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養豬人在養殖過程中發現,即使日常管理、疫苗免疫、藥物保健等都按規定程序進行,養殖場內仍不如預期穩定,各種疾病、混合感染等時有發生。“頑固性腹瀉、種豬繁殖障礙以及多病原混合感染是讓很多豬場頭疼的問題,即使采用全方位的防治措施,用進口疫苗和昂貴的藥物,也往往收效欠佳,或許這些都是潛藏在飼料中的霉菌毒素惹的禍。”日前,在中國豬產業鏈CEO交流平臺上,百奧明飼料添加劑(上海)有限公司王金勇博士分享了養豬生產中飼料霉菌毒素的危害、造成病理損害的機理以及防控方法等相關知識。王金勇說,霉菌毒素不僅會降低飼料的營養價值和適口性,還會通過消化道吸收進入機體,導致豬群的急、慢性中毒,并降低豬群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造成免疫抑制。而在免疫抑制的基礎上繼發的其他細菌、病毒感染往往會給豬場帶來更嚴重的損失,這也是豬場疾病越來越復雜的源頭。
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全世界每年大約有25%的糧食遭受霉菌的侵蝕,而2013年的相關調查報告中顯示,含有霉菌的糧食樣品高達99%,其中83%的樣品含有多種霉菌毒素。大宗原料玉米和小麥存在持續的霉菌毒素威脅,這將導致飼料的品質和營養價值全面降低,養豬人更需要對飼料中霉菌毒素持續性污染保持高度警惕。王金勇說:“目前發現的霉菌毒素有200多種,只有其中一小部分會給養豬生產造成明顯影響,在養豬生產中最常見的為:黃曲霉毒素、嘔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煙曲霉毒素。”他認為,近年來隨著養殖戶對霉菌毒素危害認識的加深以及霉菌吸附劑的應用,大部分飼料中的黃曲霉毒素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但一些不容易被吸附的霉菌毒素,比如嘔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則往往容易被忽視。
嘔吐毒素主要造成采食量下降、拒食、消化吸收障礙和免疫抑制,并協同玉米赤霉烯酮和煙曲霉毒素,加重繁殖障礙、肺部損傷、肝腎損傷、引起育肥豬脫肛和母豬假發情、子宮脫出等。所以,豬場中母豬與保育豬飼料應特別注意嘔吐毒素與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煙曲霉毒素以肺臟為靶器官,造成肺部損傷,繼發其他病原感染,也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王金勇建議,對美國玉米及長江以南玉米,適度抽查黃曲霉毒素即可,而嘔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則必須常抓不懈。
“2014年北京以南秋季玉米嘔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污染大幅升高,建議關注霉菌毒素變化新特點,以避免養殖遭受重大損失。玉米中煙曲霉毒素從幾年前出現在河南,逐步向河北、遼寧蔓延,2014年,吉林產地的玉米也發現了煙曲霉毒素”。王金勇鼓勵養豬人檢測飼料原料中的霉菌毒素,建議大型豬場定期檢測玉米中的嘔吐毒素與玉米赤霉烯酮,檢測麩皮中的嘔吐毒素。大型豬場檢測方法可以選用ELISA法,結果準確,成本適中;小型豬場可以2個月抽檢一次,建議選用定量試紙的方法。
關于霉菌毒素如何防治,王金勇建議首先要嚴把原料關,切斷飼料霉變源頭,其次是添加霉菌毒素處理產品。他提醒養殖戶,好的霉菌毒素處理產品除了對黃曲霉素有良好的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能有效處理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市面上常規霉菌毒素處理產品主要是吸附劑,可以很好地吸附黃曲霉毒素,但對其他毒素則效果甚微。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于2014年評估了市面上普通的脫霉劑,進行嘔吐毒素吸附試驗,結果全部在5%~20%之間,達不到預期效果,必須通過微生物降解技術進行脫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