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久久久久免费-久久久久毛片成人精品-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亚洲在线中文字幕2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章 » 疾病診治 » » 正文

我國北方主要雞病毒病流行現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2-24  瀏覽次數:320
核心提示:新城疫(ND)、傳染性支氣管炎(IB)、傳染性法氏囊病(IBD)、傳染性喉氣管炎(ILT)和馬立克氏病(MD)是我國北方地區雞場流行

新城疫(ND)、傳染性支氣管炎(IB)、傳染性法氏囊病(IBD)、傳染性喉氣管炎(ILT)和馬立克氏病(MD)是我國北方地區雞場流行的主要病毒性傳染病,這些病毒病影響了進出口貿易,給養禽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本文從這幾種雞病的分布、毒株流行及防控情況等幾方面進行闡述,為分析這些雞病的病原變異、診斷及防治提供幫助,減輕我國北方地區養禽業的經濟負擔。

一、新城疫(ND)

2009 年魯建剛等調查研究發現北方地區NDV 可以感染各個階段的雞,最高發病率35.3%,一般發生在雛雞階段且發病急,其次是發病率為27.8% 的青年雞階段,最后是發病率為19.7% 的成年雞階段。發病率高低也和雞的品種有關,一般有色蛋殼品種的雞(羅曼、尼克紅等)比無色蛋殼品種的雞(艾維茵、伊莎等)發病率高。NDV 的流行隨季節不同而產生變化,春秋季節的發病率高,夏冬季節發病率低。典型的新城疫根據特殊的病理變化綜合臨床癥狀、發病率、死亡率等各種因素可以做出初步判斷,對于非典型的ND 應與低致病性AI 相區分。目前北方地區新城疫的流行情況比較復雜,盡管我們采取了以接種疫苗為主的綜合措施來防治ND,但是ND 的流行出現了新的特點:非典型性的ND 病例日益增多,高抗體雞群出現了發病的現象,許多學者認為這可能是由超強毒株或變異毒株引起,尤其是近年來鵝源性新城疫變異株的出現都有可能是造成本結果的原因。

新城疫常規疫苗有弱毒活疫苗(I 系、Ⅱ系、Ⅲ系、Ⅳ系及克隆-30 等),和中等毒力的毒株制備的油乳劑滅活苗、基因工程滅活疫苗(基因Ⅶ型滅活疫苗)。我國北方地區的養殖場大規模使用新城疫Ⅳ系苗飲水免疫、氣霧免疫來防治新城疫的發生。在實際生產中,建議使用與當地流行毒株一致的疫苗防治ND。鑒于傳統疫苗在免疫原性、穩定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重組活載體疫苗、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成為目前的研究熱點。

二、傳染性支氣管炎(IB)

IBV 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對不同器官的組織嗜性造成了不同的病理變化,據此將IBV 分為呼吸型、腎型及后來流行的所謂“腺胃型”等。在養殖場中本病的發生常常引起細菌的繼發感染,大大提升了雞群的死亡率,給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帶來了不小的損失。我國有關IBV 的最早報道大概是1953 年,1990 年腎型傳支在廣西由李康然分離,1995 年杜元釗等人在膠東地區分離到生殖型傳支。

1996 年王玉東等人又報道了腺胃型傳支。1997 年王紅寧對北京、天津、河南、上海等地分離的53 個病毒株,進行血清型分型確定其中Mass 型、T 型、Gray 型、Hotle 型占的比率分別為19.7%、21.1%、9.3%、和3.9%,變異毒株占43.4% ,從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北方地區主要以Mass 型、T 型和變異株為主。

2014 年趙繼勛等調查研究發現臨床上M41 相關疫苗( 如H120、H52 等) 多次免疫的情況下,我國IB 主要流行毒株屬于類4/91 型毒株( 以QX 和YN 株為代表),占到臨床分離毒株的80%以上。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

IB 的疫苗研究進入新的階段,2004 年王紅寧等制備了IBV M 基因的DNA 疫苗。2011 年劉勝旺培育出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和良好交叉保護性的弱毒疫苗LDT3-A 株,研制成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活疫苗現已投入市場使用。

