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久久久久免费-久久久久毛片成人精品-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亚洲在线中文字幕2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章 » 養(yǎng)殖技術 » » 正文

博萊藥業(yè):仔豬細菌源性腹瀉的鑒別診斷及實驗室檢測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5-09-08  來源:博萊藥業(yè)  作者:江西博萊大藥廠  瀏覽次數(shù):357
核心提示:實際生產(chǎn)中,黃痢、紅痢、白痢、黑痢、仔豬副傷寒和增生性腸炎因傳播迅速、感染率高、病死率高,對仔豬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給養(yǎng)豬
 10-39-40-87-47617

實際生產(chǎn)中,黃痢、紅痢、白痢、黑痢、仔豬副傷寒和增生性腸炎因傳播迅速、感染率高、病死率高,對仔豬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給養(yǎng)豬業(yè)帶來重大經(jīng)濟損失,如何快速、準確地診斷和治療該病成為獸醫(yī)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但是,上述疫病病癥相似,極易混淆,給臨床診斷帶來很大困難。筆者根據(jù)經(jīng)驗并結合相關文獻報道,整理、匯總包括黃痢、紅痢、白痢、黑痢、仔豬副傷寒和增生性腸炎在內的6種疾病的臨床癥狀、剖檢病變和實驗室檢測方法,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指導,同時也為豬場工作人員防制該病提供參考。

  1仔豬黃痢
  1.1流行病學
  致病菌為大腸桿菌,出生3d內乳豬易感,1周齡以上仔豬、肥育豬、成年豬很少發(fā)病,一般表現(xiàn)為整窩發(fā)病,發(fā)病率為100%。
  1.2臨床癥狀
  病程迅速者在數(shù)小時內突然發(fā)病和死亡,結膜充血,甚至不表現(xiàn)腹瀉癥狀;病程稍長者主要癥狀為屙黃痢,表現(xiàn)為排灰黃色、黃白色糊狀糞便,內有氣泡,內含凝乳小片,腥臭,肛門及陰戶下角變?yōu)榉奂t色,嚴重者肛門松弛,排糞失禁,糞便順肛門流下,肛門周邊有稀便;患豬精神沉郁、脫水,眼球凹陷;皮膚干瘦、褶皺;患豬體溫正常。
  1.3剖檢病變
  主要病變是胃腸急性卡他性炎癥,以十二指腸最為嚴重,黏膜紅腫、出血,腸壁變薄、松弛,腸內有腥臭內容物(凝乳塊、黏液);腸系膜淋巴結充血腫大,切面多汁;胃黏膜潮紅、腫脹,間或有出血;心臟、肝臟、腎臟等變性,嚴重者可見出血點。
  1.4實驗室檢測方法
  取病死豬腸內容物接種麥康凱培養(yǎng)基,挑取紅色菌落進行生化檢驗,再進行大腸桿菌血清型鑒定,檢出產(chǎn)生腸毒素的大腸桿菌,結合臨床癥狀,說明仔豬患黃痢。
  2仔豬紅痢
  2.1流行病學
  致病菌為魏氏梭菌,出生7d內乳豬易感,1周齡以上仔豬很少發(fā)病,同一豬群各窩仔豬的發(fā)病率不同,最高可達100%,病死率一般為20%~70%。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2.2臨床癥狀
  典型癥狀為紅色血樣稀糞。最急性型仔豬紅痢表現(xiàn)為仔豬出生后隨即發(fā)病,突然出現(xiàn)血性腹瀉,后迅速進入瀕死狀態(tài),部分仔豬甚至無血痢而衰竭死亡;急性型和亞急性型表現(xiàn)為病豬排出帶血的紅褐色水樣稀糞,內含灰色壞死組織碎片,食欲不振、消瘦、脫水,病程一般為2d或5d~7d左右,最后衰竭死亡;慢性型表現(xiàn)為間歇性或持續(xù)性腹瀉,病程1周以上,糞便為灰黃色黏液狀,病豬消瘦、生長停滯,最終死亡或形成僵豬。
