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的養豬生產國家都有豬繁殖和呼吸綜合癥(Porcine reproductive 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的報道。在生產現場,其臨床癥狀變化的范圍很廣,該病在養豬行業中的重要性和經濟影響越來越大。當此病第一次爆發時,繁殖和圍產期的損失非常明顯,然后將成為以呼吸問題為主的地方流行性疾病。在其成為地方流行性疾病后,PRRS 病毒將與豬肺炎支原體以及豬流感病毒一道成為斷奶后豬呼吸疾病復合征的重要病原因素。很多因素使得預防和控制PRRS 變得困難,亞臨床感染的出現、感染豬群中病毒的持續存在、易感種豬群的不斷引進等均是生產現場的常見問題。在循環抗體存在的情況下,感染豬群會表現持續性的病毒血癥,但是對其保護性,則知之甚少。應用于阻止病毒傳播或減少病毒循環的不同生產管理方法在豬場已有應用,而有些又無效。減毒活疫苗(modified live virusvaccine,MLV vaccine)在大多數國家也被廣泛應用,但效果仍然有爭議。病毒株遺傳性和抗原性的變異會導致在預防本病時出現更大的困難。
預防
雖然PRRS 病毒感染遍及世界各地,但沒有被感染的豬群依然是存在的。在啟動預防措施之前的最重要步驟,是確定豬場的感染狀況。這可以通過不同的血清學方法來實現:間接熒光抗體(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 IFA),免疫過氧化物酶單層試驗(immunoperoxidasemonolayer assay,IPMA)被廣泛用于檢測抗體。目前,更多的診斷實驗室喜歡用商品化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有些國家,ELISA 用起來比較困難或很昂貴,而IFA 和IPMA 花費則更少。可以在接種后5-14 天后檢測感染PRRS 病毒的豬體內的抗體,而在感染后4-6 個月將檢測不到抗體。在感染的豬群中,為了確定PRRS 病毒感染,最好在育肥豬群中采集病料。從小的保育豬和成年種豬中采樣且使用當前的血清學方法往往會得到假陰性的結果。一旦感染被確定后,最重要的將是了解哪些日齡段的豬處于病毒感染的活動期,為了調查各個日齡段的豬的感染狀況,必須了解其血清學的狀態。可以從下列各個指定豬群中隨機地采樣:
? 種豬:n=30(每胎次5 個樣本)
? 新近斷奶豬(3-4 周齡):n=10
? 大一點的保育豬(8-10 周齡):n=10
? 5-6 月齡的育肥豬:n=10
? 準備進入配種群的后備小母豬:n=10
病毒被如何傳入的途徑沒有被完全弄清楚,但主要的來源還是通過感染豬。因此,將引進種豬移入到PRRS 陰性豬群時,常規的隔離和檢測就顯得非常重要。所有的后備豬必須從那些已知的且有常規的血清學監測手段的陰性豬群中獲得。此外,在購買后備豬之前,供應商和買主之間必須開誠布公地交換意見。隔離場的設施必須與豬場分開,所有被引進的豬只必須在進入隔離舍時和2-3 周后進行血清學檢查,隔離的時間至少在30 天,以便有足夠的時間來獲得實驗室的檢測結果,其他的生物安全措施也要正常實施。
控制方法
在現代化的豬場,生產系統包括相互依存的種豬群、懷孕母豬群、哺乳豬群、保育豬群、生長育肥豬群以及后備母豬群等,控制PRRS 的重要內容是準確確定那些發生地方流行性感染豬場中感染的群體。PRRS 病毒的傳播有可能限于特定豬場的某個單獨的群體(如保育豬群),在這種情況下,在種豬群內減少PRRS 病毒的擴散就可以阻止斷奶前對仔豬的感染。血清學陰性而處于慢性感染的小群體的種豬群也是存在的。因此,在地方流行性感染的豬群中會存在不同水平的病毒,這種小群體的形成會協助病毒在種豬群中不時不斷地暴露。在地方流行性感染的豬場中,已經形成了不同的控制PRRS 的模式。對于不同的豬場要選擇適宜的策略。
