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利潤最薄 加工最為豐厚以生產1千克的火腿腸為例,歐洲在整個供應鏈上毛利的分布是養殖戶獲得0.4元,屠宰企業獲得1.97元,深加工企業獲得2.32元,流通和零售環節獲得2.18元,養殖環節的利潤是最薄弱的,加工環節是最豐厚的。
據荷蘭合作銀行調研,生豬產業毛利的分布情況以生產1千克的火腿腸為例,在整個供應鏈上毛利的分布是養殖戶獲得0.4元,屠宰企業獲得1.97元,深加工企業獲得2.32元,流通和零售環節獲得2.18元,養殖環節的利潤是最薄弱的,加工環節是最豐厚的。這并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在世界范圍內養殖都是最薄弱的環節,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歐美的利潤分布沒有如此不均勻,是處于相對均勻狀態。在歐洲,很多屠宰加工企業是合作社建立起來的。從丹麥皇冠的企業報表可以看出,公司每年的利潤有很大部分是要拿出來分給農戶的,以此來保障養殖戶的利潤,這樣屠宰和養殖的利潤是綁在一起的,所以養殖戶不會很冒然地對市場信號做出過度反應,也就避免了市場過度波動。從毛利率的波動情況來看,養殖環節利潤最低但是波動最大。
如何規避上游環節過度波動帶來的風險?荷蘭合作銀行對國際公司做了研究,發現有三個方面值得業界思考,第一是養殖環節不再是一家一戶的小農養殖模式,而是非常專業化的經營,一些公司以一定部分的小股權投入來鎖定生豬的供應,所以大多數國際公司不會進入養殖環節,國際上一體化公司并不多。第二是全球布局,分散風險。GBS收購了嘉吉在美國的豬肉,丹麥皇冠也在丹麥以外的地區(如波蘭、荷蘭)進行了布局,這些國際公司是進行不同地區的布局來分散風險,避免單一市場造成的影響。第三是所有的國際企業都在向下游發展,因為下游的利潤是比較高的,而且可以對沖上游所帶來的風險。把某些國際公司的供應鏈狀況(從飼料到養殖到屠宰最后到深加工)進行比較可以看到,大多數企業都有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但在上游尤其是育種和養殖這個環節,大多數企業只是部分參與。雖然說史密斯菲爾德是一體化公司,但它有50%的生豬是來源于農戶,所以它應該是半一體化公司。美國排名靠前的某大型屠宰企業參與了養殖部分,但是并沒有在育種有很強的布局,所以國際公司的供應鏈模式還是以專業化的方向發展,而且是在向下游延伸。
ABCD這四家公司在全球糧油市場都有話語權,全球動物蛋白市場是否會出現像糧油市場里的ABCD這樣的公司?對比全球所有動物蛋白公司,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后的萬洲國際世界排名第三,溫氏排名第六,新希望六和排第七,中國在世界排名里還是非常有地位。但中國的市場占世界50%,這樣來看其實就比較普通。在牛肉市場會出現像糧油市場的ABCD,因為牛肉的貿易比較頻繁,大概12%的全球牛肉產量是用來交易的,但是豬肉只有7%的總產量用來交易,而且中國的牛肉市場越來越依賴國際市場的供應,因此牛肉市場很有可能出現非常具有話語權的國際公司。但是在豬肉和禽肉市場還需要很長時間,主要因為中國是最大的市場,而中國目前市場非常分散,前三大家屠宰公司(雙匯、金鑼、雨潤)屠宰量總和不超過總屠宰量的10%,在如此分散的市場里,如果在中國市場沒有相當大的份額很難有公司可以被稱作國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