  2.3剖檢病變
  最急性型主要表現(xiàn)為病變腸段暗紅色,與正常腸段界線分明,腸腔內充滿暗紅色液體,腸黏膜及黏膜下層廣泛出血,腸系膜淋巴結為鮮紅色,腹腔有櫻桃紅色積液;急性型特征病變?yōu)閲乐匦阅c壞死,但出血不明顯,表現(xiàn)為腸壁變厚,彈性消失,色澤變黃,腸黏膜呈黃色或灰色,腸腔內含有稍帶血色的壞死組織碎片;亞急性型主要表現(xiàn)為病變腸段黏膜壞死嚴重,可形成壞死性假膜,易于剝下,在壞死腸段的漿膜下層和腸系膜淋巴結中有數(shù)量不等的小氣泡;慢性型表現(xiàn)為腸管外觀正常,但黏膜上有壞死性假膜牢固附著的壞死區(qū)。
  2.4實驗室檢測方法
  對最急性病例采取小腸內血樣或紅色腹水,加等量生理鹽水攪拌均勻后3000r/min離心30min,取上清液用細菌濾器過濾。先給第1組小鼠靜脈注射,每只0.2mL~0.5mL,再將濾液與C型產(chǎn)氣莢膜梭菌抗毒素血清混合,作用40min,給第2組小鼠注射。
  如果第1組小鼠迅速死亡而第2組小鼠不發(fā)病即可確診為本病。對急性和亞急性病例可采集壞死病變部進行細菌分離培養(yǎng)和組織學檢查。
  3仔豬白痢
  3.1流行病學
  致病菌為大腸桿菌,出生7d~30d內的仔豬易發(fā)病,發(fā)病率一般為10%~30%,死亡率為10%,春季仔豬發(fā)病率、死亡率最高,后者可達30%左右。
  3.2臨床癥狀
  腸炎及敗血癥為特征性病變。表現(xiàn)為同窩相繼發(fā)病,突然拉稀,排乳白色、灰黃色或淺黃色的黏稠糞便,腥臭;患豬精神不振,食欲降低或厭食,脫水,或有吐奶;易反復發(fā)作。
  3.3 剖檢病變
  病死仔豬脫水,消瘦,皮膚蒼白。胃黏膜充血、水腫,胃內乳汁凝固不全。結腸內容物灰白色或乳白色,漿糊狀或者油膏狀,黏附在黏膜上不易完全擦除。腸壁變薄半透明,腸黏膜充血、出血易剝脫,腸系膜淋巴結腫脹,常有繼發(fā)性肺炎病變。
  3.4 實驗室檢測方法
  常規(guī)方法鏡檢后細菌培養(yǎng)。無菌操作采集病死仔豬肝、脾、腸系膜淋巴結接種于鮮血瓊脂、麥康凱瓊脂培養(yǎng)基上,37℃恒溫培養(yǎng),24h觀察結果。血瓊脂平板上均有菌落生長,為圓形、邊緣整齊、微隆起、光滑、灰白色、不溶血的中等大小菌落;麥康凱培養(yǎng)基上為紅色菌落,取單個菌落涂片染色鏡檢,菌落形態(tài)與病料涂片中的細菌相同則證明是白痢。
  4 仔豬副傷寒
  4.1 流行病學
  致病菌為豬沙門氏菌,仔豬斷奶至4月齡易感,一般來講,發(fā)病率低于20%,死亡率可達20%~50%。分為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4.2臨床癥狀
  急性型(又稱敗血型)多發(fā)于2月齡~4月齡仔豬,發(fā)病迅猛,患豬體溫升高至41℃~42℃,精神不振,食欲廢絕,拒食,耳根、胸前、腹下、四肢內側皮膚現(xiàn)淤血紫斑,病初便秘繼而下痢,病程一般1d~4d,死亡迅速;臨床多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病癥與腸型豬瘟類似,患豬體溫升高至40.5℃~41.5℃,頑固性下痢,糞便腥臭,水樣,暗綠色、暗棕色為主,帶有黏液、血液、壞死組織或纖維素絮,癥狀時好時壞,反復發(fā)作,耳、胸和腋下皮膚發(fā)紫,病程較長,一般經(jīng)1周~3周衰竭死亡或成僵豬,部分患豬中后期皮膚現(xiàn)彌漫性痂狀濕疹。
  4.3剖檢病變
