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蛋雞育雛舍環境
1、溫度 進雞前2天對育雛舍進行預溫,舍內溫度要達到32~33℃,育雛第一周溫度要控制在33~ 35℃,以后每周溫度降低2~3℃直到18~20℃為止。育雛舍溫度切忌忽高忽低,要適時降溫,并根據雛雞分布狀態來調整溫度。如雛雞擠堆,發出尖叫聲說明溫度低;雛雞遠離熱源或張嘴氣喘說明溫度過高;雛雞安靜,均勻分布說明溫度適中。
2、濕度 一般在10日齡前因舍內溫度高、干燥、雛雞的飲水量及采食量非常小,要適當地往地面灑水或用加濕器補濕,將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隨著雛雞日齡增加雞的飲水量、采食量也相應增加,相對濕度應控制在50~60%。14~60日齡是球蟲病易發病期,所以注意保持舍內干燥,防止球蟲病發生。
3、密度 合理的密度是雞群發育良好、整齊度高的重要條件。1周齡時以每平方米50~60只、2~3周齡時30~40只、4~6周齡10~14只最好,在保證密度合理的同時也要保證每只雞的料位和水位充足。否則雞只搶水、搶料、強欺弱造成雞群整齊度低,嚴重影響以后生產性能的發揮。
4、光照 開放雞舍的光照程序依育雛季節而異。春季育雛,前三天23.5小時光照,4~7天18小時光照,8天以后按當地夏至晝長時間補充光照,到夏至以后自然光照,直到18周齡以后再按產蛋期逐漸補充光照。總之,育雛育成階段光照時間應由長變短或保持恒定,絕對不能由短變長,以防過早成熟,影響蛋重和以后的產蛋量。
二、育成舍環境條件
育成雞的初期要注意做好保溫工作。雞在轉舍前,先將育成舍內溫度升高,一般要高于原舍2℃,以免小雞發生感冒。育成期舍內要保持干燥,及時清除糞便,做好舍內的通風換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