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豬性能的最大限度發揮,是提升豬場經營效益關鍵環節,可以通過強化飼養管理提高關鍵生產指標而獲取更高效益。但大多數豬場往往只關注部分生產指標,誤以為只要順利完成配種計劃,保持較高配種分娩率、胎均健仔水平,降低產房死淘,豬場就可以獲得相對較高的經濟效益。其實不然,因為忽略了影響豬場生產效率的一個關鍵因素—母豬的非生產天數(Non-productive Days, NPD),有效縮短非生產天數,對提升種豬生產潛能和降低經營成本至關重要。本文對非生產天數的來源與意義進行論述,提出縮短非生產天數的具體措施,進一步提升種豬生產性能,最大限度降低生產經營成本。
一、非生產天數提出背景
1、常規生產指標不能全面反映豬場實際生產水平
一個種豬繁殖成績總體良好、配種分娩率較高及胎均健仔較理想的豬場,總體表現出來的“單胎配均健仔” (分娩率*胎均健仔)比另外一個成績稍微低一些的豬場高,然而單頭母豬年提供上市正品數卻比另一個豬場低,究其原因,一個非常重要因素就是母豬非生產天數較多,導致母豬年產胎數偏低,單頭母豬生產成績也偏低。
以上數據說明當前配種分娩率、胎均健仔等常規關鍵指標,并不能完全反映豬場實際生產水平,即部分豬場最終取得的生產成績,與配種分娩率、胎均健仔等關鍵指標并不完全成正比。
2、常規成本指標未能明確體現非生產母豬成本
種豬耗料、存欄值和豬苗成本等常規關鍵指標,能較好的反映出一個豬場的成本控制水平。但財務報表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往往成本發生后才能體現。此外,由于基礎母豬分為生產母豬和非生產母豬,且處于一個動態變化過程,而對于非生產母豬的由來及其所占用的飼料、欄舍和人工等資源成本難以評估,所以目前生產成本的監控難以體現出成本與基礎母豬,尤其是與非生產母豬之間的內在聯系,沒有真正體現出部分非必需成本產生的具體過程。
二、非生產天數概述
1、非生產天數定義
非生產天數是指任何生產母豬和超過適配年齡的后備豬,在一年中既沒有懷孕也沒有哺乳所占的天數。另外,一些懷孕母豬發生流產或死淘,相當于有生產過程卻沒有實際生產效果,其配種至流產或死淘所占用的時間,也被視作非生產天數。非生產天數中有5-7天的斷奶至配種時間間隔是必需的,稱為必需非生產天數。而后備母豬的發情延遲、懷孕豬的流產和死亡等占用的天數是非必需的,稱為異常非生產天數。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不同豬場后備豬開配時間是不同的,因此,一般使用基礎母豬的非生產天數對豬場進行評估和對比,即從母豬配種后才開始計算非生產天數。
2、非生產天數來源
(1)母豬斷奶至配種間隔天數。此部分屬于必需非生產天數,但如產房飼養不佳致使發情不理想,或人為推遲配種,致使母豬斷奶后超過正常時間仍然沒有參配,超出的這部分時間就屬于異常非生產天數。
(2)母豬配種至返情、空懷和流產間隔天數。配種后的母豬出現少量返情、空懷無法避免,但如比例較大,則會拉長豬場非生產天數。此外如豬場對妊娠檢查工作不夠重視,致使返情、空懷檢出時間過長,會增加豬場的非生產天數。而懷孕豬發生流產,也因沒有完成生產效果,也屬于非生產天數的范疇。
(3)懷孕豬返情、空懷或流產至再次配種間隔天數。此部分主要與配種舍人員對失配豬只的處理意識有關。主要指豬場對出現返情、空懷及流產的母豬,沒有及時處理進行參配,無效飼養的這段時間。
(4)母豬從配種、斷奶至死淘間隔天數。主要為本應要淘汰的母豬,卻因為沒有及時鑒定,及時外賣,從而延長了飼養時間,增加了母豬的非生產天數。
3、非生產天數的計算
由非生產天數定義可知,非生產天數(天)=365-[(妊娠期+哺乳期)*單頭母豬年產胎數]
假設非生產天數只有必需非生產天數,即斷奶至配種6天間隔時間,按照目前21天哺乳期來計算,則可計算出理想的單頭母豬年產胎數:365/(妊娠期+哺乳期+斷奶至配種時間間隔+異常非生產天數)=365/(114+21+6+0) ≈2.59胎。根據2.59胎的理想年產胎數來算,則可推算出理想的非生產天數365-[(114+21)*2.59] ≈15.35天。而絕大多數豬場非生產天數比理想非生產天數高出30天以上,都有較大的縮減空間。
圖1 單頭母豬年提供健仔數解析圖
三、非生產天數對豬場生產及經營的影響
1、非生產天數對豬場生產潛力的影響
表1 非生產天數與單頭母豬年產胎數及提供健仔數關系
非生產天數(天) 頭均分娩胎數(胎) 理想胎均健仔(頭) 單頭母豬年提供健仔數(頭)
由表1可知,假設胎均健仔以10.59來算,如非生產天數每減少1天,則年分娩胎數可以相應增加(2.348-2.459)/15≈0.007胎,單頭母豬年提供健仔數提高(24.867-26.044)/15≈0.078頭。由此可知,非生產天數每縮短1/0.078≈12.82天,相當于單頭母豬年提供健仔數提高1頭。
另外一方面,假設母豬年產胎次以2.40胎來算,如胎均健仔每提高0.1頭,則單頭母豬年提供健仔數可提高2.40*0.1=0.24頭,即胎均健仔每提高1/0.24*0.1≈0.417頭,相當于年提供健仔數提高1頭。
綜上可知,非生產天數每減少12.82天,與豬場胎均健仔提高0.417頭所帶來的效果是一樣的,都可以使單頭母豬年提供健仔數提高1頭。故通過母豬非生產天數的控制,可以直接提高母豬的年產胎數,進而提高單頭母豬年提供健仔數,從而提高豬場的生產效率。
