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雞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是養雞生產中的一個常見病和多發病,偶有非典型傳染性法氏囊病變出現,嚴重威脅著養雞業的健康發展。現將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剖檢病變以及預防治療措施介紹如下。
一.流行特點:
一般2~15周齡的雞較易感,而以3~6周齡的雞易感性最強。未做過法氏囊疫苗免疫的雞、法氏囊抗體很低的雞,或接種了強毒株的法氏囊疫苗,易患典型的法氏囊病。本病往往突然發生、傳播迅速,在雞群中發現有病雞時,全群雞幾乎已全部感染。患典型的傳染性法氏囊病死亡率明顯增高。
二.臨床癥狀
1.病雞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患病雞腹瀉,排出大米湯樣或牛奶樣的白色稀便。
2.病雞脫水,眼窩下陷、干爪,病初有些雞啄自己的尾部羽毛或泄殖腔。
三.剖檢病變
1.胸肌、腿肌有條狀、斑點狀或刷狀出血。但也要警惕非典型傳染性法氏囊病,其病變為胸肌、腿肌沒有明顯的出血斑點,但法氏囊皺褶輕度水腫并有明顯的針尖樣出血點。
2.腺胃與肌胃連接處靠近腺胃一側有出血點或有一條出血帶。
3.病初法氏囊腫脹,漿膜表面呈現黃白色膠胨樣浸潤,囊壁增厚,質硬,外形變圓,呈黃白色瓷器樣外觀,黏膜皺褶水腫有出血點或出血斑。
4.有時囊腔內有液狀無色或淺黃綠色分泌物或呈豆腐渣樣干酪樣物。
5.病情嚴重者法氏囊腫大3~5倍,外觀顏色像“紫葡萄”樣,法氏囊黏膜皺褶嚴重水腫、出血或糜爛潰瘍。可見胸肌、腿肌以及腹部肌肉嚴重出血,腹部肌肉、腿肌可呈現大片的黑色出血區。
6.腎臟不同程度的腫脹,嚴重者呈花斑狀,腎的橫切面會流出白色的尿酸鹽,嚴重者繼發痛風。輸尿管內有白色的尿酸鹽,呈粗、細不一的白線狀。
7.常繼發非典型新城疫的病變。腺胃乳頭間出血、腸道有三處淋巴濾泡隆起出血,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泄殖腔有點狀或條狀出血。
四.防制措施
1.防疫
(1)種雞:IBD的首次免疫應根據抗體測定結果來確定,一般在10~14日齡,用弱毒苗滴口。二免應在首免后兩周進行,使用中等毒力苗滴口或飲水。注意:配制的疫苗水中要加入0.2%~0.5%的脫脂奶粉或2%的鮮牛奶(煮熟去掉皮后再用)。種雞在18~20周齡和40~42周齡用滅活單苗或多價滅活苗接種,以使下一代雛雞有整齊和足夠的母源抗體抵抗早期感染。
如果1日齡雛雞母源抗體水平好,則首免一般在20~24日齡,隔2周后進行二免。
(2).商品蛋雞和商品肉雞:如果雛雞來自未接種過法氏囊滅活苗的種母雞群,10~14日齡首免,2周后二免;如果雛雞來自接種過法氏囊滅活苗的種雞群,首免在20~24日齡,2周后二免,但不再注射滅活苗。
(3).肉雞由于多在50日齡前出售,可不再進行二免;如果超過60日齡出售或處于本病高發地區則應進行二免。
活疫苗飲水免疫應注意以下幾點:
A.配制疫苗的水需不含氯及其他消毒劑。
B.配制的疫苗所用容器及飲水器不得使用金屬制品,最好使用無毒塑料制品。
C.配制的疫苗水不能受陽光和紫外線照射。
D.免疫前應適當給雞停水,夏季停水2~4小時,秋冬季節停水4~6小時。
滅活疫苗的免疫:滅活疫苗應經頸部皮下注射或胸部、腿部肌肉注射,肌肉注射需選擇肌肉豐滿處,腿部肌肉注射時應選擇腿外側,以免損傷神經和血管。
2.治療
(1)已感染典型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雞群,應緊急注射法氏囊病精制卵黃抗體(目前已獲得國家批準文號的分別是青島寶依特和洛陽普萊柯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在早期、中期的治療劑量,一般情況注射1次即可,必要時可于24小時重復注射一次。需要注意的是應在注射法氏囊抗體6~7天后再進行一次法氏囊疫苗的免疫。請慎用黑作坊私自加工的所謂“雙抗”。
(2)雞群患傳染性法氏囊病的同時往往易繼發新城疫混合感染,可在注射法氏囊精制卵黃抗體的同時,用新城疫克隆30滴鼻、點眼,間隔24小時后再使用抗菌藥物,連用4天,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