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雛雞育成率低的原因分析
1.1雞苗自身因素
目前德宏州內沒有種雞場。所飼養雞苗要從600多公里的省城昆明和更遠的地方由販賣雞苗商運來。大多販賣雞苗商種蛋來源和孵化消毒情況不清,且長途運輸。這些都是運動式育雛,采取邊育雛邊出售的方式,育雛環境十分惡劣,許多雞苗在出售之前已感染了疾病。而且商販在販賣雞苗時都是走村串戶,流動十分頻繁。因此,在運輸和走村串戶過程中雞苗應激比較嚴重。更為嚴重的是經過發生疫病地區,還可能通過他們得到傳播。還有部分商販受利益驅使,誤導群眾,將弱雛、病雛販賣給養殖戶。
1.2飼養管理因素
1.2.1 育雛溫度的控制
控制好育雛的溫度對提高成活率至關重要。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雛雞的生長發育。甚至是健康。一般剛出殼的雛雞的體溫比成雞的體溫要低2~3℃,并且此時雛雞的各種器官功能還不健全,正在發育之中,特別是抗寒能力、免疫功能較差。而農村廣大散養戶一次育雛數量都不多,育雛設備設施簡陋。據調查。用廢舊紙箱作為育雛箱或用磚塊支砌的雛雞脫溫間占95.3%。這樣育雛,一是箱內溫度難于控制,易忽高忽低。溫度過高,輕者引起雛雞食欲減退,嚴重者可因脫水而引起死亡;溫度過低,易誘發白痢、呼吸道疾病,還可能引起雛雞打堆而使部分雛雞悶死。二是只注意防寒保暖而忽略了通風換氣,易使箱內溫度過高,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增高,危害雛雞健康。嚴重者可引起死亡。
1.2.2飼料的選擇
由于缺乏科技知識。對雛雞的飼料選擇很隨意。有的用碎米、碎包谷粒,還有的喂飯,更有喂米糠的,很少用全價飼料。而雛雞自身生理機能不健全,生長發育對飼料中的營養成分含量要求嚴格,飼料中營養含量不全或不足會影響其體質,降低抵抗力。還有的農戶為節約成本,使用過期或發霉變質飼料,造成雞苗死亡。
1.2.3飼養的密度
育雛箱內雞苗的飼養密度過高,易造成箱內溫度升高,空氣污濁,有毒有害氣體增多:密度過低,既浪費飼養資源,又易導致箱內溫度過低。
1.3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問題
目前危害我州的雞傳染病有雞新城疫、禽霍亂、雞白痢、雞痘、雞馬立克氏病、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雞傳染性喉氣管炎、雞傳染性法氏囊病、雞病球蟲病。除球蟲病要用藥物預防以外,對常發傳染病要按程序進行免疫。但由于宣傳培訓工作跟不上,僅有15%~17%的養殖戶按程序免疫。在疫苗使用上,也常出現幾戶合用一瓶疫苗,共用一具注射器,且對注射器不消毒,不更換針頭,常導致疫病傳播。
1.4藥物的添加問題
據調查,大部分養殖戶自購入雞苗后就在飼料、飲水中添加各種抗菌藥物。這樣會因長期使用抗菌類藥物使病菌產生耐藥性,不利于發生疾病時的藥物治療。而且藥物本身產生的毒副作用還會對機體健康造成危害。例如長期或多次反復使用氯霉素會抑制骨髓造血機能,引起血小板減少、粒細胞缺乏癥、溶血性貧血等多種疾病。
1.5其他因素
1.5.1 管理粗放
不能及時發現疾病,待察覺時往往病情已較嚴重,延誤最佳治療時期。
1.5.2混養問題
普遍存在雞、鴨、鵝等多種禽類混養,也有的將雞苗與成年雞混養。這樣不利于疫病防控,也易增加疾病發生機率。2提高雛雞成活率的措施為提高農村散養戶飼養雛雞的成活率。我們采取規范購雛、集中育雛。適時免疫,加強飼管,宣傳培訓等措施,大大提高了農村散養雞成活率。
2.1 抓好雛雞經營的規范管理
要求經營戶持證經營。對通過技術培訓和其育雛場所、設備設施驗收合格的經營戶發放動物衛生防疫合格證,實行定點銷售。各經營戶須從正規養殖場進雛,按規定科學育雛。雛雞保溫飼養到21(夏季)~28日齡(冬季)才能銷售。
2.2按計劃免疫
在飼料和飲水中定期添加預防藥物,同時根據散養雞發病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散養雞免疫程序。在育雛階段:1日齡時。翅膀下刺種雞痘苗,馬立克氏病疫苗皮下注射:4日齡時,新城疫Ⅱ系疫苗飲水:11日齡時。傳支H120疫苗滴眼、法氏囊病疫苗滴口:20日齡雞瘟疫苗刺翅。在分散飼養階段:60日齡,新城疫I系疫苗肌注、禽出敗菌苗肌注、左旋咪唑驅蟲1次:90日齡時,禽出敗菌苗肌注;120日齡。抗蠕敏第二次驅蟲。2.3加強飼養管理一是對脫溫雞仍要注意保溫。德宏州春季多雨潮濕,氣溫忽高忽低:冬季陰冷干燥。因此,采取各種保溫措施,做好保溫工作,確保順利度過寒潮。二是不能突然更換飼料:分散后繼續提供原用的全價料。防止農戶有啥喂啥。致使雞苗營養不良。體質下降。發生各種疾病。三是做好清潔衛生,經常更換墊料,清洗水槽、料槽,對雞舍及周圍環境經常消毒。四是防止貓、鼠等動物偷食雛雞。
2.4做好跟蹤服務
出售雞苗時,造好花名冊。根據免疫程序中規定時間。及時上門做好疫苗注射工作。同時要定時走訪養雞戶,觀察雞的生長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一旦有雞病發生,及時診斷,提出防治措施。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