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屠宰檢疫過程中,要逐頭檢驗,所以感官檢驗是主要手段,生豬退毛開膛前主要觀察胴體皮膚的變化,當胴體皮膚呈現色澤、形態等異常變化時,檢驗人員要從中找出疫病的特點,并與其它部位的病變相結合來判斷生豬健康情況。有些豬病通過皮膚病變和其他部位的特征性病變就足以確診疾病。以下是本人從事多年檢疫工作總結的一些經驗。1、豬瘟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發熱、接觸性的傳染病。宰后常見腹下、四肢內側、臀部等處出現紅色的,指壓不褪色的點狀出血點或紅斑,耳、頸、尾、腹等皮膚紫鉗。剖檢會發現大腸上有紐扣狀潰瘍。2、豬藍耳病豬藍耳病又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早期剛被發現時部分豬只耳朵出現癖青色,因此被稱為藍耳病。宰后觀察,體表皮膚發鉗、出血,皮膚嚴重發給時呈藍紫色,耳部發紛呈藍紫色,特別是母豬體表毛孔周圍有針尖大的,密布的出血點,這種出血點不會增大,只達真皮,不延伸到皮下組織,該病會導致母豬流產、死胎、胎兒木乃伊化以及各種繼發病,最終致死,且死亡率較高。(1)粒狀出血這種出血先是菜籽粒大,逐漸增大到芝麻粒大乃至綠豆大,最后增至指頭大小,邊增大邊成藍紫色,到了指頭大就壞死、干固、硬結,最后成為一個個藍紫色凹陷的癱痕。(2)毛囊出血毛囊出血又常見兩種情況:一種是出血點密布全身,針尖大,不會擴大,若病情好轉,出血點會逐漸消失。另一種是患豬皮膚、特別是頸部和背部皮膚密布鐵銹色或藍紫色出血點。(3)陰囊出血是公豬最常見的癥狀陰囊皮膚剛開始出血時是密密麻麻的淡血點,遠看似淡血斑,隨之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嚴重,變為藍紫色,再進一步發展藍紫色出血灶壞死、干固、硬結,類似藍紫色球形結癡。3、圓環病毒由圓環病毒2型(PCV2)引起的豬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征的患病仔豬,可見皮膚有針尖大小的出血點和菜籽粒大小的淺表壞死,真皮下有一條淤血線。4、豬皮炎腎病綜合征由圓環病毒(PCV2)引起的豬皮炎腎病綜合征,在會陰部、臀部、四肢乃至全身皮膚出現邊緣紫色、中間白色圓形、邊緣呈紫黑色的紐扣狀壞死。最嚴重者頭部、四肢乃至全身皮膚紅紫、腫脹、潰瘍。上述皮炎部剖開后,多見皮下出血、黃色膠樣浸潤及壞死。5、應激豬皮膚出血應激易感豬受到應激原(高溫、注射疫苗、長途運輸等)刺激后,突然發抖,站立尖叫,呼吸加速,氣喘,心跳加快,尾部、腿顫抖、強直,不能邁步,有的眼球突出,白皮豬可因外周血管擴張,導致皮膚充血、出血,產生各種類型的應激斑或全身皮膚發紅,有的母豬還引發陰門出血、紅腫,體溫升高。6、豬丹毒豬丹毒是豬丹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分急性敗血型、皮膚疹塊型(亞急性)慢性疣狀心內膜炎及皮膚壞死與多發性非化膿性關節炎。急性豬丹毒皮膚發紅,指壓時紅色消失,停止按壓時則又恢復,俗稱“大紅袍”,典型病灶部位是腎臟,腎臟淤血腫大,其實質部位有針尖大小的點狀出血俗稱“大紫腎”。亞急性型豬丹毒皮膚上出現扁平隆起的,呈方形、菱形或不規則的疹塊突起,周邊呈粉紅色、內面蒼白,繼之蒼白區的中央發紅,并逐漸向四周擴展,直到整個疹塊變為紫紅色乃至黑紅色。疹塊和健康皮膚界限明顯,稍突出于皮膚表面,俗稱“打火印”,宰后檢疫常見的是疹塊型豬丹毒。7、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可見四肢蹄部、乳房周圍、口腔、舌和齒齦部位出現黃豆大小的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結癡或潰瘍。特征性病變是“虎斑心”,心肌外出現黃色條紋斑。口蹄疫在宰后檢驗時主要查看豬鼻盤部和蹄部以及心臟。8、黃疸皮膚粘膜發黃,宰后可見脂肪組織、結膜、關節滑液囊液、心血管內膜、肌腱,甚至實質器官也被染成不同程度的黃色,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黃色不但不減反而加重。上述各種皮膚病變有的是某個疾病的典型特征,有的是其中一個病變特征。掌握各種皮膚病變以及其它部位病變特征后,就可以在宰后檢驗過程中,根據這些典型病變的不同特征來判斷畜體的健康情況,為宰后檢驗的處理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