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白羽肉雞養殖密集地,出現一種以采食量降低、消化不良、生長緩慢;剖檢病變為腺胃腫脹、潰瘍;肌胃角質層糜爛;脾臟、胸腺、法氏囊萎縮為臨診特征的疾病,該病發病早,易反復,前期癥狀不明顯,后期因內臟多個器官衰竭而死亡;耐過雞呈現嚴重的生長不良,出現大量“僵雞”,雞群采食量低下,大小不均,拉飼料便等,給肉雞養殖者及放養龍頭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因為病情復雜,致病原因很多,根據臨診剖解病變,我們稱之為“肉仔雞傳染性腺、肌胃炎”。
根據大量資料及案例分析認為:本病的病原為“病毒+霉菌及其霉菌毒素”,按照混感病因及對癥治療時,治愈率可在85%以上。
一 病原
農業部青島動檢所杜元釗、吳延功等同志通過研究,在肉仔雞腺胃、肌胃炎的病例中分離到病毒主要是雞的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病毒(REV)、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腺病毒。但是通過病毒回歸實驗,只有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病毒(REV)復制出了與臨診癥狀完全相同的疾病。IBV水平傳播能力強,分離IBV可能來源于疫苗。所以我們認為“雞傳染的性腺胃炎”主要病原是禽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病毒,但冠狀病毒、呼腸孤病毒在該病的發病中起到了協同作用。
二 霉菌及其霉菌毒素可造成消化道感染
主要是煙曲霉菌、黃曲霉菌、鐮刀霉菌繁殖及產生的毒素;白色念珠菌感染。霉菌毒素:鐮刀霉菌產生的T2毒素是一種腐蝕性刺激物,它可造成腺胃、肌胃黏膜和羽毛上皮的壞死;桔霉素基本上是一種腎毒素,它能使肌胃出現裂痕;卵孢毒素、圓弧酸也能使腺胃、肌胃相連接的峽部環狀面變大、壞死,黏膜覆蓋假膜性滲出物,肌胃黏膜壞死。白色念珠菌是禽類上消化道的一種真菌感染,其特征是上消化道黏膜出現白色假膜和潰瘍,嚴重者,腺胃黏膜和肌胃內有白色干酪樣壞死物。
1 解剖病變
(1)胃腸道。腺胃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受損,胃酸的分泌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就會減少。胃酸分泌少使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菌群失調。所以,腺胃受損的雞可以表現為消化不良、過料,對其它疾病易感。肌胃病變后食物消化不良,影響營養物質在腸道的吸收,因此,雞群會表現為吸收障礙。臨診表現為:打蔫、白爪、臉發白、精神不好、生長緩慢。
(2)脾臟、胸腺、法氏囊。三者均為雞的免疫器官。因此,患腺胃炎的雞極易發生其他病毒性疾病,對疫苗的免疫應答能力降低,造成免疫失敗,對大腸桿菌等病原體易感,這也是發病后期病雞表現為“三炎”的原因。
目前腺胃炎的發生有兩個明顯的高發階段,一是新城疫的首免后8-9日齡,出現典型的細條狀糞便,大群采食較少,生長不均;二是換二號料后,雞群高度厭食,刨出顆粒較大的飼料,并異常興奮。由于病程較長,很容易繼發細菌性疾病,導致死亡率更高。如果沒有繼發病,經過1-2療程的調理后采食量能夠恢復,雞群能基本恢復正常,但雞群仍然發育遲緩,不能達到正常體重。
2 解決方案
(1)抗病毒,提升免疫
信必妥(雞脾轉移因子),對雞常見病毒病有治療作用,同時激發機體免疫系統,只雞0.5ml飲水,每日1次,連用2日。
(2)抗真菌、厭氧菌。
料中拌入制霉菌素消滅霉菌;霉毒必治吸附毒素;普力健飲水,分解體內霉菌毒素,同時保護腸道上皮細胞,維護腸道健康環境。
(3)保護胃腸道。使用魚肝油,在胃黏膜面形成保護膜;胃腸粘膜修復劑,緩解癥狀加速愈合,補充營養(納米維生素——納維新一代)。
(4)投服抗生素腺胃舒或腸舒安以防繼發感染,防止反復,一個療程5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