁殖效率特別是發情有較大影響,為母豬提供適宜的環境對提高母豬的繁殖力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母豬泌乳規律 除了關注母乳量的分泌規律外,更重要的是關注初乳的重要性及其分泌規律。母豬血液中的抗體不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因此,仔豬出生后體內抗體幾乎為零,為免疫“處女”狀態。而初乳中含有大量從母豬血液中移行來的抗體,此抗體即母源抗體雖是高分子蛋白質,但其大部分能以原樣形式通過腸壁進入到仔豬血液中,起到全身被動免疫作用而保護仔豬。然而,母源抗體這種原樣吸收的時間十分有限,并隨著仔豬出生時間的延長而迅速減弱,一般于生后的幾十小時內終止,這一終止現象叫關門。 因此,必須緊扣這一初乳原樣吸收的規律,讓出生的仔豬吃好吃足初乳,要求仔豬出生后12小時內能吃3-4次乳。 (3)分娩帶來高度應激,生產上許多母豬淘汰、繁殖性能下降與分娩后感染疫病有很大關聯 母豬由妊娠向哺乳的是個很大的轉變,母豬體內激素代謝的變化和激素分泌的消長也是一個極大的應激。分娩應激使母豬的抵抗力下降,感染幾率增加,常常會出現子宮炎、乳房炎和無乳綜合癥等。
2、哺乳仔豬主要生理特點 (1)缺乏先天性免疫力 母豬血液中的抗體不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故仔豬無先天免疫力,抵抗力差,容易得病。仔豬在28日齡前完全依靠從初乳中得到的母原抗體獲得被動免疫力,仔豬生后1小時要盡快吃到初乳以獲得母源抗體,增強免疫力,新生仔豬于出生48小時內初乳攝取量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其在28日齡內的生長和健康狀。 (2)生長發育快,物質代謝旺盛 仔豬初生體重小,不到成年體重的1%,但出生后生長發育速度很快。一般初生體重為1.3kg左右,10日齡時體重達出生重的2倍以上,30日齡達5-6倍,60日齡達10-13倍。因此,對仔豬必須保證各種營養物質的供應。 (3)哺乳仔豬消化器官不發達、消化腺機能不健全、胃容積小。 初生仔豬胃內僅有凝乳酶,唾液與蛋白酶很少,胃底腺不發達,不能分泌鹽酸激活胃蛋白酶,對飼料品質、形態、飼喂方法和補料時間、次數等方面要求的特殊性。 (4)體溫調節機能差,怕冷 哺乳仔豬大腦皮層發育不完善,調節體溫的機能差,且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怕冷。新生仔豬要求較高的溫度,其最適溫度為35℃,1-3日齡為30 - 32℃.4-7日齡為28-30℃,15-30日齡為28-25℃。
二、問題與現狀
1、對環境溫度的要求母仔間矛盾突出 母豬適宜溫度為15-25℃,哺乳仔豬為32—25℃,母仔間需要的環境溫度懸殊大。
2、分娩母豬產后問題繁多 母豬分娩后,產后不食、無乳綜合征、子宮內膜炎、乳房炎及其它產后疾病頻繁發生。
3、哺乳仔豬問題普遍 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腹瀉現象較為普遍,發病率、死亡率均較高,并且哺乳仔豬呼吸道問題嚴重,仔豬總體成活率逐年降低。
4、母豬繁殖性能大打折扣 母豬發情間隔時間延長、非生產性天數增加,不發情、屢配不孕、窩產仔能力下降,母豬死淘增加。 導致繁殖性能降低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則為妊娠應激,懷孕帶來的身體的變化,分娩應激加大了應激的影響;內毒素,自身代謝產物積聚帶來的干擾;外毒素,霉菌毒素的干擾;濫用抗生素,實質器官損害以及腸道有益菌失衡;管理不當,缺乏運動、飲水不足;營養不科學,缺乏粗纖維,喂料方法不當,妊娠期充分飼喂或不正確限料。其二為后管理保健措施不力。接產操作錯誤、產后護理不當、產后保健不當、藥物質量問題、分娩應激處理不當、營養不科學,母豬失重嚴重等。
三、母仔健康管理要點
