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養雞產蛋率低的原因
由于散養雞的肉質鮮嫩,肉味鮮美,雞蛋營養豐富,備受消費者青睞,于是農村掀起了利用荒山、果園飼養雞的高潮,可多數養殖戶的散養雞產蛋率低,一般維持在30%~40%,為了找出其中根源,筆者對十多個散養雞場戶產蛋率低的原因進行了調查、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一、存在的問題(家禽疾病服務熱線:15O64478839,QQ1664174929)
1.品種差。90%的養殖場戶選購雞苗就地取材,到每家每戶收購雞蛋,集中孵化,或者到農村一些散養雞孵化廠直接購進雞苗,購進的雞苗品種差、雜,抗病能力差,成活率低,生產性能低。
2.飼料搭配不科學。
(1)飼喂量不足。多數養殖場戶選擇的散養地點蟲、草不多,或連續1~2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同一個地方、一個圈舍進行飼養,雖然有雞活動的地方,可已經沒有適合雞吃的蟲、草了,補喂料量也不夠,雞生長、產蛋所需的營養不足,這必然導致生產性能降低和產蛋率下降。
(2)飼料單一,搭配不合理。一方面,養殖場戶往往只在早晚給雞撒一些能量飼料(多為玉米)。另一方面,配料時不使用豆粕、魚粉、氨基酸添加劑,不在飼料中添加礦物質及維生素或添加比例不當,造成氨基酸、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缺乏。能量與蛋白飼料缺乏的表現為開產期體重不達標,體成熟與性成熟發育不協調,無產蛋高峰或高峰時間,能量高時易胖影響產蛋,微量元素缺乏時雞產蛋率下降及蛋小、產蛋間隔時間長或產軟蛋。
(3)喂料方法不當。散養雞多數不進行放牧或早上喂給雞料多,使雞養成了惰性,不喜歡到遠處尋食,導致散養雞吃不飽。另一方面,雞在產蛋前或產蛋期不喂營養全的產蛋料,雞產蛋達不到高峰,維持產蛋時間短,產蛋性能低,產蛋率低。
3.管理方面存在問題。
(1)供水不足及水質不良。水是雞體和蛋的主要成分,產蛋率越高,飲水量越大。飲水輕微不足,可使產蛋率降低2%, 缺水24小時,產蛋率下降達15%。水質不良可使產蛋率和蛋的品質下降。散養雞養殖場戶大多不在放牧地或雞舍外放充足的水槽或者只放幾個大水盆或水池,雞常進入池或盆中,使水污染嚴重,造成雞喝水不及時,而且喝的是污染的水,產蛋性能降低。
(2)各階段管理不到位。育雛期管理。第一,溫度不適。雛雞出殼后對溫度要求高,可多數養殖場戶的育雛溫度低,或忽高忽低;同時,雞舍保溫性能
極差,提供不了適宜生長發育的溫度,降低了雞的生長發育潛能和免疫力,為某些疫病的發生提供了條件。第二,密度大,雞舍衛生條件差。農戶散養雞多數無專用的育雛室,不適時分群,造成雞舍內密度大;另一方面,雞舍內不清掃、不消毒,舍內衛生臟亂差,從而引起雛雞疫病的發生。
育成雞管理。第一,育成雞合格率太低。育成期死亡較多,大小、胖瘦、體質強弱差別大,均勻度差。體重偏輕導致產蛋推遲或提前、產蛋高峰期不穩、性能低。第二,開產前體成熟與性成熟不能同步。一方面,飼料營養搭配不合理,影響體重的增加和性成熟。另一方面,光照程序不合理,影響了雞生殖系統的發育、成熟,從而極大地影響了雞的產蛋性能,降低了產蛋率。
產蛋期的管理。第一,溫度的變化。散養雞受環境的影響較大,控制不了溫度變化。當溫度小于0℃和高于30℃時,雞產蛋停產。另外,當1天之內的溫差超過8℃,會影響雞群產蛋量。
第二,光照不合理。光照是促進雞性腺發育,提高繁殖性能的必要條件。光照不合理會導致產蛋雞生理機能紊亂,影響了產蛋性能的正常發揮。第三,環境突變。風雨、外界噪音、注射疫苗、換料不當、動物進入舍內造成驚群等,均可導致產蛋率下降,并伴隨蛋品質下降。第四,產蛋箱少。雞不在產蛋箱內產蛋,也影響了雞的產量。第四,淘汰雞不及時。散養雞一個飼養周期(500~600天)就該淘汰,可有些養殖戶養3~4年,甚至更長時間也不淘汰;對不符合標準的病、弱、殘個體及低產或停產的母雞舍不得淘汰,影響了雞的產蛋量。
(3)藥物、疫苗不合理。一是濫用藥物。在養雞生產中防病、治病不規范,部分養殖場戶經常性投藥,認為常用藥的雞不得病、使用藥品愈多見效就愈快,尤其是濫用一些如磺胺類、呋喃類等藥物,或者干脆多種藥同時使用,使蛋雞的生殖系統受到損害或影響其鈣質吸收,從而引起產蛋率下降。二是防疫不當。許多養雞場戶對防疫程序及疫苗的正確使用認識不夠,易漏掉某種防疫;或使用疫苗的方法、劑量、時間不正確,造成防疫失敗。