  急性型患豬全身各黏膜、漿膜均有不同程度出血斑點,胃腸黏膜可見急性卡他性炎癥;腸系膜淋巴結腫大,軟而紅;脾腫大,色暗帶藍,硬似橡皮,切面藍紅色,脾髓質不軟化;有的肝、腎也表現(xiàn)不同程度增大、充血和出血。亞急性和慢性的特征性病理變化為壞死性腸炎:盲腸、結腸腸壁增厚,黏膜上覆蓋著一層彌漫性壞死性物質和腐乳狀物質,揭開見底部紅色,邊緣不規(guī)則的潰瘍面,有時波及至回腸后段;大腸外觀呈混濁的灰白色,堅硬,折疊,切面呈現(xiàn)疊樣肥肉狀,黏膜腫脹,黏膜表面蓋有容易剝下的纖維蛋白膜;淋巴濾泡或者集合淋巴塊形成典型的銀元大的淺潰瘍,病灶融合腸段變成一根硬管;腸系膜淋巴結腫大;肝臟中可以見到粟粒性壞死灶;腎臟、脾臟、淋巴結、皮下組織、肌肉和睪丸中間或可以見到酪化病灶,類似結核病變,其區(qū)別在于不發(fā)生鈣化。
  4.4 實驗室檢測方法
  挑取盲腸黏膜上腐乳狀物質常規(guī)鏡檢后可見兩端鈍圓的桿菌,革蘭氏陰性,周身鞭毛。取病豬腸系膜淋巴結和肝臟分別接種于麥康凱瓊脂和SS瓊脂平板上,置37℃恒溫箱中培養(yǎng)24h,可見麥康凱瓊脂平板上形成無色、圓形、光滑、濕潤、微隆起半透明的灰白色菌落,菌落邊緣整齊;SS瓊脂平板上形成淡黃、圓形、光滑、濕潤的小菌落。取可疑菌落在三糖鐵斜面上劃線和底面穿刺,置37℃恒溫箱中培養(yǎng)24h,可見底層呈黃色,斜面仍為紅色,則確診為仔豬副傷寒。
  5 增生性腸炎
  5.1 流行病學
  又稱回腸炎,致病菌為胞內勞森氏菌,菌體呈小彎曲形、逗點形、S形或直線形,大小為1.25~1.75μm×0.25~0.34μm,具有波狀的3層膜作外壁,無鞭毛,無柔毛,革蘭氏染色陰性,抗酸染色陽性。各階段豬群感染率相差較大,最高可達90%,死亡率較低。分為急性型、慢性型和亞臨床型。
  5.2 臨床癥狀
  急性型增生性腸炎多發(fā)于4月齡~12月齡豬,表現(xiàn)為急性出血性貧血,面部發(fā)黑,排黑色柏油樣稀糞,后期轉為黃色稀糞或血樣糞便,突然死亡,部分豬甚至不表現(xiàn)糞便異常即發(fā)生死亡。慢性型多見,6周齡~12周齡的仔豬易感,10%~15%的豬只出現(xiàn)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食欲減退或廢絕,皮膚蒼白,遲鈍,同一豬欄內不時出現(xiàn)幾頭腹瀉的豬,糞便松軟而不成形,呈黑色、水泥樣灰色或黃色,內含未完全消化的飼料、血液或壞死組織碎片;病程短者可在發(fā)病4周~8周后恢復正常,生長速度加快,但與正常豬相比,平均增重降低6%~20%,飼料轉化率降低6%~25%,病程長者則成為僵豬而淘汰。亞臨床型表現(xiàn)為抗原陽性但豬只無癥狀,可致豬群生長速度慢和飼料轉化率低。
  5.3 剖檢病變
  以接近盲腸的回腸末端高度增生為顯著特征。小腸末端50cm和結腸的前1/3處最為嚴重,表現(xiàn)為回腸腸管外變粗,腸黏膜增厚,腸壁漿膜面呈現(xiàn)增生性花紋或分枝狀皺褶,嚴重時似腦回狀,還可見回腸潰瘍性病變,內有大量柏油樣瘀血,腸黏膜表面覆蓋有黃色灰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形成局限性回腸炎;盲腸、結腸前部的腸腫脹,管徑變粗,漿膜下和腸系膜水腫;腎臟可見腎髓質、腎孟、腎乳頭呈藍黑色;膀胱可見黏膜表面有凝血血絲和條塊狀沉渣。
  5.4 實驗室檢測方法
  免疫組織化學檢查法,檢查出小腸或結腸增生的黏膜上皮細胞內的胞內勞森氏菌,即可確診;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方法,檢測病原陽性即可確診。
  6 仔豬黑痢
  6.1 流行病學
  又稱血痢,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致病原為豬痢疾密螺旋體,長6.0μm~8.5μm,寬0.32μm~0.38μm,多為4個~6個疏螺彎曲。7日齡~12日齡仔豬多發(fā),發(fā)病率為30%~80%。