1、分娩母豬 (1)供給充足營養,尤其要注重生殖營養的添加 第一,哺乳母豬必須通過攝入高營養來保證泌乳性能的發揮,否則體況嚴重下降會影響母豬斷奶后繁殖性能。Koketsu等(1996)認為在泌乳期內任意三周對母豬日糧能量進行限飼都會引起斷奶發情間隔延長,因此,對母豬必須是以不限量的方式進行充分飼養。 其二,特別關注應激時豬群對營養需要量的變化。應激狀態時,豬群對有些營養素的需要是平常的數倍,因此,依靠營養標準制定的日糧配方不能滿足應激狀態下的需要,比如許多維生素和一些限制性的氨基酸,可以再飼料中添加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的產品維立康1000克/噸。 第三,密切注意生殖營養對母豬繁殖力的影響。生產上對母豬繁殖生理健康影響較大的生殖營養主要有Bio-rhizopus (發酵多霉屬菌生物活性蛋白)、鉻、鋅、VE、β胡蘿卜素等,供給量的不足將會導致母豬繁殖率減退。 Hagen等(2000)研究指出妊娠期和泌乳期母豬日糧添加吡啶甲酸鉻使得窩產活仔數平均增加0.37頭。 資料來源: Pinelli-Saavedra,2003 第四,分娩母豬的營養策略。一方面要高度關注母豬失重問題,盡可能的減少母豬失重現象。產后7天需要讓母豬達到自由采食量,計算方法:母豬自身需要2.5公斤/頭/日,仔豬需要0.4公斤/頭/日。熱天必須增加飼喂次數,也可在飼料中添加5%豆油,提高單位內飼料的能量值。二則要注重生殖營養的添加,產后14天——產前1周,好孕萊500克/噸。 (2)積極預防和治療子宮內膜炎 事實證明,許多母豬淘汰與子宮炎癥有關。總體而言,子宮一旦感染炎癥,其治愈率并不高,因此,需要把預防與治療放在同等重要的層面上予以對待,兩者不可偏廢。 A 預防 在產仔時使用抗生素給母豬輸好“三瓶”液:?5%葡萄糖500毫升+阿莫西林6-8克+魚腥草40毫升;?替硝唑300毫升;?小蘇打200毫升。 產前、產后一周做好藥物保健。支樂靜1000克+復方阿莫西林600克+綠益態1000克/噸,連用2周;分娩當天肌注附優特樂針劑15ml/頭。 助產過的母豬沖洗子宮:宮炎清溶液4ml+水96ml或回力清1-2顆;宮注青霉素1200萬+鏈霉素400萬+生理鹽水100毫升。 B 治療 ?打開子宮頸口,這是母豬非發情狀態下治療子宮炎非常關鍵的環節,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3毫克/頭,使子宮頸口松弛,處于開放狀態。 ?間隔2小時后,注射催產素40IU,使子宮收縮,便于子宮內的炎性分泌物的排出。 ?沖洗子宮,清除子宮內炎性分泌物。用宮炎清溶液4ml+水96ml沖洗子宮。 ④子宮沖洗2-3小時后向子宮內灌注藥物。宮注青霉素1200萬+鏈霉素400萬單位+生理鹽水100毫升。 ⑤全身抗菌消炎。頭孢噻肟6克/頭,作肌肉注射,1日1次,連續3-5次。 ⑥飼料中添加復方阿莫西林1000克+板清顆粒500克/噸,連用7-10天。
2、哺乳仔豬 (1)加強保溫。采取適宜的保溫措施,給仔豬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如增設保溫箱,采用暖爐、電熱板、紅外線燈保溫、水暖供暖等。 (2)合理固定乳頭,吃好初乳。仔豬出生后2-3天內要固定乳頭,每頭仔豬固定一個乳頭,大的仔豬固定在后面乳頭,小的仔豬固定在前面乳頭。 (3)做好二針保健。在產后7、21天時,肌肉注射萬特肺靈0.5毫升、1毫升/頭; (4)過好斷奶關,防范斷奶應激。仔豬斷乳是仔豬一生中最大的“革命”性的變化,如飼養管理不當,則會造成嚴重的負增重,甚至引發其它疾病。 一要做好五過渡,即斷奶、飼料、環境溫度、飼喂次數,飼喂量逐漸過渡。 二要適時保健。鑒于斷奶時許多仔豬采食量小甚至不會吃料以及仔豬強應激狀態下容易得病的客觀實際,保育舍需要加裝獨立的飲水給藥系統。藥物添加原則為補充能量、緩解應激、預防疫病,方法為在飲水中加入葡萄糖50公斤+治嗽靜2kg+萬特肺靈1kg/噸,連續飲用5-7天。 (5)做好斷奶仔豬的當天保健。即在斷奶當天肌肉注射賽福來1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