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牛帶我們走上了致富路。” 隆安縣南圩鎮鑾正村是名副其實的育肥牛專業村,全村518戶就有338戶育肥牛,全村每年出欄肥牛1000多頭,僅育肥牛一項年均純收入就達110多萬元,人均增收近3000元……帶領鑾正村的村民們走上這條致富路的正是自治區勞動模范、鑾正村黨支部書記、主任覃小松。
獨具遠見 開辟致富門路
覃小松說,鑾正村是典型的山區貧困村,人均耕地面積少,村民的經濟來源都是依靠種植黃豆、玉米、木薯等作物,并不能給村民帶來可觀的收益。
2003年初,覃小松到鎮上購買耕牛,她發現肥牛賣得很貴,但瘦牛卻很便宜,差價近千元。覃小松看到了一條致富門路,當即花2000多元買回一頭瘦牛,打算把瘦牛育肥后出售賺取差價。3個月后,覃小松利用雜草和農作物秸稈成功地將這頭瘦牛育肥,并賣出了3000多元的價格。
“我當時一直在想,對一個農民來說,養牛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如果我用心精養、大規模養,一定能致富!”初嘗瘦牛育肥商機甜頭的覃小松把想法告訴了丈夫,并且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于是夫婦兩人把家里的積蓄拿來建牛舍,備飼料,率先在村里搞起了養牛業。
2003年年底,覃小松精心挑選買回7頭瘦牛,同時買來養牛方面的光碟、書籍等有關材料,每天堅持自學養殖技術,覃小松的育肥牛事業便從此起步。之后,她育肥牛不再只是喂雜草和農作物秸稈,通過自學的養殖技術,改用自種牧草、玉米粉、農作物秸稈自配飼料喂養,并定期給牛進行疫病免疫,精心飼養。3個月后,7頭牛育肥成功,售后純收入達到8000多元,相比種黃豆的微薄收入,育1頭肥牛只需3個月左右即可獲得800元至1000元的純收入,這在貧窮的小山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促農增收 帶領群眾致富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要想在效益上有更大的突破,覃小松覺得除自己致富外還要帶領村民致富,需要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實現規模養殖規模營銷。如今,在覃小松的帶領下,村里家家戶戶都開始育肥牛,少則一兩頭,多則五六頭,還成立了鑾正村育肥牛合作社,建了幾十個牛棚,集中養殖,帶動了村民致富。
在帶領村民致富的路上,覃小松不遺余力,盡其所能。2006年初,覃小松開始發動全屯種草養牛。群眾缺乏資金,覃小松積極奔走,為村里爭取了每年50多萬元的小額貸款及25萬元的扶貧互助金貸款,鼓勵更多的村民加入到育肥牛行列中。對于養殖規模較大的農戶,她還積極聯系縣直有關單位進行扶持,并出面擔保,幫助群眾解決資金周轉難的問題。沒有投入資金之憂,全屯掀起了養牛的熱潮。
農民勞模 奔跑在致富路上
如今,鑾正村的面貌煥然一新,主要村道均進行了硬化,村民出行方便;為農作物提供灌溉需要的地頭水柜均蓄滿了水,許多村民都蓋起了新房子。成功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后,覃小松并不滿足于現狀,在不斷擴大鑾正村育肥牛產業的同時,她還積極尋找新的致富門路。
2013年,覃小松從縣扶貧辦爭取到種植茶樹菇的扶貧項目,由隆安縣金果園公司免費提供給每戶農戶1160袋的茶樹菇種子,并以每公斤6元左右的價格回收茶樹菇,此項目又為村民每年創造3000多元的人均收入。
多年來,覃小松就是這樣憑著一腔熱血和堅強的毅力尋找致富門路,帶領全村群眾走上致富之路,成為全縣新農村建設的先鋒模范。
“鑾正村育肥牛已形成一定的規模,但目前各養殖戶都是在家里養牛,既不衛生,又難以擴大養殖規模,下一步將想辦法結合當前的‘清潔鄉村’活動,向上級爭取項目建各屯的集中育肥牛區,實現人畜分離。”針對鑾正村的育肥牛產業,覃小松提出了下一步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