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病學
本病只發生于雞,其它禽類一般不感染。發病季節主要在秋末至次年春末。30日齡以內的雛雞極易感染,隨日齡的增長,易感性逐漸降低。有些地方對成年產蛋雞的危害也很嚴重。該病毒主要由呼吸道排出,通過空氣飛沫傳染,還有被污染的卵、飼料、飲水、用具等均可使雞感染,天氣過冷過熱、擁擠、通風不良以及維生素、礦物質供應不足,降低雞只的抵抗力,均會使雞的易感性增強。
二、臨床癥狀
潛伏期一般3~5天,病雞看不到前期癥狀,突然出現呼吸癥狀,迅速波及全群為本病特征。病雞張口呼吸、伸頸、打噴嚏、眼流淚、咳嗽,發出一種特殊的咯咯叫聲,特別在夜間聽得更清楚。隨病情發展,全身癥狀逐漸加重,精神萎靡,縮頭閉目沉睡,翅下垂,羽毛松亂,怕冷擠堆,食欲減少。雛雞死亡率可達20%~25%以上,4月齡以上的雞死亡率很低。
如被侵害腎臟的毒株感染時,可引起腎炎、腸炎,除上述呼吸道癥狀外,常可見到急性下痢,該毒株多感染20~70日齡的幼雞。典型的病程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出現輕微呼吸道癥狀,往往不被察覺,經2~4天后癥狀幾乎消失,表面上“康復”;第二個階段是發病后5~10天,出現嚴重全身癥狀,精神沉郁,厭食,排灰白色稀糞或白色淀粉糊樣糞便,失水,腿腳干枯,此時為死亡高峰期。整個病程1 0~20天或更長,死亡率一般為12%~25‰
三、病理變化
主要病理變化是呼吸道病變,鼻腔、喉頭、氣管和支氣管呈卡他性炎癥。粘膜充血出血、腫脹、增厚,內有少量白色或黃灰色的粘液附著。肺水腫,氣囊見卡他性或纖維素性炎癥。在侵害腎臟的病毒株感染時,腎腫大、蒼白,腎小管由于尿酸鹽蓄積而擴張,使腎臟呈花斑狀。輸尿管因尿酸鹽沉積而變粗。心臟、肝臟表面有時也沉積尿酸鹽,似一層白霜。生殖腔內常帶有大量石灰膏樣尿酸鹽。產蛋雞發生傳染性支氣管炎時成熟卵泡充血、出血,在腹腔內常見有卵黃樣滲出物、卯泡血腫和菜花樣變形,為本病的特異性變化。
雛雞輸卵管萎縮變短,其中段變化最嚴重。18日齡以下的雛雞發病,輸卵管的變化是永久性的,長大后不能產蛋,俗稱“假母雞”;發病日齡大的雞,輸卵管的變化較輕,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復,長大后產蛋受一定影響;產蛋雞張嘴呼吸雞冠發紫、眼瞼輕微腫脹,產蛋下降、蛋殼質量下降、蛋清稀薄如水,產畸形蛋,剖檢卵泡正常,但輸卵管囊腫,不能產蛋。
四、綜合防治措施
各種藥物對于本病均無直接療效,但應當用氨芐青霉素、氧氟沙星、紅霉素、阿莫西林等廣譜抗菌素防治繼發感染,連用3~4天,對減輕癥狀、縮短病程、減少死亡有一定作用。腎型傳支應加用電解質類藥物如腎腫解毒藥或中藥腎炎康等以減輕腎中毒。疫苗接種是預防本病的最好方法,有支氣管H120、H52、4/91等活疫苗及腎傳支油苗,可參照說明書進行防疫。采取措施,排除病因,嚴格隔離病雞以及雞舍、用具等進行徹底消毒,飲水清潔,日糧中加喂維生素,增強雞體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