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了解到,該所動物病原監測與分子流行病學創新團隊發現了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的自然重組毒株。研究結果日前發表在《病毒學雜志》上。
藍耳病病毒發生自然重組
進一步研究證實,該毒株是由北美一個輸入分支毒株與我國當前流行的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發生自然重組,從而引起感染豬發病。這一發現對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流行病學研究、疫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據哈獸研副研究員安同慶介紹,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容易發生遺傳變異,給該病的流行病學和防控研究帶來了很大阻礙。2006年,我國大面積暴發了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給養豬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此后10年間,該團隊對我國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的流行病學開展了持續大量的監測工作,發現了輸入性的北美毒株與本地流行株發生自然重組現象,此種情況在傳染病的流行病學上實屬罕見。
該團隊首席科學家蔡雪輝研究員表示,本研究結果對開展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流行病學監測,制定有效疫苗防控策略,從而防止和遏制輸入性的北美毒株及其重組毒株的進一步流行和擴散提供了科學與臨床指導建議。
藍耳病疫苗該怎么打?
中國農業大學楊漢春教授認為,藍耳病不同毒株之間的重組是引起藍耳病病毒變異的分子機制。
目前中國有多家疫苗廠提供多個毒株的藍耳病減毒活疫苗,豬場的藍耳病疫苗免疫存在一些亂象和誤區,如,同一個豬場使用兩種不同毒株的活疫苗,隨意更換不同毒株的活疫苗。這加大了藍耳病防控的難度。
他建議一個豬場僅使用一種活疫苗,且建議只做“一次免疫”,即不要反復免疫。豬群穩定后,應停止使用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