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成功,往往不會轟轟烈烈地陡然出世,反而是點滴積累、只爭朝夕,在日復一日的堅守和改善中,成功的美好才漸漸浮現在眼前。無論企業還是個人,都需要每天比昨天好一點。只要每天都再好一點,成功就會又近了一點。對企業和個人而言,我們必須在幾個關鍵點上都再好一點。 眼光再遠一點 不要糾結于眼前得失,要堅定產業理想、心無旁騖。 企業的成長發展一般會有四個階段:賺錢階段、做事階段、人才階段、價值階段。其中,處在賺錢階段的企業,多是剛成立不久,生存是其頭等大事,賺錢被看作企業的第一要務,因此對行情起伏、利潤高低看得較重,生怕一步棋下錯導致全盤皆輸。而跨越此階段的企業不僅積累了一定的人才、資本和市場基礎,還通過前期的摸爬滾打理清了思路,明確了前進方向,因此發展更為沉穩而有章法。此時,正如稻盛和夫所說“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和對產業理想的專注就成了制勝的最重要因素。 對我們而言,農牧食品行業本身是個日不落行業,具有廣闊的前景;也是個良心行業,是人生修行的道場,值得我們奮斗終生。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農牧食品行業的發展機會也是稍縱即逝,我們面對的是大發展、大競爭、大淘汰的時代,“唉聲嘆氣、怨天尤人者”只能無謂地慨嘆“逝者如斯夫”,而此時我們唯有“抬頭看準路,低頭快奮蹄”,無論深一腳淺一腳,不懼荊棘險阻,搶抓機遇,快速成長起來,才能把發展的主動權真正把握在自己手里。 胸懷再大一點 不要期望用競爭立身,要真心學人所長、攜手進步。 目前中國的農牧食品行業,仍處于探索上升期。現在,推動行業進步的力量不應是“競爭”,而應是“學習”。某種意義上講,競爭的本質是斗爭,其代價和成本是巨大的,相互的攻防廝殺、吞并擴張,勢必會占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使得企業本應推動技術升級、管理增效、結構優化的智慧白白浪費在“斗心眼”上。因此,“惡性競爭”下,不僅企業,甚至整個行業,都可能因此錯過提檔升級的大好時機。 我們認為:“與別人斗,別人就是你的敵人;與別人爭,別人就是你的對手;向別人學習,別人就是你的伙伴;關愛幫助別人,別人就是你的朋友。”因此,我們提倡“學習標桿,超越自我”,將主要精力放在提高產品品質、提升服務水平上,同時增強交流互通、促進資源共享,共建行業發展聯盟。正所謂“大河有水小河滿”,只有在“相互學習”的潤滑下,行業同仁齊心協力,才可能大幅降低企業成本,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 人才再多一點 不要縮減人力資源投入,要積累人才財富、儲備后勁。 “人才、市場、資本”是企業發展三大要素,其中人才是企業的根本。有什么樣的人,就能干什么樣的事業;有什么層次的人,就能造就什么樣的平臺;有多少人才儲備,就能積蓄多少的后勁。正所謂:“有人,就有財。” 人才從哪里來?一是培養。人才不是天生的,知識與能力要經過后天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企業要提供多種機會,請進來教、送出去學,讓員工學到知識;要采取輪崗、后備人才儲備等培養手段,讓人才得到歷煉和提升;要做好傳幫帶,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推動人才梯隊的上升發展;二是引進。企業注入了新鮮血液,就容易在企業內部形成學習創新的氛圍,形成后浪推前浪的好局面,企業會在這種“推波助瀾”中得到持續發展的動力。 而在此過程中,保持企業人才的年輕化尤為重要。年輕人代表著新生力量,充滿著激情和活力,他們沒有過多的歷史包袱,沒有思維的限制,善于學習,容易改變。只有大膽廣泛培養、啟用年輕人,尤其是學歷高、能力強、潛力大的年輕人,創造機會讓他們深度體驗、全面感悟具體業務的運作,積累一線經驗,與公司融為一體,才能保證公司永葆青春、富有活力。 管理再靈活一點 不要貪權重利,要側重理順關系、激發活力。 企業中,如果大家過分看重“位置”所帶來的權力,背著手四處“指點江山”,啥事都想“管一管”,追求當“甩手掌柜”的“良好感覺”,必然會導致權力的濫用,內部逆反心理、拉幫結派、阿諛逢迎現象也會因此盛行,公司發展活力自此衰減。 我們認為,尤其公司管理層必須時刻警醒,我們只有“理事”的責任,而沒有“管人”的權力。我們要通過“管理手段”去引導,讓“管事的人”越來越少,“干事的人”越來越多。而問題的另一方面,“管理手段”也往往會逐漸僵化,成為因循守舊、墨守陳規的對象。因此,我們必須明確“管理,是以解決問題為責任,理順關系為目的,”但這一過程并非靜態的沉淀,而是活躍的新生——管理無常法,只要是有利于效率提升、有利于工作進步的,都可以嘗試,我們不要思維固化,更不要作繭自縛。 企業如此,個人亦如此。我們認為,導向美好的人生的,也只有幾點。 工作再努力一點 主動走出“舒適區”,為自己找活干。 工作是一個人立身之本,也是個人價值體現的最佳渠道,只有工作業績能將智慧轉化為經濟價值,這對每個人而言都意義重大。因此,工作都不是為公司干的,更不是為領導干的,而是為自己干的。工作的努力程度,直接決定了個人價值的體現和評判。 那么,如何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首先就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面對工作,不能這山看著那山高,要聚焦專業、抗拒誘惑、踏實努力,成為專業專家,成為不可或缺的人;同時,要主動走出“舒適區”,更不能躺在昨天的功勞簿上坐吃山空,得積極為自己找活干,“多干一分,多得一份”。此所得,除了收入,更重要的還有能力的提升和別人的認可。 學習再刻苦一點 勇于追趕“新潮流”,讓自己不落伍。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所掌握的所有知識都是昨天的,而我們所面對每一天都是嶄新的,如果不學習,怎能不落伍? 我們認為,學習有三種途徑:一是讀書,這需要注重掌握學習方法、活學活用,通過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最終體現知識的價值;二是學習標桿,將別人經過無數次實踐驗證的有效方法,直接拿來運用到工作中,有效提高工作水平;三是反思,通過自我反省尋找不足,去偽存真,以內驅力來促進提高自我素養。但如今,信息爆炸、渠道多元,經典越來越少、雜音越來越多,面對這一局面,能止住滑向“懶散化和娛樂化”的腳步,讓心靜下來,不斷提醒自己向經典靠攏、向真理靠近,假以時日,你必能在蕓蕓大眾之中脫穎而出。 心態再陽光一點 胸懷愛心融入團隊,讓自己受歡迎。 人生是個不斷去偽存真的修煉過程,面對自己的多面性,在好與壞、善與惡之間不斷修正人生航向。面對現實中各種糾結牽絆,保持正面積極的心態尤為重要,而心中有愛是根本。 我們常說,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愛可以恒久忍耐、改變缺點、寧靜平和、感召他人。內心有愛,考慮問題、做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會是別人;內心有愛,正面與負面發生激烈碰撞時,正面就能戰勝負面;內心有愛,為他人的服務就會是自覺自愿,而不是被動強迫。有愛心的人,為人處世必然簡單、輕松。正如合作,越是簡單,合作的生命力就越長久。 這樣立世之人,一定是個用放大鏡看別人長處、用顯微鏡查找自己不足、用望遠鏡憧憬未來的人,這樣的人,不僅人緣好,更會為自己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