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廣水市余店鎮關寨村原棗林學校,養殖戶湯成念的12000只土雞陸續開始出售,公雞每只2.5斤左右,母雞每只2斤左右,按市場價計算,每只雞可賣40多元,除去成本,可獲純利8萬多元。
55歲的湯成念,原是廣水采石場的一名下崗職工。三年前,為了實現再就業,他回到了家鄉余店鎮,跟人學會了養雞技術。他看準了原棗林學校這塊“風水寶地”,利用原學校的場地和周圍的山場,搞起了土雞養殖。
早春二月,當人們還沉浸在春節的氛圍中時,湯成念就開始了搭棚、購買小雞,在時間上比別人提早了一個月。早春氣溫低,加大了喂雞的難度,他就對雞舍進行技術改造,搭大棚、拉電纜線、裝電燈給雞舍加溫。“這樣做,小雞受損小,成活率高。”湯成念說。
湯成念認為,養雞是一門學問。在土雞的喂養上,他利用棗林村原學校周圍山場,讓雞在山林中散放,使雞廣采山間“野食”,雞群每天早出晚歸,在山中自由采食,既可增加綜合營養,又可減少喂養成本。除了天然放養,他還喂養小麥和玉米,使雞營養平衡,肉質好,無污染,成為“綠色食品”。
在土雞生長過程中,湯成念實施科學管理,對各類疫病早預防、早治療,向畜牧專家拜師學藝,學到高新管理方法和技術,使雞健康成長。由于他科學喂養、科學管理、科學預防,再加上散養,他喂養的土雞提早一個月上市,爭取了市場主動權,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經過三年的摸索,湯成念獲得了成功。看到喂養土雞賺了錢,四鄰八村的鄉親都羨慕不已,紛紛向他詢問喂養雞“訣竅”,湯成念毫不保留地向大伙道出了自己的“養雞經”,引領大家向著小康道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