  6.2 臨床癥狀
  最急性型黑痢患豬發(fā)病突然、死亡迅速,病程12h~24h左右,往往不表現(xiàn)腹瀉癥狀。急性型最常見,表現(xiàn)為患豬發(fā)燒,體溫可達40℃~40.5℃,食欲減退,初期排出黃色或灰色的軟便,持續(xù)發(fā)生數(shù)日后,糞便中混有大量黏液、血液及纖維滲出物碎片,呈棕色、暗紅色或黑紅色,有的病豬還會發(fā)生水瀉、血便或糞便中含有紅白相間膠凍物,病豬弓背吊腹,虛弱而死或轉為慢性,病程1周~2周;亞急性型和慢性型較輕,病情時輕時重,較為反復,排出灰白色帶黏液的稀糞,混有黑色血液,糞呈黑色,含較多黏液和壞死組織碎片,部分康復豬經(jīng)一定時間還可復發(fā),生長發(fā)育受阻成為僵豬,病程在2周以上。
  6.3 剖檢病變
  以回盲口為界,主要病變局限于大腸(結腸和盲腸),最急性型和急性型仔豬紅痢特征為卡他性出血性大腸炎,表現(xiàn)為腸壁水腫,外壁覆蓋黏液、血塊及纖維素性滲出物,腸腔充滿黏液和血液;腸系膜充血、出血、腫脹;病程稍長者病變特征為壞死性大腸炎,表現(xiàn)為黏膜表面壞死,形成黃色或灰色黏液纖維蛋白假膜;淋巴結增大;小腸和小腸系膜淋巴結常不受侵害。亞急性型和慢性型病死豬表現(xiàn)為纖維素性壞死性大腸炎,在腸黏膜表面形成麩皮豆腐渣樣假膜,剝去假膜可見淺表的糜爛面。
  6.4 實驗室診斷方法
  6.4.1 鏡檢法
  棉拭子采集病豬大腸黏膜或直接采集糞便抹片,或用新鮮血便涂片,再用姬姆薩氏染色,油鏡下可觀察到數(shù)個彎曲的螺旋體病菌,即可做出確診。
  6.4.2分離鑒定
  這是目前診斷該病較為可靠的方法。直腸拭子采取大腸黏液或糞樣,加入適量pH為7.2的PBS,直接劃線于加有大觀霉素或多黏菌素等選擇性培養(yǎng)基上,而后在厭氧條件下35℃~42℃培養(yǎng)4d~6d,如觀察到無菌落的B溶血區(qū)時,可在溶血區(qū)內鉤取小塊瓊脂做劃線繼代分離培養(yǎng),并同時做抹片鏡檢,觀察菌體形態(tài)。
  實踐證明,仔豬下痢發(fā)病過程中往往引起其他疾病的繼發(fā)感染,從而使疾病的診斷、治療變得非常復雜,這也是目前養(yǎng)豬生產(chǎn)中仔豬腹瀉難以診斷和防治的根本原因所在。在養(yǎng)豬生產(chǎn)過程中,應該認真學習相似病癥疾病的鑒別診斷方法,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最大限度地挽回經(jīng)濟損失,提高養(yǎng)殖生產(chǎn)的經(jīng)濟效益。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文章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付款方式 | 免責申明 | 聯(lián)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豫ICP備1802024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闻喜县| 遵化市| 乐业县| 丰台区| 广饶县| 三都| 达日县| 宿州市| 汉川市| 陆川县| 类乌齐县| 揭西县| 望谟县| 台中县| 开原市| 鄂尔多斯市| 呼和浩特市| 顺昌县| 邯郸市| 青州市| 泌阳县| 彰化县| 社旗县| 麻阳| 互助| 陈巴尔虎旗| 泗阳县| 雷波县| 清水县| 罗源县| 克什克腾旗| 当涂县| 漾濞| 湖南省| 上杭县| 渭源县| 河曲县| 东宁县| 平原县| 岳阳市|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