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第三方治理模式在各行業、各領域得到推廣,各地也開始積極探索。為解決養豬業污染問題,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引入第三方治理,通過試點推廣、循環利用、市場運作,建立起社會資本投入治理的市場機制。經過近兩年的實踐,這一地區探索了哪些新路徑,治理工作取得了哪些實效?記者日前深入延平區爐下、太平等鄉鎮進行了實地探訪。十年整治,亟須建立長效機制當地環境難以承載養殖業發展,治污投入和管理都需要專業化南平市延平區養豬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由于閩江水口電站建設,形成庫區,上游南平延平區的樟湖、太平、爐下、夏道等沿江鄉鎮大量農民失地。為穩定農民收入,延平區把發展養殖業擺上重要位置。在政府的力推下,短短幾年,延平區就成為福建省的生豬養殖基地之一。在養殖高峰時,全區超1/4的農戶從事生豬養殖及相關行業(飼料加工業),生豬存欄數達百萬頭。延平區養殖業發展的同時也給當地環境帶來了污染,特別是對流域生態影響較大。2006年,南平市政府出臺文件,嚴格規范生豬養殖業的審批,同時大力推廣建設沼氣池,控制污染源。延平區從“轉、控、拆、治”四個方面入手,推進養殖污染的綜合治理。“近幾年,我們共拆除養豬場2300多個,削減生豬存欄數近70萬頭。”延平區畜禽養殖業污染綜合整治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環保局副局長雷明鋒介紹說。然而,延平區夏道、爐下、太平等鎮的養豬場面廣而規模小,難以監管。當地仍要尋找一條污染治理長效機制,在治污設施的投入和管理方面需更專業。一位治污技術人員介紹說,養豬業污染治理資金投入是按豬場養殖規模來測算的,1頭生豬約需200元,若一個千頭規模的養豬場需投入治理資金20萬元左右。這樣的治污投入,對養殖戶來說難以承受。即使建成了治污設施,也可能由于管理不善而出現停運等情況。養治分離,第三方公司負責從小流域治理開始,復制推廣成功案例,走集約化治污道路為找到治污長效機制,延平區開始把目光投向市場,引進正大歐瑞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展試點,投資8400萬元建立25個集中治理點,對養豬廢水集中收集并固液分離,實現畜禽養殖零排放。據正大歐瑞信公司副菫事長任艷萍介紹,去年5月,公司與太平鎮政府簽約,負責南坪溪全流域水體和長萬水庫水體修復項目的實施。記者在延平區太平鎮南坪溪小流域看到,流域內所有養豬場排污口處,都連接上口徑約有20~30公分白色的管道。這些管道與總排污管連接,最終匯入畜禽養殖業污水集中處理點。任艷萍向記者介紹說,公司利用幾個月時間,在南坪溪流域就建起了17個污水集中處理點和一些河道強化治理區。通過鋪設將近30公里的管道,將沿南坪溪流域養殖場的豬糞水收集到集中處理點進行固液分離。固體通過堆肥預處理后運往有機肥廠進行深加工生產生物有機肥,液體經過三級熟化成的液肥則施放到鄰近的農田、菜地、林地、果園,有效實現了污染物資源轉化和利用。南坪溪流域試點初步成功后,南平市及時把這一做法復制推廣到其他小流域治理。去年年底,通過自行采購競爭性談判,爐下鎮政府也和正大歐瑞信簽訂了杜溪流域上游集中連片綜合治理項目合同。經過一年努力,項目己完成,己進入試運行。公司菫事長李建飛介紹說,南坪溪和杜溪流域建立的資源化利用污水集中處理點已有46處,鋪設的引流管道長達150公里。截至今年12月,項目已完成投資8000萬元,養殖污染治理成效顯著。“別小看這兩條小流域治理。”李建飛算了一筆賬,飼養一頭豬的日用水量可達20公斤以上,相當于8個成人。以這兩個小流域內50萬頭生豬飼養量計算,等于承擔了一座400萬人口城市的生活污水處理任務。“引入第三方治理,養殖業的污染治理工作得到了極大改善。過去,為監管養豬場污染,環保等部門要跑斷腿,一天下來跑不了幾家。現在只要盯緊第三方治污企業,環保部門定期到流域取水樣檢測,一發現問題,馬上就能落實解決。”延平區環境監察大隊負責人說。據環保部門監測,南平境內3條主要水系水質狀況為優,水域功能達標率為100%,Ⅰ~Ⅲ類水質比例為97%。資金不足,社會政府雙方補養殖戶按每頭豬30元繳納污染處理費,不足部分政府通過土地流轉補貼公司據了解,到今年12月底,延平區夏道鎮吳丹溪、徐洋溪流域的治理工作也將啟動,約在明年7月前可投入運行。“我們的目標是用2~3年時間完成延平區6個小流域的養殖污染治理。”李建飛說,但是,治污也需要資金的保障。據了解,當地政府積極爭取政策資金支持,獲得節能減排財政政策補助資金2800萬元。同時,對納入集中治理的養殖戶收取相應的治理費。按照正大歐瑞信公司與政府簽訂的協議,政府以購買服務的形式,將治污交給企業,項目全部建成后以每頭豬30元的標準向養殖戶收取污染處理費,其中19元作為公司處理成本,11元作為未來建設基金。記者在實地采訪中了解到,養殖戶也支持政府的治污措施。但是,這筆資金對于第三方治理企業來說,還是不夠。實際上,養殖污染治理的處理運行費用換算到每頭豬需要40元,因此,資金不足是第三方治理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何解決運行費用不足部分?李建飛說,當地通過土地流轉等形式補貼公司,即延平區政府提供給正大歐瑞信工業用地30畝,用于建設年產20萬噸生物有機肥基地;通過土地流轉租給正大歐瑞信1000畝土地,以“公司+農戶”形式,發展國家級生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和生態有機農副產品深加工基地;在各小流域流轉拋荒農地,建設生態品質農業示范基地,推進家庭光伏農場建設,解決養殖廢棄物消納、資源化利用問題,帶動現代農業發展。通過第三方治理,延平區的養殖業步入循環經濟軌道,困擾多年的治污難題終于得到了解決。南平市環保局總工程師林茂說,第三方治理著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將分散的治污工作,交由第三方負責運營,可以實現治污工作的規模化和集約化,有利于降低治理環境污染治理成本,也有利于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