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禽流感的概述:
世界衛生組織把禽流感歸其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將高致病禽流感做為一類動物傳染性疫病,并實行強制免疫政策。
1978年意大利就有發生禽流感的報道,當時叫真性雞瘟。自2014年我國廣西爆發禽流感往前推移,除2010年外,我國每年都有禽流感疫情的發生。到2015年6月止,我國累計發生122例禽流感,禽流感疫情形勢愈發嚴峻。
禽流感毒力(致病性)的分類:主要包括H5、H9、H7等。①高致病性——高毒力——主要是H5和H7;②低致病性——中低毒力——H9或其他型; ③無致病性—無毒力—各種亞型(從H1——H15)。
二、H5禽流感的流行預測與防控:
1、H5禽流感的概述:1996年廣東省首次爆發H5N1亞型禽流感,此后H5N1開始在東南亞流行。現在已經蔓延至全世界,給養禽業造成巨大的打擊。我國對H5亞型高致病禽流感實行強制免疫,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H5亞型禽流感對我國的威脅仍然十分巨大。
2014年-2015年我國報道了7次H5N1疫情,其中4例發生在雞群中,3例發生在野鳥中,均表現高致病性和高死亡率。
2、H5流感的分類: H5亞型禽流感發生了重組,近幾年H5N2、H5N5、H5N6、H5N8等亞型的報道都有顯著上升的趨勢。其中,H5N6亞型的報道有顯著上升的趨勢,在雞、鴨、豬群中均有分布。
3、H5禽流感的流行和預測:
(1)近期禽流感的流行趨勢:2015年的冬天至2016年春,除極個別地區局部有禽流感的流行外,難以形成全國范圍的流行,主要原因: ①2014年春季的禽流感大流行,使得人們近年今普遍重視禽流感的免疫,在免疫頻率、疫苗選擇做了努力;②流行后的抗體效應;③雞蛋高價運行,人們對于雞的營養、疫病防控做的較好;④原材料價格低、盈利狀況好,養殖戶舍得投入,多采用優質的豆粕、玉米的大配方,雜粕、DDGS等劣質蛋白飼料使用較少,雞體質普遍較好;⑤2015年夏天天氣不十分酷暑,加上秋季北方玉米主產區河南、河北、山東長時間(2.5個月的)天氣晴好,玉米質量普遍很好;⑥反腐的結果使得政府供應的疫病質量得到保證。
(2)主要流行毒株以及免疫:今年毒株的變異已成定勢,盡管 -7、H5N2和H5N8并行存在,但從目前防控的效果來看:
河南、山東以北地區將以H5N2為主、H5N8和-7處于低發生率水平;
安徽、江蘇等地主要以-7為主,H5N8在今年冬季會有發展趨勢,H5N2應該比較少見;
廣西、貴州、湖南等地應該重視H5N8的發生,-7應該比較少見。和世界H5N8多國大面積流行相比,我國本毒株的流行比預想的相對較輕。這一分支毒株致病性最強。使用RE-8疫苗免疫是必需的。
綜上所述,只要堅持不超過兩個月使用含有的RE-6和政府新加進去的RE-7的N5N1疫苗合理免疫,H5禽流感問題不大。其中政府新的禽流感疫苗更換加進去RE-6、RE-7、RE-8毒株,免疫效果很好。
三、H9N2禽流感流行預測與防控:
1、H9發生的概況:1996年發生于北美的火雞,屬低致病性禽流感。近幾年H9N2的流行比較普遍,呈地方性流行。H9的毒性在增強,由不發病到發病,由不死亡到死亡,有的免疫雞群也有發病。且少數毒株對哺乳動物的致病性有所增強。
2、H9N2的流行狀況:一般引起較為溫和的臨床癥狀。典型發病時,傳播范圍廣且發病突然,感染率高;呈非典型發生時,通常不出現特征性的臨床癥狀,但會造成免疫抑制,造成新城疫免疫失敗,產蛋率下降,繼發感染與死淘率升高。
從2013年到現在,H9N2在我國養殖業中的存在沒有明顯的變化,現在流行仍然較為普遍,特別是肉雞。主要是對產蛋率、料蛋比、死淘率有較大的影響。這可能與免疫不規范、復雜的混合感染、病毒變異、養殖場生物安全不到位,野毒污染程度高有關。
3、公共衛生意義:H9N2屬人畜共患的疫病,它不僅感染人、禽類,還感染豬。2008年調查豬血清顯示,H9N2能感染豬作為其跨種屬間傳播的中間宿主。2013年新出現的H7N9和H10N8亞型感染病毒的6個內部基因,全部來源于H9N2。