一般來說,可以遵循以下步驟:
1. 根據豬場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將來的計劃建立明確的目標。
2. 根據病毒在整個生產體系中進行活動性擴散的情況,確定特定的群體或日齡組。
3. 建立一個不增添未感染小母豬到繁殖豬群的生產體系。
4. 通過將種豬群穩定化來控制病毒從母豬傳播到仔豬。
5. 控制病毒在保育豬群和育肥豬群內的傳播。
為了控制斷奶豬群中的慢性的PRRS,可以采用部分淘汰和注射疫苗。部分淘汰就是策略性地調整豬群的流量,以控制隨后的PRRS 病毒在持續性感染豬群內的擴散。保育豬和育肥豬階段的病毒會通過大豬和以前的感染豬擴散,不斷傳給新近的斷奶豬、未感染的小豬。部分淘汰已經被成功用于保育豬群,數據顯示對日增重和死亡率都有非常明顯的改善。
從1994 年6 月份開始,美國就有了商品化的減毒活疫苗用于控制3-18 周齡豬的PRRS,在實施疫苗接種計劃之前,確定豬群中病毒感染的日齡段尤為重要,因為有可能發生疫苗病毒從免疫豬傳染給陰性的未免疫豬。對于一個血清學陰性的豬場,不推薦使用減毒活疫苗,因為減毒活疫苗和野毒株會重組形成潛在變異株的情況還是必須加以考慮的。
根除
不需要花很多的錢,也不需要打亂生產流程,在感染豬場根除PRRS 病毒是可能的,但需要有一個精細的計劃。進行PRRS 根除的豬場必須要有一個無PRRS 病毒的種豬來源,并與該地方流行性感染的豬場必須在地理上隔開,同時要采取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和常規的全進全出(all-in/all-out)的生產體系。根除PRRS 感染的策略已經有了具體的描述,也被證明在某些條件下是行之有效的。根據不同的生產體系,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對于獨立種豬群(母豬場)的策略可以是:
? 封閉豬場至少6 個月,而且不使用未被感染的后備豬。
? 將生產體系轉化成分胎次飼養的體系(如P1 或P2+ 母豬)。
? 檢測和剔除陽性的種母豬。
? 對全部豬群實行部分減群和擴群。
通過封閉豬場來根除
急性感染之后,如果不斷地有易感豬群進入,則病毒將會持續存在。盡管如此,PRRS 病毒會由于豬自身免疫系統的作用而從感染豬中清除,但這種清除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所以從上次感染時保持6 個月不引進易感的豬到感染豬場是必要的。這種方法被證明是有效的,而且不會打斷正常的生產流程。基本的執行方案如下:
1) 引進足夠的未感染的不同日齡的小母豬以備的4 個月后使用,也可以使用本場生產的后備母豬配種。
2) 允許引進的未感染小母豬被自然或人工感染PRRS 病毒,然后確認所有被引進的和本場生產的小母豬血清轉陽。
3) 用來自于未被感染PRRS 病毒豬場的小母豬離場配種。
4) 每月監測是否母豬的抗體滴度開始下降或變得不可測,在斷奶時也要監測母豬是否產生了血清學陰性的仔豬。
5) 在沒有發現血清學陽性的母豬或斷奶豬時,離場飼養的小母豬可以移入到分娩欄。
