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選擇疫苗?就像趙本山廣告上所說“不看廣告,看療效”。不管廣告打的多好,最終要回歸到真正效果上來。現實中很多豬場因為通過廣告或者業務員推廣接觸一些疫苗,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使用,這樣會產生兩種效果,效果好的繼續使用;效果不好損失加重。現在廠家太多,產品太多,到底如何去評估和判斷疫苗的好壞,成為養殖戶面臨的難題。防疫一線記者就豬場如何選擇疫苗產品這個主題采訪了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衛生(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向華博士。
以下為采訪實錄:
評估疫苗好壞不能“唯抗原論”
記者:一些豬場喜歡檢測疫苗的抗原含量,疫苗的好壞可以根據抗原的含量進行評估嗎?
向華:抗原含量不是評價疫苗好壞的決定因素。有些疫苗含量高,效果不一定好;而含量低,免疫效果不一定就差。
記者: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向華:弱毒活疫苗進入機體后會出現一個增殖的過程,這種增殖會刺激機體產生更好的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及粘膜免疫。有的疫苗在體外培養代次多,滴度高,進入機體后,對于機體不適應,增殖量少;而有些疫苗對豬體適應力較強,在體內增殖量高。
記者:也就是說以“抗原含量”評估疫苗好壞是不全面的?
向華:對。在臨床中發現一種現象,有些疫苗標注的抗原含量低,但實際上它的免疫效果很好,這就說明抗原含量并不能代表疫苗的好壞。很多豬場通過測定疫苗抗原含量來判斷疫苗好壞,就不一定準確。比如口蹄疫疫苗,它屬于滅活苗,對于滅活苗來說,以含量來做評判標準可能存在問題。因為疫苗廠家在制作滅活苗之前,會檢測半成品中病毒含量,含量達到標準才用來進行滅活疫苗的制作,再通過乳化做成成品。
記者:滅活工藝對滅活疫苗質量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向華:滅活工藝是影響滅活疫苗質量的關鍵因素。比如口蹄疫疫苗146S,滅活之后是不存在146S 的,因為病毒核酸已經被破壞了。146S是完整的病毒粒子,因為滅活之后不存在完整的病毒粒子,一般通過測定滅活后病毒蛋白含量的高低來評價,但滅活時間的長短、滅活溫度高低對疫苗質量產生影響。因為不同的滅活工藝對病毒粒子的破壞程度會有差異,有的變成碎片,有的可能保持得比較完整,但其總蛋白含量未發生改變。這就解釋了為什么不同廠家的疫苗檢測中蛋白含量相同,但其免疫效果卻不一樣。因此簡單的以抗原含量來評價疫苗的好壞,唯含量論,會對大家造成誤導。
記者:那豬場該如何選擇疫苗產品?有哪些建議?
向華:豬場選擇疫苗產品時,可做對比試驗:把不同廠家的同類疫苗,分組免疫,一定時間后進行抗體水平檢測,以抗體水平的高低來判斷疫苗的效果。
抗體水平越高,保護的時間越長,我們就把這個疫苗作為首選。因為對豬進行免疫后,包括疫苗的含量,佐劑,滅活工藝,疫苗的好壞情況全都體現在抗體水平高低上了,不管前面的工序怎么樣,最好的指標就是通過檢測抗體水平含量的高低,通過這個來評判是最簡單、方便的。而對比試驗并不復雜,比如每組免疫5頭豬,選擇4種疫苗,20頭豬就足夠了,免疫之后4周測其抗體水平的高低,抗體水平高的是最合適的,低的就不合適了。
記者:做這樣的對比實驗,對試驗豬有什么要求?
向華:最好選擇那些沒打過疫苗或者年齡比較大的仔豬,以排除母源抗體對試驗的影響。選擇這些仔豬做試驗豬,結果相對可靠。
關于藍耳病疫苗的選擇
記者:那藍耳病的疫苗也可以通過抗體水平來判斷嗎?
向華:剛才談到的這些,我們評判的是體液免疫。而藍耳病比較復雜,不同的毒株,比如說將江西株和天津株疫苗對豬進行免疫后,其產生抗體的時間不一樣,比如天津株產生的中和抗體比較早,江西株產生的中和抗體比較晚,這是天津株的優點,但是天津株產生的中和抗體比較低,江西株比較高,這是江西株的優點,所以說這兩種苗各有優缺點。對于藍耳病來說,情況更為復雜,因此對于藍耳病疫苗抗體檢測的方法來評估不太合適。至于偽狂犬,豬瘟,圓環,口蹄疫我們就可以通過這個方法來評估。
記者:藍耳病中和抗體的維持時間對豬只影響大嗎?
向華:藍耳病中和抗體維持的時間短,對于母豬影響不大,對于仔豬影響卻很大。因為仔豬通過初乳獲得母源抗體,依賴的是母源抗體的保護,細胞免疫無法進行傳遞。也就是說,母豬體液免疫的抗體高,對仔豬的保護性就好,否則反之。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同樣的疫苗有的豬場用藍耳疫苗效果很好,有的就很差,關鍵在于使用的時機。比如在母豬臨產前一個半月免疫,生產的時候,母豬抗體水平最高,對仔豬效果比較好;而有的是在配種時候注射疫苗,母豬生產階段的抗體就會很低,仔豬就無法獲得良好的母源抗體。
記者:對于防控藍耳病,是用弱毒苗還是滅活苗,也存在一定爭議,有人認為滅活苗對于防控藍耳病作用不大。您的看法是什么?
