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養殖效益差主要是因為雞苗價格不斷下滑,雞苗賣不出去出現虧損。因此,種雞養殖的效益提升是重中之中,如何通過加強管理,提高種雞場經濟效益具體做法如下。
一、強化種雞場的獸醫衛生管理
由于籠養種雞場采用人工授精方法進行生產,工作人員需要進入不同雞舍進行工作,給防疫工作帶來不少困難,因此在獸醫衛生管理上應引起高度重視,在實際生產中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管理制度的健全與實施 許多場雖然建立了制度,但平時沒實施,或時而實施,時而放松,甚至有的連制度也不建立,更談不上實施了。嚴格的管理制度應該是:
1.全進全出制:在同一幢雞舍時同一日齡雛雞以避免疾病傳播,并盡量在同一日齡(最多不超過1周)全部出場。
2.防止引種苗帶入疾病:應到種群健康和管理好的祖代場購苗,進苗前對運輸工具按衛生程序作嚴格消毒,雛雞進場后用低濃度的福爾馬林帶雞熏蒸消毒。
3.建立健康卡片:認真做好品種、進雛日期、飼料用量、預防接種、預防投藥等的登記工作。
4.嚴格處理好病死雞和雞糞,病死雞應在場外挖坑(深度2米)深埋并灑上生石灰后,蓋上泥土;雞糞要求及時清理運走。
5.謝絕參觀,并不要從市場購禽蛋產品。
(二)搞好環境衛生與消毒
1.通風換氣和保溫:雞單位體重的耗氧量是其他動物的2倍,特別在夏季要求雞舍的通風量要大而快。通風不足造成舍NH3、H2S、CO2等有害氣體增多,尤其當NH3濃度超過20克/米3時容易誘發大腸桿菌病和霉漿體病。普通種雞場通常僅靠開門窗進行換氣,供給舍內新鮮空氣,降低舍內濕度。育雛期應處理好開、關門窗和保溫的關系,以確保足夠氧氣和合適的溫度。
2.飼料質量與衛生:飼料營養全面即全價飼料,并要求無霉敗。
3.消毒:
①大門入口處設消毒池,并注意經常變換消毒藥物。
②出入車輛嚴格用消毒液噴灑。
③人員進場時要更衣淋浴換鞋帽后才能進入生產區,進行人工授精工作時飼養員進入 不同雞舍應注意鞋底和手部的消毒。
④飲水器和料槽應注意清洗,每周消毒一次。
⑤雞舍在種雞淘汰后徹底清洗待干后用3%燒堿消毒,空置2周后才使用。
⑥在雛雞進場到淘汰的整修過程都可以定期帶雞消毒。雛雞的熏蒸法:按每立方米空間用福爾馬林6.4毫升,高錳酸鉀3.2克,水3.2毫升配比熏蒸雛雞20分鐘,熏蓀時應使蒸氣盡量均勻散發,消毒后打開門窗20分鐘換氣,并立即升溫。育雛期(尤其冬天)應盡量避免帶雞消毒。后備雞、種雞可用百毒殺、新潔爾滅等噴霧消毒,每周一次。
⑦注意飲水的質量和衛生,雞對水質要求為:PH<8,每100毫升水中大腸桿菌數<500個。
⑧經常進行滅鼠工作,可用敵鼠鈉鹽,按1:20比例拌料,放到雞舍外四周雞吃不到的地方,連續3天,可有效滅鼠。
(三)檢疫
1.進雛時:臨診檢查方法為“看、聽、摸”,即看食欲、行動、精神狀態和睡態是否正常;聽有否異常聲音;摸嗉囊,嗉囊飽滿或半滿的為正常;嗉囊空虛或積液、積氣的為病雛;腹部脹滿,有腹水或蛋黃未吸收的為弱雛。
2.平時檢查:根據流行病學、臨診癥狀、病理剖檢變化和血清學等方法進行檢疫,及時隔離或淘汰病雞和疑似病雞,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四)預防接種與疾病防制 根據雞場的衛生防疫狀況及雞群的母源抗體水平制定免疫程序,并嚴格按程序接種。接種疫苗時應注意:
1.檢查疫苗質量,不購理化性質異常、過期或無標簽的疫苗;
2.稀釋時發現失去真空的疫苗不能用;
3.接種完畢后收集所有用具、疫苗瓶煮沸消毒。雛雞階段應著重防制:雞白痢桿菌病(進雛后5天內用0.2%氯霉素拌料)和球蟲病(在飼料中添加預防量抗球蟲藥物)。
二、提高種雞的受精率及產蛋率
(一)提高種雞的人工受精率
1.種公、母雞的選擇及要求。要選擇性欲旺盛、射精量多、精子密度大、精液質量好的公雞供作采精用,以170~300日齡的公雞為佳,并及時淘汰患病的公雞。對母雞則選留健康無輸卵管炎的作為種用,對患輸卵管炎的母雞應及時治療或淘汰。