目前,養殖場中腎型IB和呼吸型IB較常見,腎型IB的病變首先表現于呼吸道,之后蔓延到腎臟引起病變。表現為雞因腎臟功能障礙引起飲水量增加、下痢、急性腎衰竭、雞只脫水嚴重等;剖檢病變為腎臟腫大、出血,因大量的尿酸鹽沉積在腎臟而引起半坡狀的“花斑腎”。另外在實際養殖中和AIV常常混合感染引起氣囊炎,繼發感染大腸桿菌引起各種疾病給養殖業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呼吸型傳支引起雞只的咳嗽、氣管啰音并有分泌物,雛雞除了呼吸癥狀外還出現一系列的死亡。剖檢可見喉頭、氣囊渾濁、氣管有黏膜栓子并腫脹。

大多養殖場主要是免疫接種H120、28/86、 H52 等來控制傳支,可是近年來新型變異株的出現,使傳統疫苗免疫達不到滿意的效果。趙繼勛教授認為,抵抗我國的流行毒株采取H120和類4/91型疫苗聯用來進行免疫。一般首免活苗在3日齡,二免在20日齡左右,之后根據免疫程序進行定期的免疫。

三、傳染性法氏囊病(IBD)

IBD 屬于免疫抑制性疾病,不僅引起雛雞的死亡,而且抑制雞體免疫器官對其他傳染病(如NDV、AIV 等)的免疫應答,成為養禽業備受關注的雞病。本病在北方地區常以超強毒株和變異株的形式出現,呈現出新的流行特點,給我們的防控工作也帶來了難度。雞和火雞是IBD的自然宿主,不同品種的雞對該病的易感性不同,研究發現感染本病后反應最嚴重,死亡率最高的是白來航雞。自然情況下IBD感染1~4月齡的雞,但3~6周齡的雞發病率更高。2005年山東地區的實驗報告顯示患病雞群的平均發病率是69.6%,平均死亡率是11.3%,該病的發病季節一般多集中在夏秋,但近年來有全年化發展的趨勢。

雛雞主要表現為發病率低、死亡率高、怕冷扎堆、精神萎頓、拉白色糞便,有時候會堵塞肛門而引起排糞困難。剖檢后可見胸肌、腿肌有條紋狀出血、法氏囊輕度的出血水腫變化不大。3~6周齡的雞群發病后癥狀和病變都不明顯,發病率和死亡率也較低,一般通過科學的飼養管理即可痊愈。育成雞和產蛋雞一般散發,發病率較低,但是死亡率較高,臨床癥狀是拉稀,病死雞嚴重脫水,腺胃肌胃交界處出血明顯,腎臟腫大嚴重時呈現“花斑腎”,應和腎型傳支相區別,鑒別要點是法氏囊較正常腫大3~4倍。發生本病后,免疫器官法氏囊遭受損傷,容易引起馬立克、支原體、曲霉菌病等繼發感染。防治該病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種疫苗,主要采用活苗和滅活疫苗。滅活疫苗免疫種雞,活疫苗首免雛雞群,之后加強免疫時采用滅活疫苗或滅活疫苗和弱毒苗聯合免疫的程序。

四、傳染性喉氣管炎(ILC)

現在集約化養殖場越來越多,雞群存在養殖密度大及缺乏科學的飼養管理、完善的免疫程序等問題,進而會引發ILT的發生。截至目前本病沒有有效的化學藥物可以治療,也是集約化養殖場存在的主要雞病之一。

ILT 的主要宿主是雞,珍禽動物易感染。研究發現傳染性喉氣管炎對4~10月齡未免疫的雞易感性強,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明顯而且死亡率高,多發于成年雞且癥狀明顯。高溫可以抑制該病毒,因此除了夏季外,其他三個季節該病都容易發生,本病的發病率高,在90%~100%左右,死亡率相對較低,約為5%~50%。病雞和帶毒雞是主要的傳染源,傳播方式是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故在實際生產中我們要做好雞舍的清掃消毒工作、做好防疫接種等工作來降低養殖場的損失。ILT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但在實際生產中應和黏膜型雞痘、傳染性鼻氣管炎等相區分,ILT的癥狀和病變如下:

