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蛋必須來自優良、健康的鳥群,挑選種蛋時,先將薄殼蛋、砂殼蛋、鋼皮蛋及過大、過小、過扁、過圓、污染面積過大的種蛋挑出。剛產出的種蛋不宜馬上入孵,要貯存24小時以上,但最好不要超過6天,保存的溫度以15℃為宜。若保存期超過6天,需要降低溫度,保存種蛋的相對適宜濕度應為70%~80%,并注意貯存室的通風。種蛋保存時,應大頭朝下,每天翻動1次。
在自然養殖條件下,鴕鳥產蛋落地后常常被泥土、糞便污染,受污染的鳥蛋經過清洗、消毒等多重處理,還是免不了受細菌感染,孵化過程中常出現中晚期蛋內雛鳥死亡,甚至出現“炸蛋”,以致整箱蛋受感染而報廢,給飼養場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經觀察發現,孵化中期受污染的鳥蛋內出現多處細菌斑點,孵化后期鳥蛋因受細菌感染,自身蛋溫升高而導致死亡。如在孵化過程中發現有些鳥蛋后期突然失重加大,解剖后雛鳥干枯死亡,便是典型的細菌感染。實驗表明,如實行“人工接蛋”,接蛋率在85%以上,孵化出雛率比過去提高20%,鴕鳥開產期應先準備好經過熏蒸消毒的塑料袋或干凈毛巾,并對開產期的鴕鳥進行觀察。一般開產鳥在前10天左右雄鳥幫助母鳥在圈內“扒窩”,母鳥常在坑邊轉圈,鼻孔發紅。鴕鳥產蛋一般在下午2~7時左右,如發現母鳥進食量減少,在圈內來回走動焦燥不安,飼養員應用消毒液洗干凈手,準備好塑料袋或毛巾,靜候在鴕鳥不易發現的地方進行觀察。
產蛋前2分鐘左右,母鳥會蹲下,口流黏液,扇動雙翅,發出震顫之聲,開始產蛋。此時飼養員要立即輕跑過去,一手拿毛巾接蛋另一只手輕提鳥的尾羽,防止尾羽玷污鳥蛋,接蛋時人要蹲下防止雄鳥對人進行攻擊。接下的蛋是干凈潮濕的,飼養員要及時送交種蛋熏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