4.疫病方面。由于飼養管理粗放,飼料營養不全,疫苗使用不當等諸多因素使雞群免疫功能降低,易引起疫病的感染,引起不同程度的產蛋率下降。
5.衛生、消毒意識差。養殖場環境臟、亂、差,消毒意識差,為疫病的傳播埋下隱患。
6.其他方面。一是購雛季節不當。由于放養雞利潤高,許多養雞戶不考慮購雛季節,雖然有時育雛的舍溫易控制,雛成活率高,但放養時間短,不能充分利用草、蟲資源,增加了飼料費用,也不能充分利用雞的產蛋季節,縮短了產蛋周期,減少了產蛋數量。
二是放養密度不合理。某些養殖戶一味追求放養,造成青飼料等嚴重不足,環境污染嚴重,雞吃不飽,生長速度減慢,體質瘦弱,增加了死亡。
三是忽視天氣預報。散養雞的放養易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雞的生長、產蛋、抗病力等都受到極大影響。
二、對策
1.選擇優良的散養雞品種。我國的地方優質散養雞品種很多,如固始雞、三黃雞、蘆花雞、華北紅羽雞等,且具有諸多優點,是散養雞的理想品種。
2.建造好的雞舍。一方面要建保溫性能好,通風好,能控制溫度變化的雞舍作為育雛室,其大小要據飼養量而定。另外,要建籠養式雞舍或棚式雞舍,使雞在夏天、冬天持續產蛋。第三,根據飼喂散養雞數量的多少搭建適宜的涼棚,供散養雞夏日避暑、風天避風、雨天防淋、休息等。
3.加強各階段的飼養管理。
(1)保證育好雛。雛進舍后的1小時內要飲到電解質水,飲完電解質水后要及時地換藥水,水中加些氟苯尼考或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目的是防止雛雞帶來大腸桿菌﹑支原體等病原菌。
(2)加強育成期的飼養管理。此期以飼喂青飼料為主,適當補給精料,補料量據雞體重大小確定,對偏重的雞減少精料喂量,相反則增加喂料量。淘汰弱小雞,盡量讓雞有 一 個 較 高 的 均 勻 度 。 做 好 雞 的 放 養 與 調教,做好各種防疫。
(3)加強產蛋期的管理。一是提供全價的營養。在產蛋期,應提供營養全面、質量高、適口性好的配合飼料,在產蛋率達5%時,開始喂蛋雞料,飼料應以精料為主,適當補飼青綠多汁飼料。
二是控制好溫度。要創造一個適宜雞產蛋的溫度,如夏天產蛋雞要放在陰涼地方,在雞舍周圍種植植物遮陽,在中午太陽輻射最強時澆注冷水,冬天做好雞舍的保溫。
三是合理光照。自然光照,時間長短不定,極大的影響著雞產蛋性能,因此必須補光,促使產蛋性能提高。一般實行早、晚兩次補光,全天光照為16小時以上,產蛋2~3個月后,將每日光照時間調整為17小時,補光的同時補料,補光固定下來后,就不要輕易改變。
四是水、料槽要充足。舍外較遠、近處都要放上水、料槽,勤換水,水要足,以保證雞喝到充足的水,吃到足夠的料。
五是合理設置產蛋箱。產蛋箱應在雞群產蛋前1個月左右設置好,每4~5只雞設1個產蛋箱。在雞群剛開產時,可在產蛋箱內先放置1~2枚雞蛋或蛋殼,幫助雞將產蛋地點固定下來,從而減少“丟蛋”。切忌雞群產蛋后再匆忙設置產蛋箱。
六是預防母雞就巢。當氣溫升高到30℃,產蛋箱內有雞蛋存在或產蛋初期飼料中蛋白質水平低時,容易誘使母雞抱窩。應減少抱窩現象的發生,或者使抱窩母雞及時醒抱。例如:將抱窩的雞抓出隔離,放在光線明亮而且通風良好的地方,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將抱窩母雞用水浸濕羽毛,放在通風的地方,喂給充足的飼料和水。夏天放牧要在樹下或涼爽的地方。
七是及時剔除病、休產和低產雞。在雞開產蛋期,通過仔細觀察雞精神狀況、雞冠顏色、觸摸腹部和恥骨聯合處等方法挑出病雞或假母雞、休產雞、低產雞及病雞進行淘汰,提高飼料利用率。
4.嚴格防疫消毒。制訂嚴格的防疫程序,要按照雞疫病防疫程序進行防治。同時,要搞好衛生消毒。
5.注意收聽天氣預報。惡劣天氣或天氣不好時不要上山放養,并及時將雞群趕回棚內,避免雞的死傷造成損失。
6.選擇適宜的購雛季節。在購雛時一定要根據放養季節、各地氣候條件和市場價格等因地制宜購進雛,在華北北部一般每年的2~3月進雛,7月中下旬至8月初進入產蛋期為好。
7.確定適宜密度。密度要根據放養地的面積的大小及草資源來確定,一般每畝果園或林地放養成年散養雞60~100只。
六、合理使用提高產蛋率的保健產品
方舟生物生產的“維特健”是一款專門針對蛋雞使用的產蛋,可有效提高產蛋率,改善蛋殼質量,增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