因此,豬場胎均健仔水平固然很重要,但其對最終豬場生產成績的影響也是有限的。母豬繁殖性能(胎均健仔)的提高,是個系統工程,所涉及技術工作較多,短期內難以實現,所以找到影響豬場生產效率主要因素——非生產天數,進行控制就顯得很有現實意義。
2、非生產天數對豬場成本控制的影響
表2 一條2萬線非生產天數增加給豬場帶來的損失(按960頭基礎母豬測算)
由表2可知,以1條飼養規模為960頭基礎母豬2萬生產線為例,可以推算出其非生產天數每增加1天給豬場帶來的額外損失。
(1)健仔數減少降低了豬場效益。根據“非生產天數每增加1天相當于單頭母豬年提供健仔數減少 0.078頭”的論斷,按目前每頭健仔220元的分娩成本來推算,非生產天數每增加1天可減少豬場的效益為960*1天*0.078頭/天*220元 /頭=16473.60元。
(2)非生產母豬增加了飼料人工等資源浪費。假設每頭母豬的采食量為2.5kg/天,飼料成本為2.7元/kg,按飼料成本為養豬成本的70%來測算,則可推算出非生產天數每增加1天,所帶來額外的飼料損失為960*1天*2.5kg/天* 2.7元/kg/70%=9257.14元。
(3)健仔數減少增加了豬苗成本分攤。假設胎均健仔按10.59來測算,1頭懷孕豬分娩一窩仔豬所需要的成本為220*10.59=2329.80元,則非生產天數每增加1天,因為單頭母豬年提供健仔數的減少,促使豬苗的分攤成本增加了960頭*[2329.80元/(10.59頭-0.078頭)-2329.80元/10.59頭]=1567.17元
以上3項的損失相加:16473.60元+9257.14元+1567.12元= 27297.87元≈2.73萬元,即1條2萬生產線非生產天數每增加1天給豬場帶來的額外損失。以此推算,1個年產10萬規模豬場若非生產天數每減少1 天,每年可以為豬場帶來2.73*5=13.65萬元的額外利潤,可見非生產天數減少為豬場帶來的利潤是相當可觀的。
四、非生產天數縮減策略和具體措施
1、細化哺乳母豬飼養管理,縮短斷奶至配種時間間隔
斷奶至配種間隔是非生產天數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非生產天數的50%比例,雖然大部分為5-7天,但也可以通過良好的飼養管理,提高斷奶發情率來縮減。實踐證明,母豬斷奶時的體況與其斷奶至發情間隔密切相關,故斷奶至配種時間間隔的縮短可以通過細化哺乳母豬飼養管理、規范產房接產操作、加強產后母豬護理、強化環境控制、保持產后7天料量逐步上升、提高高峰期料量水平和減少母豬泌乳失重等措施來實現。
2、強化待配豬飼養管理,提高受胎率
配種后的母豬每出現1頭失配,都會拉長整個豬群的非生產天數。故配種舍需加強待配豬飼養管理,細化查情工作,提高適時配種水平,才能提高受胎率,進而降低非生產天數。
3、規范妊檢工作,失配豬只及時處理盡早配種
妊娠檢查工作是目前豬場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但部分豬場只了解失配率對配種分娩率的影響較大,卻忽略失配豬只的檢出時間同樣也會對生產造成較大影響。實際上,失配率只是配種分娩率的一個過程監控數據而已,并不能真實反映1個豬場最終分娩成績的高低,因為失配率低的豬場,如妊檢滯后、失配豬只處理參配不及時,也可能會拉長非生產天數,從而造成單頭母豬年提供健仔數及生產效益不如失配率高的豬場。因此,在關注失配率的同時,還需規范妊檢工作,如空懷豬要在90天內、返情豬在40天內檢出,返情空懷比例不超過3:1等,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失配豬只的無效飼養時間。
4、淘汰豬及時鑒定外賣,減少資源浪費
理論而言,淘汰豬當天發現當天淘汰外賣是最經濟的方式,但多數豬場經營模式限定了每月只能外賣2-3 次。因此,豬場可要求生產線一旦發現有符合淘汰標準的母豬,及時挑出進行區別飼養,并每天匯報數量,以便場部及時掌握待淘母豬數量,第一時間外賣,從而減少資源浪費。斷奶豬的鑒定尤其要注重,應在產房提前鑒定好,防止淘汰母豬和斷奶豬一起進行優飼。
5、強化超期豬處理力度,減少無效飼養時間
超期豬處理要分批分情期進行飼養,細化促發情措施,對于經限飼、優飼、飼喂青綠飼料、輸死精和激素處理等系統處理,超過2個情期還沒有發情的母豬要及時淘汰,以減少無效飼養時間。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超期豬不是不發情,而是查情不夠細心沒能發現,配種舍大欄超過15平方米的豬舍更需關注到位。
6、加強異常豬護理,減少懷孕豬流產死淘
懷孕豬的異常流產及死淘不僅會直接影響配種分娩率,還會導致豬場非生產天數延長。正常情況下,如懷孕豬的流產及死淘數超過配種數的1%就屬于異常。
五、結語
非生產天數的有效控制是豬場的一筆隱性財富,是決定豬場生產成績最終優劣的殺手锏。加強非生產天數監控,有利于提高母豬年產胎次和單頭母豬年提供健仔數,只有將非生產天數降低至理想水平,就可有效提高豬場生產成績,降低生產成本,這本身就是一個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