當沒有可靠一致的PRRS 病毒感染來源時,母豬感染將變得很棘手。將引進小母豬與自場選留的母豬和保育豬混合盡管可行,但感染得一致性并不可靠。來自那些有潛在病毒血癥豬的血清和/或組織對豬感染是成功的。使用含特定場的PRRS 病毒株的病毒血癥血清肌肉免疫注射將會提供最好的保護。盡管如此,接種用的感染病毒也必須經過檢查。在準備接種冰凍疫苗以后,要留取一小部分送往實驗室確定病毒活力,否則就要根據接種給未感染小母豬的血清陽轉情況來確定接種。根據病毒的數量,冰凍血清和/或組織可以在接種時用生理鹽水稀釋。每5 到6 頭豬接受10-1個熒光焦點單位/毫升,可以出現明顯的感染,而10 個或更少的PRRS 病毒粒子取得感染就足夠了。小母豬必須在保育階段有足夠的接觸時間,來清除和產生穩固的免疫,當然接種最理想是在具備隔離設施時進行。
胎次生產
在大多數的生產體系中,PRRS 病毒感染豬大約需要2 個月的時間。初次感染一段時間后,會導致小母豬釋放PRRS 病毒的機會減少,如果在斷奶后P2+場接受P1 母豬,P2+豬場的母豬至少在12 個月齡。如果這些母豬在保育期間感染PRRS 病毒,感染后的時間至少有10 個月。這些母豬極有可能獲得完全的免疫,PRRS 病毒也被從身體中清除。相似的情況也可以從胸膜肺炎支原體和其他病原中看到。在分胎次生產系統中,病原體P2+豬場的病毒量會急劇減少,一些病原,包括PRRS 病毒和胸膜肺炎支原體,可以從不斷引進那些具備高度免疫力且是非病原體攜帶者P1 母豬的P2+母豬場消失。
檢測和剔除
已經證明檢測剔除的方法可以成功地從商品場和種豬場消滅PRRS 病毒。為了減少生產損失,血清陽性數在種豬群中必須在15%以下。一次急性爆發以后,血清陽性母豬的比率將逐漸下降。圖-1 顯示了豬群封閉4 個月后PRRS 病毒血清陽性的變化效果,隨后4 個月引進自然感染的小母豬,最后6 個月使用未被感染的小母豬。經過14 個月后,血清陽性率降低到少于15%。因此,一次急性PRRS 的爆發后,檢測和剔除在豬場的應用至少需要1 年的時間,目前的診斷技術和費用也是必須考慮的。對于那些具有大量種豬群的豬場的有效的檢測和剔除效果尚不清楚。
圖1 畜群經過封閉一段時間后PRRS 病毒陽性率在種豬群的變化如下:
如果豬場存在下列情形可以采用減群和擴群:1)出現一種或幾種疾病的嚴重問題;2)低的生產率;3)不理想的遺傳性能或者這些問題的綜合。成功的減群方法是花錢的但是也有明顯的好處。好處包括沒有特定的疾病,良好的日增重(可以提高15%以上),減少飼料/增重比達10%以上,還有較少的醫療費用等。減群和擴群的時間流程如下所示:.
進程自家豬場別處豬場
第1 天終止妊娠進入離場點
停止配種
第30 天- 開始配種
第54 天最后一批母豬產仔
第70 天最后一批母豬斷奶
第77天清潔和消毒設備
第110 天轉入配種的小母豬和繼續配種
第144 天開始產仔
第160 天第一批豬開始斷奶
第342 天出售第一批豬
對于產仔-育肥的PRRS 病毒感染流行的豬場,消滅PRRS 病毒可以應用不同的方法,仔細評估各個豬場的感染狀況對于不同策略的選擇尤為重要。下列方法可能有用也可能沒有用:
? 穩定化母豬場和陰性斷奶豬建立陰性豬場。
? 部分(保育豬群)淘汰和內部后備母豬的使用。
? 長間隔的批量分娩,使用內部的后備母豬。
? 大量豬群的疫苗接種和單向的豬生產流程。
經過血清學分析后,估計已經在母豬場沒有感染病毒時,可以引進后備母豬。如果有離場配種點可以應用的話,陰性的后備母豬可以直接進入到種豬群/懷孕母豬群,然后并入正常的生產流程中去,或直接進入分娩豬群。這樣的選擇可以達到產仔目標,使生產損失最小化,使豬場不引種的時間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