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大腸桿菌病在肉雞養殖過程中,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疾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拉稀、消瘦、脫水、增重緩慢、零星死亡等,經常與雞慢性呼吸道病、傳染性支氣管炎、新城疫等混合或繼發感染,死亡率增加,危害更加嚴重,治愈率差。在自然界,大腸桿菌廣泛存在,按照致病性分為條件性致病菌、致病菌、非致病菌。由于肉雞養殖中,養殖戶濫用藥物,耐藥陛問題十分嚴重,治療效果極差,本研究選擇臨床上久治不愈的病例進行研究。
1. 發病基本情況
河南開封某地一養殖場,共養殖AA肉雞7000只,10日齡左右,開始發病,主要表現為輕微的呼吸道癥狀,使用了一些呼吸道藥物比如紅霉素、抗病毒的藥物,病情有所好轉,但是20日齡左右病情加重,死亡率增加,每Et死亡肉雞50只以上。共死亡肉雞約為300只。期間繼續使用治療呼吸道的藥物、抗毒病毒的藥物,均無效。因此送我室診斷。
2. 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
整個雞群采食量和飲水量都減少,發病雞精神不振,不愿走動,蹲伏,閉眼,下痢,糞便顏色為綠色、黃色、白色,腹部鼓脹,死亡后腹部皮膚發紺;有的表現為輕微呼吸困難,張開呼吸等。選擇典型臨床癥狀的病例,剖解后其病理變化為,心臟包膜增厚,表面覆蓋一層纖維素性物質;肝臟腫大,質脆易碎,表面有一層纖維素性物質覆蓋,膽囊充滿膽汁;氣囊炎,氣囊壁增厚,表面覆蓋厚厚的一層纖維素性物質;腹膜與臟器粘連,表面有一層纖維素性物質;腎臟腫大嚴重。
3. 病原分離、染色和鏡檢
無菌采集心、肝、氣囊等,接種普通營養瓊脂平板、麥康凱瓊脂平板和伊紅美蘭瓊脂平板,37℃,培養24h,觀察菌落的特征,結果表明在這三種培養基上均能生長,在麥康凱上為紅色菌落,在伊紅美蘭為黑色有金屬光澤菌落;挑取單菌落,革蘭氏染色,可見紅色的、中等大小、短桿菌。基本鑒定為大腸桿菌。
4. 藥敏試驗和耐藥性分析
對所分離的細菌進行了藥敏試驗(紙片法)。實驗結果其藥物和對應的抑菌圈如下:多西環素:1lmm;左氧氟沙星:10mm;慶大霉素:10mm;環丙沙星:8mm;四環素:8mm;磺胺異惡唑/TMP:7mm;頭孢唑啉:7mm;諾氟沙星: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