2.種公雞的飼養與管理。公雞除按飼養標準進行飼養外,還應適當補充多種維生素和蛋白質。在采精時間安排上,應間斷進行,即連續采精3~5天,讓公雞休息一天,以保證精液質量。
3.精液的稀釋倍數。主要視精液品質而定,精子密度大、活力強的精液,稀釋倍數可適當大些,反之則小些,一般以1:2~1:2的稀釋倍數為宜。
4.精液的保存溫度。雞精液大多在15℃~35℃之間作短期保存,并于半小時內輸完。
5.輸精量。在同樣稀釋倍數下,每次輸精量0.06%毫升的效果最佳。
6.輸精間隔時間。輸精間隔時間過長,會影響受精率,而過短則費工費時,且需要飼養較多的公雞。我們的經驗表明,雞的輸精間隔時間以4~5天為宜。
7.最佳輸精部位。輸精深度為2~4厘米最佳。
8.最佳輸精時間。不同輸精時間,對種雞受精率的影響較為明顯。每日輸精時間以下午4時至6時進行為佳,否則,會降低受精率。
9.由于籠養種雞采用人工授精,受精率的高低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很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應將種雞舍編組,將工作人員固定下來,并與經濟指標持鉤,才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和積極性。
(二)種雞產蛋率的高低與其限制飼養有密切關系 限制飼養控制得當,可以促使種雞高產穩產,控制不當則會引起種雞產量下降、傷亡甚至死亡。種雞限制飼養可分為后備期和繁殖期兩大階段。
1.關鍵是后備期的限飼。限飼開始后,應將群體按體重分大(X×10%以上)、中(X±10%)、小(X-10%以下)三群,體重中等的按限飼方案進行飼養,體重大的比方案少喂5%~10%以下的飼料,體重小的比方案多喂5%~10%的飼料,以后每周或每兩周調整一次。進入催蛋階段時,將上述三群合并,此時群體變異系數有希望控制在10%以下。另外限飼前要將病、殘、弱小的雞淘汰掉。
2.繁殖期也要限制飼養。在44周齡產蛋高峰期過后,體重增加一般是脂肪積蓄,應適當限制喂料量,在產蛋下降期應使體重有所下降。
另外,在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把溫度調節在適宜范圍內(13℃~27℃)能夠提高產蛋率10%以上。
三、加強飼養管理,杜絕浪費現象
節省飼料是降低生產成本的關鍵所在,具體措施如下:
(一)飼槽結構要合理 雙面采食的槽斷面和單面采食的槽斷面用不同形狀表示。
(二)定期驅蟲 體內外寄生蟲對雞體消耗很大,造成種雞消瘦、產蛋量下降,飼料轉化率降低,因此要定期驅蟲,減少飼料的無效投入。一般每2月驅蟲一次,選用廣譜、高效、低毒的驅蟲藥物。
(三)防止飼料霉敗 如飼料保存不善會導致發霉變質而造成浪費,因此要注意防潮、防雨等。
(四)適宜的光照 合理的光照時間、光照強度和光照程度可達到增強食欲,利于消化的目的,有效地提高飼料利用率,相對減少飼料消耗。
四、努力提高經營能力
在制定種雞生產計劃前,應該做好市場調查(包括局部小市場及國內外大市場的研究,完善信息網絡)。從一年行情上看,4~8月份雞苗處于低階段,8月份后雞苗價開始回升,至年底達到高峰,1~3月份價格較為平穩。根據這一規律,采取旺季多產雞苗,一般季節產雞苗適量,低價期少產雞苗的策略。嚴格按照市場規律辦事,以銷定產,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小編提示提高種雞場的經濟效益是從生產到銷售過程的不斷完善,因此應該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疏通銷售渠道,走高產、優質、高效的道路,向規模化、集藥化方向發展,才能在市場競爭中逐漸壯大,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