H9N2感染人時,患病者較快治愈,且不至死亡。這就有了病毒在人體能重組的機會,從而病毒變成更適合人體內傳播的高致病性病毒。這無疑凸顯了H9N2的潛在威脅和重要公共衛生學意義。
4、H9N2在蛋雞上的防控:從目前的H9N2亞型病毒中的AI基因大部分屬于BJ94分枝,雖然存在抗原差異,但是現有疫苗免疫效果可靠。只要堅持3個月之內免疫一遍新城疫 -H9疫苗,估計今年問題不大。
四、H7N9禽流感流行預測與防控:
1、H7N9的概述:
(1)H7N9是一種新型的流感病毒,開始于2013年的2月。我國先后爆發2次人感染的疫情。
(2)
H7N9自然感染對禽類不致病?,人工讓雞感染H7N9仍是低致病性,也沒有發現豬感染該病毒。但是人感染此病時死淘率高達30%,主要是人類對該病毒沒有免疫力。
2、H7N9的流行:
(1)主要宿主和傳播者是雞和鵪鶉。
(2)病毒在不同宿主和不同溫度情況下均能有效復制的生物學特征,是它能夠大流行的重要原因。
(3)現在的病毒主要在活禽交易市場的雞和環境中分離到的。雖然個別雞場發現有血清學或病原學陽性的樣品,但絕大多數養禽場檢測為陰性。
(4)該病毒是由浙江鴨的H7N3,野鳥的H7N9與上海、北京及浙江的家禽H9N2亞型病毒之間重組而成。H7N9 2014年分離的毒株與2013年的分離毒株沒有明顯的變異,但從家禽上分離到的H7N9和病人分離到的H7N9在序列和致病型上,還是存在一些差異。
(5)從2014年4月人感染H7N9的有所下降,但是病原仍沒有徹底查清楚,散發的仍然不斷,所以今冬明春可能對家禽產生一定影響。
3、公共意義:對人類危害巨大。2013年12月-2014年5月人感染H7N9共400例,其中多為老人。東南沿海地區為主要流行區,且流行區與候鳥的遷徒來我國的路線相吻合。
4、其他:既然H7N9亞型禽流感在衛生和農業部都定位二類傳染病,所以希望政府不要引導、宣傳過渡。
五、其他亞型禽流感的流行特點:
1、H6亞型禽流感流行預測流行情況:
(1)從近年廣東活禽市場雞、鴨、鵝身上分離的禽流感毒株中,H6毒株超過60%,其宿主范圍廣,在我國南方多見。
(2)H6病毒高分離率的原因不清楚,可能與水源H6亞型禽流感病毒逐漸增強,對家禽的適應能力有關。
(3)2013年首次發現人感染H6N1禽流感病毒。調查顯示H6亞型在近年來的流行中呈上升趨勢,且有突破種屬屏障中表現巨大的潛力,最近在廣東省豬群中分離到H6N6。
2、H10N8亞型禽流感流行情況:從2013年報道第一例H10N8感染人開始,調查表明H10N8存在于家禽和候鳥中。但感染后不會發生明顯的癥狀。
六、綜合防控:
1、加大對于禽流感的監測力度,完善疫情上報制度:禽流感流行性強,一旦發生危害巨大。其中野鳥是主要的潛在病源,要努力減少野鳥對家禽的威脅。
(1)全國跨部門的野鳥遷移、帶毒監測預警機制的建立。
(2)養禽場的生物安全的建立、執行。
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
(1)科學免疫程序的制定:不滿2個月出欄的家禽至少進行1次免疫;2-4個月出欄的要至少進行2次免疫;超過4個月出欄的家禽,至少進行3次免疫。
(2)堅持科學的管理:堅持“預防為主”的科學管理制度:
①禽類的檢疫、隔離。
②做好雞場的防鳥、防暑工作。
③做好雞場的隔離,減少外界人員接觸雞群,若必須接觸要認真徹底的消毒。
④做好家禽的日常管理與定期消毒。
⑤做好抗體的監測和免疫調整。
七、總結語
我國目前雞群內同時存在包括H5、H9等多種亞型的禽流感病毒,嚴重影響了養殖業發展。同時雞群中攜帶的H7N9、H10N8等給人類健康帶了了較大的威脅。
雖然今年在家禽上禽流感H5N1、H5N2和H9N2問題不會太大。但是,其他呼吸道疫病,如新城疫、H9N2、亞型流感、大腸桿菌、支原體等疫病仍然會頻繁發生,與禽流感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將更為復雜。飼養管理差、環境污染嚴重,未能科學免疫接種或操作不當,雞營養差的雞場,很可能仍然是重災區。