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慢性型、隱性型、溫和型傳染病逐年增加,公豬、母豬、種豬、豬幼崽、保育豬和育肥豬等均可感染,母豬一旦感染疾病常出現流產、死產、產下體質較弱的幼崽和仔豬震顫等,豬崽多表現為生長緩慢、僵豬、免疫耐受等,雖然,養豬業制定了一些疾病預防控制措施,但防治效果不理想,豬病的頻發和治療無效,阻礙了我國生豬產業的發展,因此,對于豬病治療無效的原因分析和找到有效防止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1、豬病治療無效的原因分析
1.1、藥效較差
養豬場發生疾病時,臨床表現為飲水較少,采食量下降,通常條件下,管理人員會按照藥物使用說明書上標明的劑量拌入飼料或加水投藥,這樣的治療方式通常效果不明顯,主要是因為不能攝取足量有效的藥物劑量,如果使用的藥物本身還具有臭味或苦味等,那么在豬生病的特殊時期,一定會影響藥物的攝取量,導致豬體內的藥物劑量達不到治療濃度,最終治療效果不理想。另外,由于養殖人員對原粉和自己配制飼料的過度依賴,長期食用會對豬的胃黏膜、肝臟和腎臟產生損傷,造成營養攝入不足,自身代謝下降及豬群處于亞健康狀態,此時若在管理和環境任何一個方面遇到問題,以及應激因素的作用下,會特別容易感染各種疾病,最終治療無效。
1.2、溫和型病例增多
隨著養豬規模和環境的變化,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非典型病例。例如,口蹄疫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等與過去差別較大。過去,口蹄疫一般發生在秋季,冬季病情加劇,春季病情好轉,夏季基本不發病。然而,現在確是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另外,原來不被重視的傳染病發病率逐漸增加,例如,豬水腫病和豬霉形體肺炎較為常見。因此,如果防控疫病只考慮豬瘟、豬丹毒和豬肺疫,那么就無法確切診斷,可能治療無效。
1.3、專家誤診
由于時間和距離的限制,一些豬病專家在趕到豬場后,大多見到的都是發病豬的中后期表現,很難觀察到免疫失敗、飲水不足和通風不良等環境因素,專家根據臨床表現,進行病原分析,沒有調查相關流行病學的發病規律,分析結果過于片面,缺乏真實性,但是,養豬場管理者過分相信專家的權威性,采取不合理的治療措施,最終治療必然無效。
1.4、豬場管理混亂
豬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相應的配套設施并不完善,豬場設備落后,豬舍設計不合理,母豬和保育豬同在一個豬欄,外加管理人員粗暴對待豬群,這不但不利于環境衛生的管理,而且豬群易產生外源應激和內源應激。在管理粗放、環境衛生較差和外部應激、內部應激刺激下生活的豬群,感染疾病的機會較大。
1.5、不按療程治療
養豬場在生豬市場價格不理想的情況下,為了節省開支,不及時用藥,錯過了最佳用藥時間,還有一些養豬場在病情好轉之后就停止用藥,這兩種情況的結果往往都是治療無效。實際上,任何一種藥物都有1個半衰期,當藥物濃度降低到不能殺死病原微生物的時候應該補充藥物,否則,病原微生物在藥物濃度較低的情況下繼續繁殖生長,逐漸產生耐藥性,有些還會產生變異,增加了今后治療的難度系數。
1.6、亂用抗生素和激素
目前,豬場發病不是單純的一種或二種病,通常是一起感染幾種疾病。因此,在選擇治療藥物的過程中,應對癥用藥,并配以敏感抗生素。有的獸醫專業水平不高,不清楚病原體,不同的病原菌對藥物的敏感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果根據個人主觀想法隨意搭配注射藥物,治療效果往往適得其反。一些獸醫治療心切,隨意增加用藥劑量和抗生素,對其不敏感的病原菌不但不能被消滅,而且會產生一定的耐藥性,將會增大豬病治療的難度系數。大劑量使用激素類藥物在豬場中也較為常見,任何藥物都有其使用的標準劑量,實際生活中,治療人員常常主觀臆斷,胡亂搭配或者隨意增加用藥劑量,這些都會導致治療無效的結果。
1.7、疫苗免疫失敗
當天氣變化或自身腹瀉時,病原微生物特別容易入侵機體內部,進而破壞機體免疫系統,導致機體免疫能力降低。此時注射疫苗,通常會以失敗告終。此外,一些企業為降低投資成本生產質量較差的疫苗、獸醫專業水平較低和豬場使用疫苗不規范等都會造成免疫失敗,最終感染疾病的時候常常治療結果無效。
2、防控策略
2.1、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類藥物
為避免或者降低豬群發生繼發性感染引發各種疾病,在豬幼崽斷奶前7d和后7d,在豬飼料中添加阿莫西林可溶性粉配以七清敗毒散粒,防止黃白痢、呼吸道疾病;在母豬生產前7d和后7d內,在豬飼料中添加板青顆粒配鹽酸林可霉素和硫酸霉素,防止母豬產前產后感染、無乳綜合癥。
2.2、增強飼養管理
經過多年實踐證明,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能大大降低豬群疾病發生概率,節省治療藥物和保健藥物的費用支出。長途運輸和天氣變化等是養豬場中最常見的外在應激源,養豬場全面制定轉群計劃,最大程度的降低轉群、注射疫苗等各種應激源。
2.3、增強消毒防疫意識
養豬場應增強消毒防疫意識,定期消毒,最好酸堿消毒劑交替使用,避免病原體的抗藥性和產生變異,減少病原侵入豬群。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控制各種傳染病,豬群發病后,及時隔離,實時觀察,嚴格控制可疑豬,有效治療病豬。
2.4、實時進行免疫監測
養豬場的檢測重點是免疫抑制性疾病和流行性疾病,例如,豬瘟和偽狂犬病等。每年保證對豬群進行2次的病原檢測,制定合理的養豬場防疫計劃,掌握豬群抗體變化曲線,確定合適的免疫時間,免疫過早,由于母源抗體的干擾造成免疫失敗;免疫過晚,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生長,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2.5、規范用藥
選取獸藥時依照藥物自身特性、作用機理、用途、用藥方法、療程和適用癥狀來選擇合適的藥物,保證合理用藥,合理搭配其他藥物,嚴格按照藥物療程進行治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藥敏試驗,結合藥敏結果選擇適當的藥物;如果條件不允許,應該選用豬場內不常使用或者還沒有用過的藥物。
3、結語
我國養豬行業若想持續穩步發展,增強管理能力非常必要,而疾病的防控更需要科學管理。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養豬場應該適當取舍,權衡利弊,對于治療經費較高、傳染性強和危害較大、治療后經濟價值不高、治療過程中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病豬應該放棄治療,及時處理,避免疾病蔓延。在日常的豬場管理中應該加強飼養管理,保證營養供給,提高主體自身免疫能力,控制衛生,結合環境變化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避免應激源侵入機體,有效控制疾病,增加養豬場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