(1)發病日齡:多發于育成雞和成年產蛋雞。

(2)特殊癥狀:痙攣性咳嗽、怪叫、呼嚕、咯血或咯出帶血的痰。

(3) 剖檢病變:氣管黏膜大面積水腫、氣管潮紅、支氣管有大量滲出物、嚴重時喉頭糜爛壞死產生干酪樣物。現在規模化雞場在科學規范的管理下,急性ILT發生的現象日益減少,溫和型ILT的發生較普遍。目前,在發病的雞場通常采用接種弱毒疫苗防治該病的發生,從未發生該病的雞場一般不建議接種疫苗。因為弱毒苗存在毒力返強的缺點,近年來傳染性喉氣管炎單克隆抗體制成的疫苗的使用趨勢有所增加。

五、馬立克氏病(MD)

MD會抑制雞體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產生,屬于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MD是腫瘤疾病中唯一可以用疫苗預防的,所以養殖場都希望通過對MD流行情況的研究,找到防制MD更好的免疫途徑和方法。MD一般多發于3~8月齡的雞,開產蛋雞發病后一直持續8月齡左右。但是近年來研究發現MDV 野毒株和REV 共同感染的現象十分普遍,而且由于毒力的增強,該病的發病日齡有所提前,3~4周齡發病后表現有腫瘤形成,一個月后癥狀加重,并引起更高的死亡率。每個地區MDV的感染情況不一樣,這和養殖場的飼養管理方式、毒株毒力大小、雞群健康狀況等多種因素有關。當雞群中有大腸桿菌、球蟲病等疾病流行嚴重時,雞只的抵抗力差、生長緩慢、消瘦,MDV的感染率也明顯增加。目前MDV沒有有效的化學藥物治療,一般通過流行病學的調查,找出該病新的流行特點,制定出因地制宜的防控措施。

MD急性暴發時,雞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共濟失調,隨后發生肢體麻痹,俗稱“劈叉”,劈叉是MD的特征性癥狀。有些病雞虹膜受損,一側或兩側虹膜視力消失。瞳孔邊緣不齊,后期僅為一針尖大小的孔。MD最明顯的病變是外周神經,以內臟大神經叢、坐骨神經叢最為常見。剖檢后可見受害神經叢橫紋消失,顏色變淺,病變一側坐骨神經明顯比正常的腫脹2~3倍以上。內臟器官的病變多見于卵巢,腎、心和腸道等器官和組織中有大小不等的腫瘤塊結節,呈彌散性分布,使整個器官腫大數倍。

目前,典型的神經型MD病變出現率較低,而內臟型MD 病變出現率很高,母雞卵巢病變出現率也較高,這將嚴重影響母雞的生產性能而且內臟型MD 轉歸多以死亡為主。養殖場中防治MD有效的中心策略是接種疫苗,目前使用的疫苗主要有一價苗、二價苗等。在實際的養殖生產中普遍使用CVI988、火雞皰疹病毒(HVT)、814株等單價苗,HVT和SB1株的二價苗用于種雞的免疫。一般建議在雛雞出殼后24h內首免,對于高發區在14~17日齡進行二免。

由于我國北方地區養殖模式多樣,監測不合理,免疫程序混亂等諸多問題,致使這些病毒病廣泛存在,給養禽業造成了損失。故在養殖中應做好標準規模化飼養、疾病流行病學監測、系統研究影響每種疾病免疫程序的因素,為防治這些病毒病提供依據。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文章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付款方式 | 免責申明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豫ICP備1802024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山县| 孝感市| 东源县| 社会| 楚雄市| 怀柔区| 台北县| 海南省| 泽州县| 湘潭市| 杨浦区| 兴海县| 南京市| 横山县| 临沧市| 大足县| 衡南县| 德兴市| 盈江县| 平罗县| 即墨市| 乌兰县| 柏乡县| 宁强县| 墨玉县| 邢台市| 屏边| 广元市| 疏附县| 江川县| 汽车| 海晏县| 乐平市| 揭阳市| 美姑县| 陇川县| 海门市| 东港市| 古丈县| 彰化县| 冀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