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住白細胞蟲病又稱為雞白冠病、雞出血性病,是住白細胞蟲寄生于雞的白細胞(主要是單核細胞)和紅細胞內,由吸血昆蟲傳播引起的以貧血、下痢、咯血、全身器官與組織出血和粒狀結節為特征的一種血液原蟲病。該病呈地方性、季節性流行。在我國已發現寄生于雞的卡氏和沙氏住白細胞蟲,其中以卡氏住白細胞蟲(傳播昆蟲為庫蠓)的致病性和危害性較大。2003年7月,成都新津地區某雞場暴發該病。現將診治情況報道如下。1 發病情況及臨床癥狀該場飼養有1 000只艾維茵肉雞,2003年7月10日,場主李某發現7只雞突然死亡,部分雞只出現精神不振、閉眼、下痢等癥狀,懷疑為大腸桿菌病,遂用倍量的丁胺卡那霉素飲水治療,結果不見明顯好轉,而且病情持續惡化。主要表現為:病雞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體溫升高,步態不穩或有輕癱,流涎,下痢、糞便黃綠色或黃白色。病雞雞冠表現不同程度的蒼白,部分發紺、萎縮、倒冠,肉髯蒼白。嚴重病例因咯血、出血、呼吸困難而突然死亡。2 剖檢變化共剖檢病死雞15只(其中10只死雞、5只瀕死雞),病變基本一致:①全身皮下、胸肌、腿肌、心肌有大量散在的出血斑點和粟粒大小白色結節。② 肝、心外膜、肺、胰腺、腸漿膜和附著于肌胃脂肪及腹腔脂肪等處均見有粟粒大小的灰白色或紅色圓形小結節突出于表面,與周圍組織界限明顯。③口腔內粘液增多,其中4只積有血液凝塊,氣管內和胸膜有帶泡沫的血液,肺充血和出血。④腸黏膜出血,尤以直腸最嚴重,呈彌漫性出血,偶見潰瘍,腸腔擴張,內有黃綠色或黃白色膠凍樣糞便。⑤全身消瘦,血液稀薄,高度貧血。肝脾腫大2~3倍、質脆,脾、腺胃、肌胃時見有出血,部分病死雞腎臟被膜下有出血斑塊。3 實驗室診斷3.1 細菌學檢查無菌采集病雞的心、肝、脾等病料進行涂片,革蘭氏和瑞氏染色,未發現細菌;無菌操作將心、肝、脾等病料劃線接種于麥康凱和血平板上,37℃培養24~48h,均無細菌生長。3.2 病毒學檢查取8只病死雞的肝臟,制成1∶100的乳劑,加入雙抗處理后,3 000r/min離心10min,取上清液,經菌檢為陰性后,分別接種雞胚,未發現雞胚有病毒感染。3.3 寄生蟲檢查(1)挑取病雞的心臟或腸系膜上的白色結節,置載玻片上,加生理鹽水1滴,蓋上蓋玻片,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到卡氏住白細胞蟲裂殖體。(2)從病雞翅膀小靜脈采血,涂成薄片,自然干燥,用甲醇固定2~3min,姬姆薩染色,干燥后,油鏡下檢查,發現大量圓形的卡氏住白細胞蟲配子體。3.4 動物回歸實驗選取健康雞場血檢為陰性的雛雞10只,分為2組,每組5只,試驗組肌肉注射帶蟲血液(心臟采血)0.5ml,對照組注射0.5ml生理鹽水。結果:注射后6d試驗雞均出現臨床癥狀(其中2只死亡),血檢有蟲體;對照雞健康,血檢為陰性。根據實驗室診斷結合發病情況及臨床癥狀、剖檢變化,確診為雞卡氏住白細胞蟲病。4 防治措施(1)加強雞舍及周圍環境清理消毒。清除舍內雜草及污水等,同時雞舍內外用0.1%除蟲菊素噴灑,以殺滅庫蠓,切斷傳播途徑。(2)加強飼養管理,飼料中按0.1%添加復方泰滅凈(菌蟲雙克),連用7d;同時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用藥3d后,除個別病重雞死亡外,其余雞只精神明顯好轉,7d后完全康復。5 小結(1)雞卡氏住白細胞蟲病的流行與庫蠓的活動有密切關系。氣溫在20℃以上且濕度較大時,庫蠓繁殖快、活動能力強。雞舍通風不良、潮濕,周圍有雜草、樹叢、污水存在,為庫蠓大量孳生繁殖創造了條件,從而導致該病的流行。(2)在該病流行季節,為了根除庫蠓的孳生地和切斷其傳播途徑,應對雞舍周圍環境徹底清理消毒,雞舍要安裝紗窗,阻止庫蠓的進入;并用誘捕燈或用殺蟲劑對雞舍內外每隔6-7d噴灑1次,以殺滅庫蠓。同時,在飼料中添加預防性藥物,可減少該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