向華:滅活苗也有作用,但單用滅活苗也存在問題。因為清除血液中的藍耳病病毒依賴的是抗體,而清除組織中的病毒主要是依賴細胞免疫。組織中病毒會存在很長時間,所以說能否把機體中的病毒徹底清除需要細胞免疫,但滅活苗引起細胞免疫能力差,而弱毒苗誘導的細胞免疫強,因此結合弱毒苗和滅活苗一起使用,兩種疫苗優勢互補,防控藍耳病的效果比單一使用一種疫苗的要好。
記者:如果發病場存在幾個毒株,這種情況下怎么去選疫苗以及如何控制?
向華:這樣的情況比較復雜,像這種豬場就盡量不要去注射疫苗,因為病毒之間也存在競爭關系,最終形成一個優勢毒株,這樣的場注射疫苗作用不大,反而是加強飼養管理比較重要。很多場藍耳病控制不好是與飼養管理有關。其實豬養好了,病自然就少了。單純藍耳病引起的危害是不大的,混合感染引起的損失才大。但飼養管理做好了,混合感染的風險就會低很多。
記者:如果豬場有幾個毒株,是否培養出一個優勢毒株就能穩定藍耳病?
向華:不能說去培養一個優勢毒株。首先我們要看優勢毒株的毒力是否強,毒力很強的毒株,在豬場中占優勢也有很大風險。同理,一個豬場做馴化,也需要判斷馴化的這個毒株的毒力強不強,用強毒做馴化是不合理的。
豬場存在幾種毒株的原因,就是引種不當,或者經常變換疫苗。
記者:經典株作為優勢毒株會比較合理嗎?目前高致病性藍耳病毒株有:天津株,江西株,湖南株,廣東株,實際上哪些毒力比較強?
向華:經典株相對變異株的交叉保護性可能要差些,2006年爆發高熱病的時候用的就是經典株的疫苗,如果經典株的保護效果很好按理來說就不應該爆發疫病。江西株和湖南株HuN4-F112株的毒力相對比較強,廣東株由于是剛推出來,不好判斷,天津株毒力就相對弱一點。
記者:如果一個豬場要更換藍耳病疫苗,有哪些建議?
向華:不主張豬場隨意更換疫苗。同樣的疫苗,按正常程序去操作,有的豬場用起來效果很好,有的豬場效果很差,甚至一打就發病,往往認為是疫苗的問題,實際上可能是豬群自身出了問題,比如飼料,管理方面。
疫苗能產生作用,需要兩大基本條件:一是疫苗的質量要好,二是豬本身的健康狀態較好。只有在發生本質變化的情況下才需要變換疫苗。但是臨床癥狀很嚴重的時候反而不適合更換疫苗。因為豬在這種狀態下免疫力非常低,打各種疫苗的效果都不會好。這種時候需要加強飼養管理,把豬自身的保健做好再去處理。
養豬關鍵在于“養”,抵抗力好了,自然就不容易得病,這跟變換疫苗沒有太大關系。
關于口蹄疫疫苗的選擇
記者:對于口蹄疫,豬場能有哪些途徑了解當地流行毒株情況,是O型還是A型?
向華:目前豬場一般難以及時和全面了解當地流行毒株情況。但口蹄疫傳播速度很快。如果附近地區或者周邊省份發現A型口蹄疫正在流行,即使你的豬場目前沒有發病,但基于我國養豬業現狀,你的豬場受到的威脅也很大,風險很高。所以最好還是要注射疫苗防控。
記者:口蹄疫在廣東各區如粵東、粵西、粵北等地區的流行毒株會存在差異嗎?
向華:地區之間不存在明顯差異。粵西地區出現疫病,如果不采取措施,粵東地區也會遲早發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所以豬場趕緊打疫苗才是正確的,而且既要預防O型,也要預防A型。
記者:選擇疫苗之后,檢測抗體水平,豬場哪些誤區需要去更正?
向華:這個不能籠統而論,因為每一種疫病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對于免疫抗體的檢測可以通過ELISA試驗,這種檢測主要是定性。舉個例子,打了豬瘟疫苗,用ELISA檢測陽性率,有些豬場陽性率95%,有些豬場陽性率60%,這就能看出差異,陽性率為 60%的疫苗可能有問題或者疫苗注射的時機不對,免疫早了,另外可能的原因就是豬有問題,圓環感染或者藍耳感染,打了疫苗抗體上不來。要綜合判斷,找準原因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這些都是定性的檢測方法。
實際上豬場最需要用定量的方法進行檢測,比如說口蹄疫疫苗注射之后檢測抗體的陽性率是100%,說明是陽性的,合乎檢測標準,表明這個時間點有保護,但保護的時間長短就不知道了,也許過了1周,陽性率變成50%,,能判斷檢測時間點的陽性率,但不能判斷能保護多長時間。我們需要通過檢測得到那個時間點抗體的水平,再通過判斷什么時候能再次進行免疫,這就需要做定量的監測。
ELISA能做到半定量,但我們很多人的操作方法是不對的,國外的文獻上ELISA實驗先把血清進行梯度稀釋,梯度稀釋后,再用ELISA去檢測每個稀釋梯度,比如說稀釋到16倍,還是陽性,再稀釋到32倍就是陰性了,那判定結果是1:16,這樣去定量就能判定抗體水平的高低,而我們一些人為了節省成本用ELISA去檢測時,只用一個孔,這樣是不準確的,所以現在檢測方法存在很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